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名天大80后博导的飞行梦想

天津大学 2019-04-14

齐俊桐,1981年生,2004年获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等项目40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天津滨海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奖励。


致力于无人机前沿技术的研究及产品化,研发的系统和产品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同时还应用于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极地科考等领域,新闻联播4次报道。研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救灾救援机器人、带领团队研发我国第五代飞行机器人。

 

从20世纪初飞机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直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费雷尔公司将一架“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


齐俊桐是中国第一批研究无人机的先驱者,他把目光瞄向了行业应用无人机,希望通过无人机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更大的改变,他的团队被评为“全球前十大有影响力的飞行机器人研发团队”。

 

早在学生时代,齐俊桐就迷上了无人机,和志同道合的师兄弟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在了无人机上。因为有课业的压力,而无人机只能白天试飞,所以通常的时候,白天抓紧一切时间做实验、试飞,晚上不管多晚,都要把白天遇到的故障修理完,为的就是第二天早起能够接着飞。开始的时候大家像着了魔一样,一段时间之后,反复的故障,每天的维修让大家有了倦怠的情绪,所以除了兴趣,坚持下来更需要毅力。就这样,齐桐俊成了最早开始“研究”无人机的人之一。

 

选定一个方向或许并不难,但是坚持做下来却要面对很多困难。齐俊桐经常提到要“十年磨一剑”,从最开始的“修零件”,到主持多个国家大型项目,这中间是漫长的积累过程。齐俊桐说系统性的大型项目,需要有很多前期的积累,要有足够的前期准备,才能让别人相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项目。最开始做无人机项目的四五年时间里,因为方向太新,没有任何项目支持,只能先从研究所和研究室借钱。直到项目雏形基本形成,能够在行业里有展示的样品时,才获得了大型项目的支持。

 

作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齐桐俊认为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顶天立地”。在很多次博士生开题和答辩中,齐俊桐总能听到学生这样讲述自己课题的来源:“我们的课题组是做这个的”“我的导师是做这个的”“市面上这个比较热”等等。齐俊桐认为学生没有深层次理解项目背后的逻辑,既不能在学术水平上引领国际发展,也不能用科技成果去推动产业的发展,所以既不能“顶天”,也不能“立地”。

 

在开始带学生之后,齐桐俊希望自己的学生不盲从,能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齐桐俊说自己会给学生划定两条线,一条是下限,一条是上限,这样学生既不会偏离跑道太远,也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求学生想清楚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向。选择的过程可能会反复确认,但是学生一旦自己选定了方向,可能就不仅仅是研究方向,还会成为事业的方向。而这一原则,齐桐俊也同样用在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中。每年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齐桐俊都会出很多题目供学生选择,一方面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作为工科博士、教授和导师,齐桐俊希望像天大这样的高校,除了培养学术领袖,也可以培养技术领袖。这也正是他所提到的博士培养的“顶天立地”,要么“顶天”,做一个学术领袖,要么“立地”,成为技术上的领袖。而真正的技术领袖不仅要知道研究理论对于产业的作用在哪,还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研究能为市场做出哪些贡献。


本文内容参考《青椒之声》第1期椒星访谈栏目《我的飞行梦想》一文。

《青椒之声》是由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创办的电子杂志,全面展现天津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生活,阅读原文查阅《青椒之声》往期杂志。


 

- tianda1895 -


图文来源 / 《青椒之声》

责任编辑 / 康琢 张莲姬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weixinteam@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