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肴里的客家情

2014-02-05 客家圈

菜肴里的客家情

 

 

无论漫步于广东客家地区的街头巷尾,还是行走在珠三角地区繁华地带,不少餐饮机构打出正宗客家菜的招牌招徕食客,端上餐桌的菜肴却与正宗的客家菜相差甚远,实在有损客家菜的名声。我是个客家人,生长于纯客家地区的广东省龙川县,在以文谋生之前,在酒店的厨房当过五六年的厨师,因此对客家菜有些肤浅的研究,称得上客家菜的知道分子。广东龙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龙川客家菜在客家菜中最具代表性,而龙川客家菜中,客家酿豆腐、客家咸鸡、田心鱼生等最具有代表性。

 

客家人来自中原,自北往南迁徙。客家先人南迁至广东后,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思乡之情。北方人喜爱包饺子,逢年过节一定包饺子吃个痛快。客家先人到达岭南后,聚居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区,南粤的气候适合种水稻,基本上不种小麦,没有小麦就没有面粉,没有面粉就没办法包饺子。于是客家先人就发明了酿豆腐,用黄豆磨出的豆腐白嫩,同饺子一样是白的,酿豆腐的馅料非常讲究,与包饺子的馅有所不同。酿豆腐的馅挑选上等五花肉,肥瘦搭配按五五比例,配以香菇、干葱等剁成。客家先人通过吃酿豆腐,聊以慰藉乡愁。酿豆腐的味道、口感胜过饺子,酿豆腐几乎成了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菜,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酿豆腐经济实惠,真正“抵食”。现在客家人逢年过节照样会做酿豆腐这道菜,取得是豆腐的好意头,豆腐即头富,头富即首富也。哪个不想当首富呢?

 

豆腐分为石膏豆腐与盐卤豆腐,无论放石膏还是落盐卤,都要注重所下的分量,放多了豆腐会老,放少了豆腐成不了,弄不好一大缸豆浆,等了大半天还是豆浆,顶多浮起一块腐皮。这就要靠经验来掌握了。以前用石磨来磨黄豆,大人双手攥着“丁”字形的笼钩推动石磨,没一会功夫就会累得满头大汗,磨一桌豆腐要出几身大汗。现在用电动打浆机,磨黄豆的速度很快,人倒也轻松多了,但还是用石磨磨出来的豆腐好吃。因为石磨磨出来的豆浆细腻。我记得孩童时,龙川丰稔镇谢龙岩路边有个打石磨的厂子,那些打磨人对选中的麻石精雕细啄,锥子敲打着石头,远远就能听见打磨声,悠扬悦耳。但自从我懂事之后,那里打磨声音就消失了。据说,谢龙岩打磨厂旺盛时期,石磨曾远销潮汕地区,名声远扬。现在石磨已变成古董了,即使有石磨的人家,也已将石磨丢弃不用了,毕竟还是电动打浆机方便快捷。也许打磨这门手艺,会随着那代打磨人的老去而失传。

 

龙川车田豆腐是客家菜中的一道招牌菜,不是因为车田的黄豆好,而是因为车田的水好。车田地区,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任何污染,泉水清冽。水豆腐,豆腐水,没有上等好水就磨不出好吃的豆腐。没有车田水,就磨不出车田豆腐。因此,没用车田的水磨出来的豆腐,硬要称作车田豆腐是不地道的行为,也并非正宗的车田豆腐。

客家盐焗鸡,又称客家咸鸡,鸡肉里散发出一股咸香,这股咸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现在不少餐饮机构的普遍做法是将鸡身内外涂上味料,然后用纱纸包起来放进微波炉里,调上百多度的温度焗十多分钟,直到把鸡肉焗熟。这样虽然省事,但却不是正宗的做法。我不反对创新,但对于烹饪来讲传统的手艺,你改变了就不属于正宗了。

 

