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展】20项代表性服务区域经济科教平台与重大工程成就
20项代表性服务区域经济科教平台与重大工程成就
合并组建20年来,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与工程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推动科教服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建设了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科教平台,支撑了一批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为庆祝学校合并组建20周年,我们选取20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区域经济科教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成就进行展示,以号召武汉理工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接再厉,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理工力量”!
多类型科技平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地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地区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至2019年间,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地区成立了佛山仙湖实验室、潮州韩江实验室、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技平台,主动参与区域发展,与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400余项,合同经费5.37亿元。
学校以科技平台为着力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材料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依托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单位,围绕氢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汽车与先进制造技术等行业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地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学校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了目前全球最大、亚洲首个的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建设,面向智能船舶辅助驾驶、远程驾驶、自主驾驶开展了前沿性研究。
三亚科教创新园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地处南海之滨,扼守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之要冲,并与东南亚诸多新兴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作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着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四大战略任务。
学校与海南企事业单位在通航安全论证、船舶模型设计、港口机械检测等领域开展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40余项,合同经费7200余万元。2019年8月,在学校与海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三亚市人民政府 武汉理工大学 招商局海南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在海南签订,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部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海南三亚政策优势和我校材料、交通、土木、计算机、艺术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建设“海洋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中心”“海洋新材料与装备技术中心”“绿色船舶与智能港航工程中心”“海洋工程与环境大数据中心”“邮轮与游艇美学设计中心”和“南海科学中心”,打造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深海科技创新与成果孵化的支撑平台,异地建设“研究生院+研究院”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科教示范区,为海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智力支撑,助力海南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科教融合服务汉江流域经济发展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中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学校积极参与服务汉江流域经济带建设,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余项,合同经费1400余万元。2019年,学校与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与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服务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密对接汉江流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对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需求,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现代管理与金融等7个重点领域进行布局。
依托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等单位,通过企业需求对接、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学校与地方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组织科研团队,研制出航行于汉江主要港区至阳逻港的汉江船型,以适用于不同航道及吃水条件的集装箱运输,有效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撑武汉千亿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武汉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有武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本土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航母”。
学校深度参与并支撑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承担各类课题40余项,合同经费2700余万元。学校与武汉市共建的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是省级新型研发及产业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学校核心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建设应用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公共检测、投融资、产业化等5大平台。
依托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等单位,工研院牵头起草了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参与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制定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申报和规划等工作;孵化了湖北省最早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武汉通宇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设了发动机试验基地,已成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和国家级检验检测集聚区的核心区域。东风公司与学校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并成功开发了“楚天一号”乘用车和“楚天二号”中巴车。
新材料与智慧航运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建设海洋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支持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学校积极与山东开展科技合作工作,承担了“水下智能潜器”等科技项目670余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2017年,学校与青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青岛研究院,在新材料与军民融合、现代海洋与高端装备、智能汽车与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紧紧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学校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依托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航运学院等单位,学校积极支持校外科技合作平台与中国和平利用JG技术协会等召开了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推动了与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共同举办海洋新材料发展规划研讨会,并开展智慧航运技术推广,组织了“智慧、绿色港航发展论坛”,有效推动了学校涉海学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科技转化平台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学校深度参与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进程,承担了“中俄东线江苏段长江盾构隧道穿越工程通航相关研究”“企业私有云及船舶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等科研项目1300余项,合同经费4.75亿元,并与地方政府签约共建了武汉理工大学绍兴高等研究院、南通科技转化工作站、扬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创业中心、铜陵技术转移中心等校地科技合作平台。
