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刚:培养大师的大先生
//
耄耋之年带着弟子实地考察,白发苍苍依然坚持手绘设计,手拄拐杖一笔一画修改学生设计。
“本科教育是培养出新大师的关键!”天大校园里有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中科院院士,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两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四位“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崔愷、周恺、李兴钢和张鹏举。1953年至今,彭先生究竟培养了多少学生已经无从计算了,但每一个师从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对建筑学、对建筑教育的热爱与赤诚。
2022年10月23日清晨,天大先生彭一刚在家人与学生的陪伴下安详地走了,享年90岁。那个每到期末评图,就会悄悄到设计教室看图的老先生走了。
为创造美丽新世界播种
考大学,既喜欢机械又喜欢绘画的彭一刚,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报考了北方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后并入天津大学)。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系学生。那时天津大学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七里台校区的建设,彭一刚等几位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被选出来参加建设,天津大学第九教学楼,这栋恢弘建筑的中央部分的屋顶就是由他设计和添加的。
为培养大师夯实基础
2021年11月20日,一条“准90后院士的设计手稿堪称艺术品“的微博冲上热搜。这位冲上热搜的院士就是彭一刚先生。年近鲐背,手绘设计图纸。建筑学院的老师无意中把先生画图的照片和手绘图发到朋友圈就冲上了热搜。
彭一刚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锻炼和培养,坚持对年轻人要 “从头培养”。培养的秘诀是“身教”。他对学生动手绘图的基本功要求很高,经常会从方案的构思开始,一步一步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修改方案设计,手把手地给学生改图,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先要正己,而后才能正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老师基础扎实,学生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2020年底,89岁的彭先生在给三个“大师”弟子改图的照片让很多人动容,先生和他的弟子崔恺、周恺、李兴钢三位建筑设计大师一起商讨设计天津大学新校区张太雷广场及其雕像事宜。做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者
彭一刚先生长期致力于建筑美学、空间构图理论及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追求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融合。他的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建筑创作实践。他用毕生所学把中国建筑之美讲给世界。
彭先生在毕生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共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是我国建筑领域影响深远的杰出的建筑理论家。1983年出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学术专著,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我国建筑学界的广泛重视,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几乎人手一册。
天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求是亭在中国古典亭子基础上简化而成,采用水泥灰瓦,粗壮质朴,与周围十分协调。几代学子在亭中伴朝阳晨读,傍晚信步其间,观秋水共长天一色,赏落霞与夕阳共燃。从设计到再设计,彭先生亲自参与具体方案,被同学们发现“亲自监工”。为保证安全返修后的求是亭被天大人亲切地称为“北洋心亭”,在这里迎接朝阳、看过夕阳,这都是天大时光,也是彭先生“雕琢”的天大时光。
用一颗温柔心培育美的敏感
//
而今年期末
那个悄悄到教室看评图的老先生
不会再来了
但是你走过的北洋园东门
是先生设计的时光走廊
穿越百二十年
希望你不忘初心、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