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科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功能单元,学科水平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科研和师资等方面的实力,直接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学科评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调整学科方向、衡量学科水平、诊断学科问题、发掘学科潜质的重要手段。准确把握学科建设内涵,积极发挥学科评估正确导向作用,对促进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发展、提升实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当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批影响力显著的第三方学科评价品牌,比如QS、ESI、泰晤士等,其评价结果被社会、高校广泛转载,对于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这些评价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以ESI为例,一方面其评价结果主要依赖论文数据信息,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科整体实力和学科特色;另一方面ESI是按照22个学科领域进行归类的,与我国111个一级学科的分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组织开展了四轮学科评估,对于促进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逐步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学科评价品牌,赢得了政府、社会、高校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认可。日前,《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正式公布,将构建更具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评价体系,助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工作方案》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放在首位,全面引导高校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大力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立足我国学科特色发展需求,大胆创新,探索提出了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事实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比如在学术论文评价中,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淡化论文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突出质量导向,强调学术贡献。
二是体现时代特征,注重综合融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积极响应新时代特征,深入贯彻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在指标设计上,设置了涵盖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国高校的办学职能,是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方位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观测维度上,不仅关注结果状态,也关注过程质量,还关注相关的增值效果,以“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为例,其下设的“在校生代表性成果”等三级指标重在反映结果状态,“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等三级指标重在体现过程质量,“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等三级指标重在考察增值效果。在评价方式上,不局限于数量评价,而是采取多维方法,注重多元评价,通过坚持主观客观评价相结合,使用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等方式,运用更贴近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
三是坚持分类评价,强化精准匹配。
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工作方案》根据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特点,以我国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为基本单位,针对99个一级学科设计形成了99套指标体系,突出特色,强化不同学科的分类评价。充分发挥“全国学科大数据服务平台”作用,在国内外公共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填报部分客观数据,减少高校填报负担,强化材料的合理归属,提升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优化“相近学科同时参评”规则、加大智能化信息核查和清洗力度、开展信息网上公示、建立违规惩戒机制等一系列举措,避免评估材料的不合理整合,减少主体博弈,为真实反映学科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天津大学将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扎扎实实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各项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建设道路上加速前进,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天大”贡献。(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东寒)
文字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今日小编 / 曹宇轩
底图设计 / 杨嘉慧
审核 / 王鑫 刘洋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nmc2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