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汇报这样做,加分儿
很多人都吃了不会汇报的亏。
如何做好季度末、年终的总结汇报?如何做好试用期答辩、晋升答辩?如何做好个人工作的述职汇报?关于这类职场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几点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换位思考,讲评委关心的
首先,面试、答辩、述职,在本质上都是人与人的沟通。
有时候我们觉得难,是因为沟通的对象掌握了某种制约性的权力。在这种权力面前,我们默认把自己摆到弱势的那一方。一旦这样,就会把自己带入到一种弱势讨好的场景中去。一旦开始变得弱势讨好,演讲的气势便丢了一半。在答辩、述职、汇报的过程中,我们的所有表达,都是在与在场的评委交流。而最好的交流,都是平等的交流。
如果你是设计师,那么在打开keynote之前,首先想想你的上级和上上级的设计价值观和年度/季度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去准备自己要讲的内容。
设计价值观就是你老板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是好设计,有人认为有数据验证的才是,有人认为炫酷的、有温度的才是,有人则认为完成度高的就是。
评委们的工作目标可以通过OKR、KPI来直观的看到。确保看懂之后,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工作跟上级目标之间的关联,重点讲那些关联度更高的内容。如果今年你老板的 OKR 是降本增效,那么你就重点讲自己的工作跟这个事情的关联,和在其中的贡献,你是参与了设计组件的建设还是单位时间内项目的交付效率提升了。
如果现场有多个不同角色的评委,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兼顾到。
这不是钻营,这是所谓的“对齐”,是职场的基本规则。
设想一下,如果你讲了半天自己一年的工作,结果讲的东西跟你老板的工作目标没有什么关联,那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得力的下属吗?
2.不记流水账,给一个框架
听汇报的人都不喜欢听流水账,尤其是经常听汇报的管理者们。因为流水账过于具体,没有进行提炼和总结。听完你的流水账,他还要费脑子给你总结,才有可能理解你的工作。
所以如果我们要讲的项目/事情比较多,那就需要给评委/听众一个思维框架。多花点时间思考自己汇报内通的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框架从哪来呢?
从你对你自己工作的理解中来。我们在用框架讲自己的具体工作的时候,也是在讲自己对自己工作的理解。
有同学把做过的项目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一个一个讲。这可能会好一些,但真正好的框架是讲清楚几个类目之间的关系,并且易于理解。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作为设计团队的负责人,给几位高管做述职汇报。他们分管不同的事务,有产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品牌负责人,还有财务、人力这样的高管。我日常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他们仅仅了解我设计团队的一个侧面。对于我们设计团队整体在做什么,能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我需要给他们一个简单清晰的框架,让他们理解。他们理解“我在做什么”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我做的有多好”。
所以,我在把我要讲的几件事情列出来之后,又把他们装了一个三层框架里:
1)基础:我要维持一个团队的健康高效的发展,需要做的事情;
2)日常:我和我的团队日常做的重点项目,承接的重点需求;
3)赋能:在做好上面两个的基础上,我额外发起并带来实际收益的项目;
这个三层框架,不光是对我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他同时还表达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我只有把基础的事情处理好,才有可能把日常的项目做的又好又快,并且除了这些,我还能做一些额外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框架,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我之所以采用这个简单的框架,是因为下面坐着的评委,对设计团队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框架,我直接讲我这个季度做过的7个件事。那评委们可能就不好理解我的工作思路,也不容易形成印象。
同样的,你也可以把自己做的事情分成“拉新”、“活跃”、“付费转化”这三部分。这三部分也是三个业务目标,在业务逻辑上有一个用户线索和转化漏斗作为支撑,也很容易理解。
再举个例子,你可以把自己做的设计项目分为“品牌类“、”运营类“和“设计规范”,但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作品集目录。你也可以试着从业务的角度重新思考,改成“品牌年轻化建设”、“促进直播业务增长”、“利用AI提升设计效率”,是不是更好一些?