依托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单位,各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围绕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着力打造应用技术研发、科技转化对接、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孵化“五位一体”的科技转化平台。绍兴研究院以科技创新、服务区域为理念,促进学校科技、人才优势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南通工作站、扬州中心举办船舶海工、智能装备、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专场对接会,推进企业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苏州相城中心结合智能网联车方向与苏州高铁新城开展密切合作,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新能源等方向的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铜陵技术转移中心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固体废物与尾矿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成果转化,为铜陵作为全国16座“无废城市”试点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新型玻璃技术助推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对于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学校与京津冀经济圈企事业单位开展“装饰装修一体化轻质建材的绿色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绿色合成稳定微纳分级孔材料光降解工业废气”等科技合作项目300余项,合同经费7亿余元。学校与河北省沙河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发挥行业资源,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和市场需求,在产业升级中求突破、攻难关,坚持自主创新,为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依托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研究院助推沙河玻璃产业实现了由“小平拉”到“大浮法”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浮法生产技术的工业化转化,形成了国内柔性玻璃、高强移动终端用微晶玻璃等制备技术攻关的先发优势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将继续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务实科技合作助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学校与广西深入开展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涉及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造船与港口建设及通航管理、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科技合作项目500多项,合同经费超过2亿元。2020年1月,学校与广西自治区政府续签战略合作协议,与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广西汽车研究院合作协议,建设汽车轻量化、智能网联与汽车大数据、先进材料、先进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新能源、高端智库等7大研究中心,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打造校地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依托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等单位,学校通过与北部湾集团、广西钢铁、玉柴机器、中船广西、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广西汽车集团、东风柳汽、柳钢、柳工、鱼峰水泥等重点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了国家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
人工智能大数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学校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承担了“全任务轮机模拟器系统”等有关科技项目360余项,合同经费1.36亿元。学校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建了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立足两江、服务重庆、辐射西南”,以智能新材料、光纤智能感知、数字融合、智能交通(智慧港口)、智慧农业等为重点,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和人才培养与培训等工作。
依托计算机学院、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院已落地数传集团和古奥基因两个优质产业化项目,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固废处理、机具开发等领域开展了多场次校地产学研合作交流对接,助力成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海直达船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位居首位的内河经济产业带,船舶作为贸易运输的重要载体,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江水网上航行的传统船型存在排放高、污染重、能耗大、效益低、适航性差等问题。为保障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急需攻克长江船舶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与标准化等关键技术。
吴卫国教授团队在工信部两期高技术船舶专项、长江航运产业发展专项及欧盟“江海联运技术”等项目近亿元研究经费支持下,历经十五年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发出系列以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为特征的“4E”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干线”、“干支”、“江海”、“江洋”优秀运输船型并实现了实船建造。
由武汉新港管委会与学校共建的“长江航运产业研究中心”支持开发的1140TEU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破解了海船难进江、江船难出海难题,开启长江中游航运“千箱时代”,示范船“汉海1号”被评为“2018年全球明星船舶”,获2019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韩正副总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作出指示,要“支持武汉研制1140标箱江海联运船舶,建设示范船舶”,作为长江标准船型予以全面推广。同时,“研究中心”服务长江大保护的“长江岸电”、“港航监测”、“LNG动力技术”等项目也顺利实现产业化。
数字传播与新材料技术服务藏文化传承创新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近年来,学校与西藏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了“西藏文化元素抽取与陶瓷工艺品制造技术及应用示范”“藏文文献数字化无损采集装置研发与数据处理”等4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合同经费1300余万元。学校与西藏自治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了西藏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国家藏文化传承创新需求,将数字新技术与新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推动了唐卡壁画、典籍、舞蹈、雕塑、民俗等典型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基因库建设。
西藏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以刘永坚教授团队为核心,重点开展了藏文化数字采集与识别技术、藏文化数字存储与检索技术、藏文化加工与深度挖掘技术、藏文化呈现与传播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立足自主创新实现藏区文化产品的开发和集成,联合藏区相关机构和骨干企业,创新性地将藏文化典型图案精密数字化,采用喷墨打印和丝网印刷技术制成藏文化陶瓷和丝巾等新材料产品,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与产业化,为藏文化传承创新和西藏文化科技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进陶瓷技术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学校积极投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进程,通过与地方共建先进陶瓷研究院,致力于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先进陶瓷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化转化、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价,建有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等,保障学校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淄博乃至山东落地,为山东提供更高质量的科技服务。
学校以研究院为平台,依托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建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上万次技术服务,获批山东省首批品牌公共服务平台;与同行业内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完成技术开发近30项,推动工程转化项目16项,孵化科技企业12家,成立无机非金属材料众创空间并获科技部认定;组织召开行业技术论坛和培训,助力当地企业人才引进。
美学设计技术服务国家大型邮轮工程
豪华邮轮被视作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国高技术船舶中唯一没有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国家重大战略文件中明确指出邮轮产业是我国船舶工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邮轮市场,游客数量占亚洲邮轮旅客总数超过50%,未来5年中国邮轮市场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是亚太区邮轮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学校整合优势学科,搭建了设计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交叉协同的邮轮、游艇、船舶设计与研究平台。艺术与设计学院潘长学教授团队通过整合国内外高校、企业、研究院、造船厂等优势资源,凝练未来邮轮美学设计技术特色。
潘长学教授团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和西方技术封锁,在邮轮美学设计的技术基础、系统组织方法以及“中国风”特色在邮轮美学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研究进展,初步形成邮轮美学自主设计能力。研究成果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多项奖项,并入选中国设计大展、全国美展、国际设计产业博览会,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网、中国船舶新闻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和转载。
“理工团队”助力国产大飞机工程
C919型大飞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2019年6架C919试飞飞机已全部投入取证试飞工作,上海、西安、东营、南昌等地的六机四地试飞工作正顺利进行。目前,国内外用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国产大飞机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水平提高、空军装备水平完善的重要体现。
根据国产大飞机研制的需要,我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单位组织一支60余人的科研团队,参与了C919大飞机相关研制工作,具体负责相关复合材料研制、材料结构安全检测技术开发等。