制作客家咸鸡,首先要挑选客家胡须鸡,没有的话挑上三黄鸡也好,杀好之后光鸡的重要在一斤半到两斤这个幅度,为了增加咸鸡熟后的光泽,可以往鸡身上抹适量的油,不用放任何调料,然后用纱纸将鸡包好。如果仅焗一只鸡的话,用上十把斤的粗盐放进铁锅里炒,炒到冒烟为止。需要注意的是,这下不要再添火了,小心不要把盐炒焦了。这时把包好的鸡塞进滚烫的盐里焗,一般焗半个小时就熟了。当然师傅要会掌握时间,大的焗久一会儿,小的焗的时间短一些。这样焗出来的咸鸡,无论色泽、味道等都是用微波炉焗所不能比拟的。

 

日本人喜爱吃刺身,吃生的金枪鱼等,那么客家人吃不吃刺身。客家人一样吃刺身,却不叫刺身,叫田心鱼生、龙母鱼生、八宝鱼生,简称剐鱼生。韩江上游的龙母、田心两个镇,以前都叫龙母公社,辖区内遍布大小鱼塘。鱼塘不但是石子塘,而且还设在有活水的地方。剐鱼生选的鲩鱼,就是养在这样环境的鱼塘里。日本刺身所选的鱼都在冰柜里冷冻过,剐鱼生所选的鲩鱼是活蹦乱跳的活鱼,单这一项区别,大家应该知道哪一种鱼的味道鲜甜。

剐鱼生讲究的是刀功,有经验的师傅把鱼肉取出来给客人吃掉,那鲩鱼放进水里还能游动。将鲩鱼剥皮取出肉,把肉切成薄丝,再配以蒜蓉、姜丝、芝麻(炒)、花生(炸)、盐(炒)、粉丝(炸)、鱼生蓼、粄皮(炸)八种配料一起吃,分量以各人所好适当搭配。鱼生蓼是一种草本植物,味道与日本介辣差不多,但没有日本介辣的味道辣。晶莹剔透的鱼生拌着配料一起放进嘴里,爽滑可口,满嘴飘香。不过剐鱼生还是少吃为宜,因为鲩鱼生吃有可能存在肝吸虫。

 

传说明朝天顺年间,在广东第七大名山,即霍山的山脚下的一个叫田心的村落里,住着一对以打猎为生的夫妇。有一天,夫妇俩到霍山上去打猎,一天下来一无所获,又饿又累。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夫妇俩来到霍山脚下的“和尚塘”,好不容易才抓到两条鱼。由于当时没有生火的工具,夫妇俩只好把鱼洗干净生吃,结果发现生鱼的味道竟然比煮熟的还要鲜甜。自从吃了那两条生鱼以后,这对夫妇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村民们得知这对夫妇“转运”的消息后,也纷纷吃起“鱼生”来。据考证,田心鱼生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龙川客家人剐鱼生吃了五百多年了。

 

广东人爱喝汤,或煲或炖,均称为老火靓汤。老火汤具有滋润的功效,如配上中药材,还具有驱病健身的疗效。我们龙川客家人爱喝钵仔猪肉汤,其实客家人普遍爱喝钵仔猪肉汤。农家饲养的猪在凌晨三四点宰杀后,冒着热气的猪肉很快摆上肉桌,斩回来的猪肉、排骨、猪肝、粉肠等冲洗干净切好,放进钵仔用猛火隔水蒸一两个钟头,放适量盐即可,不用放味精。端上桌后散发香气,舀一口入嘴里,清甜得沁人肺腑。当天吃的不用放进冰箱,以最大限度保证猪肉的鲜味。汤上面浮起一点油星,这不用舀掉,反而增加汤的润滑度。钵仔炖猪肉汤,关键要选农家饲养的猪,猪肉没有臊味,还有就是猪肉要尽可能新鲜,宰杀一两个钟头内放进钵仔炖的猪肉为佳。

 

客家人客家菜,客家菜客家情。一方水土一方人。客家人在无奈中迁徙,在迁徙中壮大,在菜肴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龙川客家菜,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的渊源及务实拼搏的精神。

 

(骆丁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