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峥不是药神,但你是

艾森 ONE文艺生活 2021-04-21

你有药吗?

我是一个随和的人,很少有一部电影能让我感到“观影体验差”。《我不是药神》算一个。


因为这两个小时里,泣不成声的人太多了。我只好一次次忍住不去听那些哭泣声,将注意力拉回大屏幕上。


这几天,身边看完《我不是药神》的人,都呈现出一种低气压,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即使我们此刻健康,即使我们此刻没有赤贫,但一不小心,生活就有可能把我们抛向谷底。而那个时候,会有神吗?


我想了两天,得出了一个结论:有。

 


有一种病,叫我怕生病


几乎每个看完《我不是药神》的人都会哭着出来。我没有哭,因为这些年,那基本上就是我的生活。

 

我母亲十几年前罹患癌症,因为抗癌特效药太贵,也没有进入医保系统,这么多年来,家里就是靠卖房和各种办法筹钱,才能负担高昂的治疗费用。

 

老实说,像我母亲这样的病人,已经实属幸运,起码昂贵的靶向治疗药物对她有很好的疗效。而只要花钱能治病,情况就不算太糟。

 

最怕的是:没钱买药,和有钱也医不好。病和穷双重叠加的恐惧,深植在我们每个人心里。



和我不一样,看完电影第三天,十三妹说起这部电影,还是会哭。

 

她第一个落泪的瞬间,是程勇去养老院看父亲,护工劝他带父亲去医院,他轻描淡写:“去什么医院,去医院就是花钱。我爸就是年轻的时候酒喝多了。”等后来到了医院,他爸已经是脑梗晚期。

 

程勇这句话太耳熟了,我们从小大概都听大人说过:一点小毛病,过两天就没事了,干吗去医院劳民伤财?

 

讳疾忌医,人们怕的是可怕的病痛,更是治不起的绝望。

 

就是这样小病拖成大病。十三妹的妈妈去年查出了慢性阑尾炎,最后还是得进医院手术,扣除医保,自己还花了几万。

 

另一个让十三妹泪崩的场景是:吕受益吃了程勇走私回来的药,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他带程勇回家看他刚出生的孩子。



两个大汉满脸柔情地看着那两个孩子。“那个画面温馨极了,可越是温馨,我越揪心。”十三妹跟我说。

 

最后,吕受益受不了望不到头的痛苦,自杀了。我反而很释怀。



丧失希望,也是一种绝症。可能真的只有神才能治好。

 


药神?那都是被逼出来的

 

一起去看电影的朋友说,作为“还没生病的普通人”,他最心酸的一段是:吕受益死后,他妻子冷冷对程勇说“你走吧”。程勇走出房门,面前是一大群戴口罩的白血病人,每个人都在用眼神扎穿他:你为什么不再给我们走私药?为什么不再救我们?为什么给了希望,又毁了它?

 

“这对程勇太不公平了。”朋友说。

 

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但后来我想明白了:那是病人们的绝望,他们走投无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原本不相干的人身上。

 

影片的开头,程勇是个混不吝的落魄中年男子。他开着印度神油店,自私自利、不思进取。他有过家暴史、离了婚,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前妻带儿子移民。

 

程勇的转变,源自于他父亲生病住院。这开始把他逼向人生的墙角。

 

正好这时,他认识了吕受益、女儿罹患白血病的舞娘刘思慧、自己也是患者的刘牧师和偷药的黄毛。这个合伙走私卖药的组合里,其他人都是为了活命,只有他是为了钱。

 

 

第一次赚到了钱,程勇带大家去思慧工作的夜店喝酒“搞团建“,一把钞票扔到夜班经理脸上,是为了替思慧解气,但也是对思慧动了小心思,想占她便宜。

 

他如愿到了思慧家,却撞见思慧罹患白血病的女儿。他落荒而逃。

 

 

思慧的女儿,是程勇与白血病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遭遇。此前他见到的病人,要么是客户,要么是同事。只有小女孩这个“纯粹的病人”,让他无法逃避现实:我卖的药,真的会决定这些人的生死。

 

