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学党史丨送瘟神


天府新青年

你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导  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当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正在全团如火如荼开展,为引导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团团开设“青学党史”栏目。


每天向青年朋友分享百年党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敬请关注!




第三十八期  送瘟神



▲点击查看视频

1955年仲夏,毛泽东来到杭州视察,特意安排身边工作人员,到郊区农村去对一种疾病的情况做详细调查。是什么疾病让毛泽东如此关注?

  毛泽东关注的是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曾是世界上血吸虫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患病人数达1160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亿人,遍及南方12个省市。而此时全国只有不到4万名西医大夫和30万左右中医大夫,缺少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

  在江西,一些疫区乡镇的血吸虫感染率在50%以上。在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1950年发生血吸虫感染事件,1335人先后死亡。血吸虫病防治这个难题摆在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面前。

  为了人民健康,1955年毛泽东在实地调查血吸虫病疫情后,又专门听取卫生部和医学专家关于血吸虫病的汇报。毛泽东指出:“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关系到民族的生存繁衍,关系到生产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青年能不能参军保国,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共产党人有责任帮助群众解除疾苦,把血吸虫病消灭掉。

  1956年2月1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号召。

  新生的共和国,必须在卫生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南方12个血吸虫病流行的省市区全面展开。1957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卫生部设立血吸虫病防治局。

  到1958年,我国血吸虫病高发的态势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长篇报道。

  记者采访的余江农妇邓汝梅曾饱受血吸虫病折磨,结婚八年无法生育。送走“瘟神”,恢复了生育能力,1958年邓汝梅生下了大儿子。她说,有了健康,才远离了苦、享受到甜!邓汝梅的家庭变化,是江西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千百个家庭变化的缩影。

  毛泽东看了这天的报纸,睡不着觉了。他“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送瘟神》,感慨曾经“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而如今“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血吸虫病的成功防治,为构建新的卫生医疗体系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的健康问题,为解决人民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开始“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到196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20.7万个;省市级、地区级和县级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都已建立;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血吸虫病、鼠疫、麻风病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了有效防治。

  按照“城乡兼顾、多种形式、合理分布”原则,我国城乡综合及专科医院由1957年的4179所发展到1965年的42711所,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57年平均1.61‰增加到1965年的2.11‰。到1966年,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





党史百年·天天读

重要论述


★1960年5月7日  毛泽东同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活动家、和平人士和工会、青年、学生代表团谈话。谈话指出:一九四九年,我们就基本上解放了大陆。不仅蒋介石怕我们,而且美国人也有点怕我们,因为我们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团结起来了。还是人要紧,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只要把人团结起来,手里掌握着武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就怕我们。当然不是只有打仗这一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又指出:人常常是有很多迷信的,迷信帝国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再有一种,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觉得自己力量很小;认为西方世界很行,我们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都是不行的,这也是一种迷信。我相信,白种人可以干的事,我们都可以干,而且可以比他们干得好些。我们得出一条经验,在战略上不怕敌人。我们在战略上完全有理由轻视它们,坚信帝国主义制度是要灭亡的,全世界人民是要站起来的。我们在战术上要谨慎,每一个步骤都要好好地研究,要重视它们,要认真办事。合起来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样才能敢想敢说敢做。大家要看一看中国的经验,我们很欢迎。有些经验也许可以作你们的参考,包括革命的经验和建设的经验。可是我要提醒朋友们,中国有中国的历史条件,你们有你们的历史条件,中国的经验只能作你们的参考。祝贺我们的团结,由于团结我们一定会胜利。
  ★1978年5月7日  邓小平在会见马达加斯加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时提出,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指出: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都高兴。现在的情况比较好,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清醒地看到这是一件艰巨的事情,但是是能够做到的。首先是我们有全党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其次是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还有就是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要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再加一条,那就是我们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世界上先进技术发展很快,发展速度不是用年来计算,而是用月、用日来计算的,叫做“日新月异”。我们就是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来算,还是比较低的。我们的口号是少说空话,多做工作。谈到中国的对外政策说:我们现在还很穷,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方面,还不可能做得很多,贡献还很小。到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了,我们对人类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贡献可能会多一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这个谈话的一部分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题为《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1995年5月7日—9日    江泽民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庆典。9日,在莫斯科伟大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式上讲话。指出:历史表明,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必须经常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发展和壮大和平力量,遏制和消除导致战争的一切因素。历史表明,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凡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事业必然要胜利,这是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和阻挡不住的。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当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历史表明,所有的国家都应当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和平发展才能带来繁荣。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历史表明,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今天,世界经济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迫切。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2019年5月7日至8日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党史回眸
  2002年  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二〇〇二——二〇〇五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树立发展新理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2007年  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2014年   5月7日 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  
  ★2015年   5月7日—12日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历史瞬间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率军进行了东征战役。图为指挥东征战役时的毛泽东。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青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党史
从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中
汲取磅礴力量,担当时代使命


来源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荔枝新闻

编辑丨秋南之

校审丨陈鹏

初审丨向廷光

值班编委丨张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