团队参与设计的复合材料,比强度、比刚度高,力学性能可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国产大飞机重量,提升飞机的经济性,是大型民用飞机理想的结构材料。同时,团队还为大飞机复杂复合材料结构中的长期安全在线监测监控提供了关键技术,通过将传感材料置入,建立材料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实现了材料结构状态的全程监测。
多项技术解决港珠澳大桥工程难题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建设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科研团队从隧道线路选址到隧道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沉管关键技术、隧道通车后的航运安全、大桥组合连续梁的制造与安装关键技术等,全过程参与这一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浮运及沉放物模试验”“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梁制造与安装关键技术及运营阶段性能研究”“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施工期船舶航路规划及通航管理”等科研项目20余项,合同经费1000余万元,为大桥建设贡献了“理工力量”。
甘浪雄教授团队从通航安全角度对港珠澳大桥线路选址以及通航影响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促进了大桥建设的顺利推进;郭国平教授团队研究分析大桥建设对通航环境及通航安全的影响,提出制定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吴卫国教授团队承担了沉管施工模型试验课题,为沉管成功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刘沐宇教授团队攻克了港珠澳大桥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易开裂重大难题,显著提高了钢-混组合桥梁抗裂性能。
新型建筑材料服务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之一,对于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现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性工程。
学校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少鹏教授团队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大流量预应力渡槽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南水北调大型渠道设计与施工新技术研究”;在南水北调中东线建成通水后,运行期输水工程的混凝土病害防治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工作,科研团队又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工程混凝土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工作。
吴少鹏教授团队重点围绕渡槽保温新材料、渡槽伸缩缝新材料以及渠道防渗漏、防冻胀、防扬压新型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创新性地研发出了满足渡槽要求的新型无机保温材料、大型渡槽槽身伸缩缝高可靠性止水材料以及大型渠道防冻胀材料和液态渗透结晶型防渗材料等新材料,开发了混凝土抗渗抗碳化防护涂料、混凝土表面快速修补材料和混凝土伸缩缝防老化涂料。这些新材料在南水北调中线大型渠道和渡槽中进行了应用,效果优良,为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发挥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学科团队参与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建成以来全面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
光纤中心科研团队在超大容量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在线工业化制备技术方面、李新平教授团队在地下洞室群设计施工理论和技术方面、甘浪雄教授团队在水工设施通航安全评估方面、申翃副教授团队在数据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面,以及刘明俊教授团队、冯佰威教授团队等,均深度参与到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各个方面,承担课题50余项,合同经费1400余万元。
学校全面服务于三峡工程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完成了三峡工程地下洞室特殊部位的爆破开挖施工与围岩稳定性控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数据模型建立、航路改革航道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评估论证、三峡两坝间典型操纵性试验等工程项目,为我国水电工程登顶世界之最贡献了重要力量。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难题
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倡导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对我国城镇大量固体废弃物经济、高效、无害的回收利用,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并推动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和向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关键技术和装备。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重要任务,联合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了固废预处理、水泥协同烧成、污染物排放控制等系列关键技术,建成武汉理工大学-华新水泥联合技术中心。
学校突破了大规模利用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作为原燃料制造高性能水泥系列关键技术及其成套工艺和装备;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促成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联合发布《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支持华新公司等企业建成40余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年处置能力550万吨(3000万人生活垃圾),并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累计处置新冠医疗废物150吨(截至3月7日),成为支援湖北战疫主战场的“硬核力量”。
智能工程技术服务重点建设项目
机场、铁路桥梁、高铁车站、人工岛礁等是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发展和GF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智能化建造、运维尤为关键。
学校在光纤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智慧物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领域,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深度融合,为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高效率的工程技术服务。
光纤中心、硅酸盐中心、土建学院有关科研团队,在我国大型工程与重大装备的安全运行监测、大跨度飘浮型铁路斜拉桥列车制动响应智能控制新技术、“桥建合一”高铁车站振动舒适度调试关键技术、绿色智能装配式先进结构体系、绿色建造技术与智能控制、军用机场抢修抢建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应用研发、纳米海绵新型净水材料,以及岛礁工程快速构筑材料构建研究与应用、大型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形成了完整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学校将结合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的新形势、新需求,加强与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继续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科技服务保障。
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战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长江中游城市在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204号),中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相关战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学科首席教授宋英华负责的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给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的优化策略,对提升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食品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应对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管理学科首席教授胡树华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系统研究先进制造业内涵、特征和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现状,提出了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报告得到韩正副总理和工信部苗圩部长的批示,并发表于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苗圩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的主题演讲中引用相关观点。其他系列建议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等四位省部级主管领导的批示与采纳。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研究为本、咨政为要”的理工社科研究特色,极大提升了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管理学科首席教授杨青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思想,把握“危”和“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危机转化管理新模式,探索我国垃圾危机应对的创新之路,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
经济学科首席教授魏龙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具有深层次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提出的具有强大理论逻辑支撑的国际共识和中国方案,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参与全球多边规则制定、修改,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精选阅读
【合并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展】20个代表性教学团队
【合并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展】20名优秀学生代表
【合并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展】20项代表性科技成果
微文化工作室
来源: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科学技术发展院
编辑:余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