这个时候,程勇开始真正产生了对“病人”的同情和悲悯。

 

但这时候他离“神”还很远,充其量是混蛋程度洗白了一点所以当假药贩子张长林威逼利诱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卖出了断仿制药的代理权。他又没病,只想好好过日子。

 

 

直到张长林把仿制药彻底卖成假药,吕受益死,程勇才意识到:给他们买药是救人,停药,就是杀人。而重新帮他们买药,是救他们,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于是,程勇在印度药厂停工前进了最后一批药,自己贴钱,卖给需要的白血病人。

 

起初,是病人们逼着他成了药神,后来,是他选择成为救世主。

 

《黑暗骑士》的结尾,获救的小男孩问爸爸戈登警长:为什么蝙蝠侠要在救下整个哥谭市后还主动背锅,让警长追捕他,让大家把他当做坏人?警长说,因为他承担得起。

 

程勇也是这样。经历了那么多,他认清了自己,他们逼着他成神,现在的他,承担得起这样的“不公平”。

 

 

我不是药神,我是我自己的“神”

 

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中,我们擦干眼泪退场,都要面临一个没有程勇、没有超级英雄来救我们的世界。

 

要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下去?我想《我不是药神》隐晦地给了答案:就算我们做不到程勇那样“成神”,但我们每个人,都存有一些闪光的时刻。

 

那些时刻,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比如程勇的前小舅子曹斌,他的方式是,办案时严重拖延,当警队的“猪队友”,这样,起码可以让更多病人多吃几天药。他向程勇表达敬意的方式,是两次邀他一起“喝一杯”。


 

黄毛则过于惨烈,为了保护程勇,他开着载满药品的车躲避警方,最后发生车祸被撞死。

 

 

当警察终于地毯式搜查程勇的时候,其他病人用集体的沉默展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甚至影片中最“不是东西”的假药贩子张长林,也在落网后,死活不供出程勇的去向。他害过很多人,但在最后做了一件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

 

当我们勇于承担风险,比平时多跨一步,让自己更善的时刻,我们就成了自己的神。

 

要相信,你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有意义的。甚至走进电影院去看《我不是药神》,去讨论它,传播它,都意义非凡。

 

《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有超过两万篇微信文章,探讨它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从这些讨论里,我们获知了许多以前不会在意,更不会思考的事。

 

 

比如“大象公会”指出,国内抗癌药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专利权,而是国内的仿制药太不给力:中国化学药品批号 95% 以上都给了仿制药,但由于做药难,中国的仿制药整体上并不便宜。

 

“浪潮工作室”列出了一组数据:同样的进口抗癌药,在国内要加收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15%的医院加价和20%多的流转费用。它告诉我们,中国的天价进口药,背后是监管漏洞和各种违法行径。而即使一些价格高昂的药物纳入医保系统,也并不能保证病人用药顺畅。

 

我们还看到,许多戴着口罩的病人鼓起勇气走进电影院,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这部电影。他们在知乎和豆瓣上分享观影感受,不再羞于暴露自己身上被医疗器械动过的痕迹。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作为普通人还可以做些什么?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

 

1不片面指责生产原研药的大药厂,正是他们在最前线的研究,才让重大疾病的治愈有了可能。但同时要对异常定价保持警惕。

 

2不武断地攻击那些吃不起药的穷人,嘲笑他们买“盗版药”。这不是买盗版游戏看盗版光碟,这是生和死。同时,提醒他们,仿制药中也可能出现虚假的盗版药。

 

3在自己或身边人生病的时候,尽可能多了解相关信息,耐心与医生沟通。而不是指责医生拿回扣。

 

4最重要的,善待你身边的病人,以及那些素不相识的病人。他们也希望拥有健康,只是被不幸的命运选中。

 

每次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总会有无数人问,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的答案永远是:如果你不做,就不会。你不能指望有个神,一劳永逸地将它变好。

 

这个世界也许有救世主,更可能没有。最终我们还是要靠自己救自己。谁都不能偷懒。


程勇

没有你,他们怎么办?

陆勇

没关系,他们还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