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动画片看出量子学理论,你真的不是在蒙我?

2017-02-13 张子艺 思想聚焦

文/张子艺


豆瓣有个小组叫 “ 父母皆祸害 ”,全中国几十万的孩子们集中吐槽控诉父母在童年乃至于到了成年之后对于孩子的控制,而这个组几乎一被命名就获得了许多孩子的共鸣,那么说明在当代的话语背景下,80后、90后们所遭受的这种集体童年遭遇几乎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



一个人的性格、审美是有定向的,这种定向源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几乎不露痕迹,但是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而当代心理学家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这种性格的养成,与童年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成年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痕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养成。从这个角度,童年是成年一切基础的塑造和养成者,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石。  



首先分析一下这个小组之所以存在的成因。为什么小组中的主力是80后、90后而不是60后、70后呢?


因为这种情形是伴随着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的。中国60后、70后这几代人们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对于孩子期待值也被平均,普遍家长认为,只要家里有几个有出息的就好,不能盼着各个有出息,就像树上的果子一样,有大有小才是常态,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孩子的未来期待是理性客观的。


但随着国家计划生育 的控制,从80年代起,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的政策就深入人心。乍从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到一支独苗儿的计划生育,当时的年轻一代父母几乎遇到的无比大的精神折磨。将所有的希望和成功的观念寄托到一个孩子的身上,难免成为当时那一代父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因此,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控制孩子就成为那一代父母无师自通的一种教育意识。他们无比惶恐又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全盘对于这个唯一的孩子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喜欢的动画片?不许看!想要玩玩具?先做完数学题!课外书?不许看!



因此,80后、90后的孩子们眼看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生活比较富裕的时代,但是实际上童年少年乃至于成年之后,家人在精神上的禁锢可以说是空前的。


随着这些被禁锢的孩子们长大,这些观念开始在主流媒体上盛行。人们开始逐步接受和承认了计划生育之后,父母确实对于独生子女关照过多,而实际上,就像被压制的小树苗一样,一旦没有压制空间,这棵小树完全会更加不受控制的长大。



正在上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奇幻空间》中终极BOSS,就是这样一个在童年时期饱受压制的小男孩。



动画中运用闪回的画面,展示了这个具有着无比发达大脑的科技怪咖在童年时的遭遇,早早被剥夺了玩耍的乐趣,被无情关掉的电视、被强行拿走的玩具、背着沉沉书包的童年,一个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会如父母所愿,变成他们期待成为的人吗?


 不知道,这个男孩长大后,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本行业的认可,但却对于剽窃科技成果毫无愧意,一个赤裸裸的成功就能代表一切的年轻人跃然纸上。人们说,成年之后的匮乏源于童年的缺失,那么盗取孙悟空的金箍棒、美国队长的盾牌,更像是一个童年时期匮乏的小男孩恶作剧般地对于曾经童年的弥补和缺失。



这是他的错吗?


似乎也不全是。


如果说他在学习间隙有更够顺应孩童天性的玩耍嬉闹,有除了学业之外更为严格的道德教育,有跟弱于人类的小动物们相处的空间。那么,也许成长的没有那么迅速,但是他成年之后的原罪恐怕没有那么深,而最终救赎他的,是一个童年时期就陪伴他的——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Schrödinger's Cat)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在量子的世界里,猫被装在盒子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有可能活着也有可能死去)。


1957年,休·埃弗莱特提出了“多世界诠释”。埃弗莱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我就看个动画片,被迫复习了量子学知识也是醉了)



《熊出没-奇幻空间》中,薛定谔的猫呈现出来的是后者。在正常世界中,这只猫已经死去,但是来到了奇幻世界的男孩,他看到了他曾经陪伴过童年的猫。而正是以这只猫咪作为契机,他人性之后残忍冷酷的一面逐渐消退,心中的善意温情开始回温,那个童年受到压迫的小男孩,在另一个多维世界中拥抱着自己童年时代的薛定谔的猫,开始得到了真正的人性回归和救赎。


因此,对于陪伴孩子们观影的大人来说,这不仅是一部儿童大电影,而是一部心灵救赎的作品,区别就在于,我们在成年之后,有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只薛定谔的猫,那只可以在遥远的不同时空中,挽救我们人性的善意温情的契机。


这有可能是物,有可能是人,有可能是一个片段,有可能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而借着这个契机,我们原谅曾经年轻的父母,穿越回去,给曾经的孩子手里塞一个最喜欢的洋娃娃,彻底和我们的童年得到和解,和父母得到和解,然后,毫无遗憾地,像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一样,走向我们每个人未知的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