好在哪里?好在你的日常项目都有了一个明确的业务导向。
3. 突出 1-3 个说服力较强的工作成果
一年下来,你可能做过很多项目,每个项目都花了心思。你想要评委理解你的辛苦和认真,所以决定即便超时也要把所有的项目讲完。结果你真的讲超时了,但是听众们都低着头,似乎等你快点讲完。
我们在做述职汇报之前,要清楚的认识到:评委不会全神贯注的听你讲。在这样的前提下,思考如何抓住评委的注意力,以保证评委们用50%精力听讲的前提下,也能快速get到关键的信息。
首先是数量。
突出 1-3 个说服力较强的工作成果就可以了,不必追求你所有的辛苦都被看到——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技巧
采用下面的技巧强调自己的重点成绩:
1. 敲黑板:“这个项目大家一定要看一下”、“请大家看这里”、“这是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个项目”
2. 短时间停顿,然后大声说出你想说的。重要的信息需要用语调强调;
3. 重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开头说一遍,讲到的时候详细说一遍,汇报结尾总结时再说一遍。
4. 给出不可反驳的事实。明确的数据结论、用户真实的声音,这些都可以帮你。
4.讲故事,给点想象空间
如果碰巧你没有太多成绩可以讲,或者在座的评委早已经对你要讲的内容非常了解了,那还可以讲讲故事,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对你的未来增加更多的信心。
有同学说自己不会讲故事,只会照本宣科,能把PPT上的文字顺利念完就不错了。
其实,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演讲技巧,而是所讲内容的“代入感”。讲什么样的故事最有代入感,还利于你的公开汇报?自然是你自己的成长故事。
评委们都爱听成长故事,因为他们希望看到你的成长,并且他们可以从你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无论是3个月的季度汇报,还是全年度的年度汇报,都可以适当的展开自己的“故事”。
你可以讲自己加入这个团队/公司以来的成长,认知的变化,走过的弯路,路上遇到的老师,以及评委们的帮助对你成长的意义。你也可以讲在某个项目中你遇到的困难,产生的迷茫,以及你最后如何战胜了巨龙,找到了最后的宝藏。
你可能会想:“那我编不出来啊,怎么办?”
有代入感的故事的前提就是真实性,编不出来不要硬编,你需要的只是:打开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只是取决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故事盒子打开,并在公开场合呈现出来。
其次,你还可以讲没发生的“故事”——一个想法。这样的内容适合为答辩结束后的QA环节提供话题。
呈现想法的方法
Ralph Ammer 总结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用来呈现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非常适合在快节奏的汇报场景中使用,我们只需要在一页PPT中呈现:
一个标题
一张图
一个书面句子
就像下面这样:
“ 当我们展示一个想法——而不是最终产品的时候,我们通常想要为辩论腾出空间。我们展示的越少,人们可以思考和说的越多(The less we show, the more people can think and say.)图片应该清晰但不过分详细。文本保持简单和简短。太多的信息可能会扼杀来自他人的宝贵反馈。”
不妨试一下。
5.把自己视作品牌,把演讲视作品宣机会
除了试用期答辩,大部分答辩/述职汇报的场景都是多人轮流进行。你的听众不光要听你的演讲,还要听很多其他人的。这就像是选秀比赛,如何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让评委记住你,需要动点脑筋。
同时,我们在职场,每个人都需要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什么是个人品牌?就是提到你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 你的专业能力很好,还是非常善于跟别人沟通?
- 你是个果敢干练的人,还是个踏实可靠的人?
- 你比一般人要更卷更努力,还是在关键时候你总是冲在前面?
- 你更擅长深度思考,还是对AI新技术有更多的研究?
我想这一类问题,你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在这些特点中,总结你认为最重要一点(或是在团队中较为稀缺的一点),在演讲过程中强化它。不止一次的强化这个印象,大家就会记住你。一段时间之后,你会为此而受益。
如果你觉得这些对你而言很难做到,那么可以先从有特点的演讲风格上入手,让大家愿意抬头,并记住你。
最后,很简单也很重要的一点,声音要大。更大的音量会让你更加自信,同时讲的每一句话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