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贷卷土重来,年化利率最高达199%?!年轻人,别再被“套路”啦!


天府新青年

你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时代变化飞速。
当学长学姐要给刚进大学的
年轻人一些忠告时,
五年前的答案可能会是:
多考几个证,
别翘那么多课,
一定要谈场恋爱……


如今的叮嘱却一水儿的:
别虚荣,别攀比,
再穷也别碰来路不明的校园贷。


调查:校园贷正在卷土重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在国家取缔校园贷之后,仍悄悄从事该业务。在记者测试的平台中,仍从事校园贷的占比超过42%。其中,某平台向学生发放高利贷年化利率高达199.38%,该平台还“发明”了变种砍头息,借1000元,实际只得790元!



从2016年5月开始的1年半时间里,原银监会、教育部等部委不断针对校园贷出台文件,监管态度不可谓不严厉。然而校园贷却屡禁不止,甚至还“创新”出了更多的高利息收取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测试平台授信、下款情况汇总(8月9日上午发布)↓↓

制图:邹利


每经记者在展开调查前,曾接到多起投诉,均是反映一些现金贷平台向学生发放高利贷。《每日经济新闻》选取了来自不同地方的5名高校学生,共同参与了7个现金贷平台的测试,有行业头部企业,有上市公司,还有大中型平台,测试范围几乎涵盖了现金贷行业各个级别的平台。

经过逐一测试,记者发现,校园贷正在卷土重来! 年化利率最高达199%!

实际上,尽管本轮“重启”的校园贷尚未曝出重大恶性事件,但在监管发布禁令之前,校园贷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一些不良网络借贷平台改头换面,
通过多种方式诱导在校大学生
落入非法“校园贷”陷阱,
导致同学们遭遇网络
公开个人信息、暴力催收、
裸条借贷等各种威胁
个别学生为了偿还“校园贷”
还陷入“以贷养贷”的新陷阱

为此,团团呼吁广大年轻人
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等
各类新型网络金融诈骗陷阱
一定要擦亮眼睛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世上更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擦亮眼睛,认清非法“校园贷”真面目

一些不良网络平台采取虚假宣传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落入陷阱。非法“校园贷”除按照贷款本金收取利息外,还存在“手续费”、“押金”等多种形式的附加条款,综合融资成本高,一旦逾期,罚息更是极高。

个别不良平台还利用大学生急于还清“校园贷”的心理,提供大额分期、借条借款等“校园贷上岸”服务,诱使个别大学生陷入新的陷阱,深受其害。


二、提高防诈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更多关注、了解、掌握反诈知识和金融法律知识,增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牢记“五要五不”反诈口诀:

陌生来电要警惕,不大意;网络信息要查证,不轻信;

可疑链接要谨慎,不乱点;资金转账要核实,不着急;

一旦受骗要报警,不犹豫。提升防范风险能力,理性思考、正确判断,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各类新型网络金融诈骗陷阱和圈套,选择合法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避免被不法金融活动伤害。


三、增强信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自觉培养自己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学会正确地对待和使用金钱。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信贷平台推销的贷款产品,不使用个人信息替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贷款担保。


四、抵制非法金融活动,争做金融好网民。

不参与、不接触、不涉及、自觉远离、坚决抵制非法金融活动。讲诚信、守底线,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不威胁、不危害金融网络安全,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弘扬勤俭节约美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以学业为重,坚决摒弃攀比心理。坚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把提前消费、信贷投资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远离各类新型网络金融诈骗陷阱和圈套,
专注学业,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

让我们的青春更加靓丽,
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来源:天府新青年综合整理自Vistay看天下、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等

组稿编辑:老崔家老三

制图:邹宇

责编:煎饼侠  初审:一根小麻花  终审:好吃pig静

警惕校园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