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73岁的他每天要花4个小时在路上,只因相信童年需要美好

2017-11-06 思想聚焦

01


有个叫苗鸿飞的老人,做了一辈子的老师。现在73岁了,连续3年每天往返4小时走在支教的路上,风雨无阻去给孩子们上课。

 

常年与黑板粉笔打交道,他的肺不是很好,经常咳咳嗽嗽。


前不久突发脑梗,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学校的合唱团,与孩子们一起排练。


(苗老师在舞台下看孩子们演出)

 

孩子们说:“苗老师,我们以后不会惹你生气了,那样会气坏您的身体。还有您生气的时候,就敲铅笔,别把铅笔敲断了。”


是什么,让73岁的他,还是一个拼命三郎?


○因为他知道,孩子们在童年该拥有的,不仅仅是9年义务教育。

 

02


中国现在有超6000万的留守、流动儿童,他们的精神世界,少人问津。

 

社会的舆论,对孩子同样没有宽恕。这群孩子,经常被贴上标签:打架、逃学、偷窃、网瘾…

 

但实际上,这只是中国教育下的一个缩影。

 


教育的不完善,让孩子们只接受了填鸭式的书本教育,而忽略了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培育。

 

所以,少部分孩子会迷茫。

 

其实大部分的留守、流动儿童,都是坚强乐观并且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好孩子。因为家庭和环境原因,他们早早就意识到: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所以,这群孩子从来都是彻夜挑灯学习,只为了“成绩优异“四字。

 

但是,这群孩子们太苦了。这里的苦,是心灵上的。

 

分享一段昨天“We are the children”主题慈善晚会上,王石先生聊到关于90年代中期去乌克兰的经历。

 


那个时候苏联刚刚解体,经济非常不景气,人民的生活颓废又糟糕。超过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们不得不在街头苟延残喘。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醉醉醺醺,啤酒瓶子随处可见,仿佛这座城市已被世界遗忘。当时的他,惊讶这里的混乱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直到星期六的到来,改变了他对乌克兰的看法。

 

星期六,意味着音乐会开始了,整个城市,恍若复苏。此刻,人们在周一到周五的麻木,因为一场音乐会,顷刻间被治愈。

 

乌克兰的人们喜欢着音乐,热爱着艺术。在每个艰难生活的周六,出乎意料地仍拥有着一票难求的热情。正因为心有所爱,身体和环境的苦都便化作了尘烟。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拥有了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时,便有了继续生活的意义。

 

○到这里,就很赞同一句话:“美的教育,是爱的启蒙。”

 

03


今天中国的教育,美育仍是薄弱的环节。

 

应试教育不断挤压着美育,这种挤压表现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育实践、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各个方面。

 

有一位母亲,在2007年就意识到,中国的孩子,缺乏了“美育”。

 

她想: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没有人去关注孩子们的美育,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那时候,孩子们长大了,又该如何去描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又该如何歌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

 

所以,有一段时间,知性优雅的杨澜是焦虑的。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希望尽更多的社会责任,让中国的儿童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作为一个母亲,她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长为心灵美、行为美、创造美的人才。

 

于是,行动力强的她,成立了“阳光文化基金会”。开始呼吁公众,以“教育改变观念”;开始实践用艺术教育来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成长。“爱的启蒙”儿童艺术课程、阳光少年艺术团、艺术教师种子发展计划、艺术之旅等公益项目也应运而生。

 


从北京到南京,再到成都,路比长征长,梦却不遥远。

 

她在95个地方种下了一颗颗种子,现在已经长成繁茂的花圃。

 

累计这10年里,有超过57000名的流动、留守儿童,因为她创建的这些项目,接触了艺术教育,受到了爱的启蒙。


04


今天,有更多像她和苗老师一样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了相同的路上。

 

即使做公益,他们可能都有很多选择,但最后依旧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这条路。为什么,他们要死磕最难的这一种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只盼孩子长大,仍有纯真“童心”去探索,去创造;亦能知善恶,识美丑。



中国孩子的教育,真的太“苦”了。

 

是时候,需要给他们的人生加点“糖”,让这些缺乏机会得孩子们,获得适宜、充足、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氛围。

 

公益,有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捐钱,就像京东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长章泽天在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慈善晚宴上说的一样:“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将会对他人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这6000多万我们眼中的弱势群体,也是为了这6000多万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的未来。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   一个老师,用自己沙哑破碎的嗓子,教着孩子们唱会一首《花蛤蟆》的儿歌;


•   一个母亲,用自己在社会的影响力,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爱的启蒙”的花圃;


•   一位位企业家,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孩子们送去了所需的学习、生活物资以及精神给养;

     ……

 

而你我,也能略尽绵薄之力。

 

去支教,去捐献,去发帖,去呼吁,去持续关注。



最后:“愿每个孩子的人生,都五彩斑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