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客家人,你懂吗?

2014-02-20 客家圈

客家人,你懂吗?

天下客家,不仅言语相通、性情相近、意气相连,而且拥有相同的、个性鲜明的客家民俗风尚。正是这些长期依附于客家人社会生活、行为习惯、生命情感和精神信仰而形成的客家民间文化,使得普天之下的客家人骨血相亲,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历经上千年五次大迁徙后的今天,但凡有太阳、有月亮、有人烟的地方便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古朴而亲切的客语。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温馨的客语都足以让彼此陌生的客家人一见如故,将对方看作仿佛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家人。客语的向心力、凝聚力之强大,不言而喻。客家一切文化特质中,只有客家方言是客家这个族群所特有的。客家方言不仅是区别客家人与非客家人最直观、最基本的文化元素,而且是客家人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内聚纽带。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客家人经常背井离乡,不断迁徙,不得不把祖宗艰辛劳作换来的田地出卖给他人。然而有着强烈寻根、崇正意识的客家人,无论身在何方,都牢记着自己的母语——“祖宗言”,即客家方言、客家话、客语。为了捍卫客语的尊严, 19881228日由台湾客家权益促进会和《客家风云》(今《客家》)杂志社联合发起的“还我母语”万人游行请愿运动,震惊台湾乃至世界。在台湾,客家人曾一直处于弱势族群地位,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缺乏应有的话语权,致使一些客籍艺人、政要、学者在公众场合羞于说客语,不敢坦诚自己是客家人。此后,台湾客家人相继举行了多次大规模客家运动,取得喜人成果。如今,台湾客家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响亮——客家话出现在各个公共领域,并已成为台湾官方语言之一;各种客家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林立;客家流行音乐开始迈入主流乐坛;并且成立了客家人复兴客语文化、维护客家权益的政治机构——“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1947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董同龢对成都华阳县凉水井(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双休村)客家方言作了详尽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刊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册)前言描述道:当地客家人聚族而居,自称“广东人”,在茶馆里议事或“赶场”做生意时,他们都用自己的母语“土广东话”。“他们的保守力量很强大,虽然同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据说他们都有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子如在家里说一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致大人的训斥。”五十八年后,土生土长于成都东山地区洛带镇的客家学者肖平在自己著作《东山客家:走近一个桃花源》中肯定说,“成都客家人自觉地对于族群文化和母语的保存,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没有被湖广文化所同化的根本原因。成都客家人很巧妙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且在与周边民系交流时应对自如。”成都客家令我们肃然起敬!

赣西北铜鼓、修水一带“怀远人”,自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播迁到那里时,举步维艰,只能“结棚栖身,种蓝草为业。”因而被称为“棚户”,甚至被当时土著蔑称为“未开化之民”,不准与之通婚,不共书院读书,不准以义宁州户籍参加科举。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当地统治者也实施勒令客家人回原籍政策,严行保甲之法,逐户逐营查驱棚民。赣西北客家先民却不畏强权,在逆境中筚路蓝缕,开山垦田,种蓝、种麻、种稻。经过数代人的拼搏,不仅适者生存,促进了赣西北贫瘠山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人丁大增,家族兴旺,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另立“怀远都”。与当地其他族群长期斗争、共同生活过程中,被称作“怀远声”的客语,不仅没有被同化、被消灭,反而变得更加典雅、雍容。

各地客家之所以不怕流血、敢于牺牲捍卫自己的母语,是因为客家人都知道,语言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更是一切民俗文化的表现符号和重要载体,同时是各种民俗文化赖以保留和传承的最好媒介。邱冰珍老师这部如数家珍一般的《客家方言趣谈》,洋洋数十万言,涵盖了客家称谓、手脚功夫、眼神、厨艺、众生百态、神态、物态、食物、器皿、婚礼、丧葬、植物、山水、鬼怪等三十四大类。其小品文样式的客家方言解读,涉及诸多生动有趣的客家民俗事象(大概占了本书的四分之一的内容),不仅增强了读者对客家文化的认同,还处处体现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于开拓、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张扬客家人纯朴睿智、怀国爱乡、精诚团结、不屈不挠的高贵精神。

比如,孩子诞生要“安名”,父母或祖辈给初生的婴儿“安装”一个饱含深情、寓意深刻的名字。这名字不仅要烙上祖宗姓氏,还有不可替代的“字辈”,且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安名”亦称作“启名”、“起名”或“取名”,源于禅林为新受戒或皈依者初取法名。如唐代马祖道一禅师为丹霞禅师安名“天然”。宋代僧人悟明辑录的《联灯会要》卷十九记载:“师再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骑却圣僧项而坐,众皆愕然,报马大师,大师入堂见即笑云:‘我子天然。’师跳下作礼云:‘谢师安名!’因名天然。”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其他族群一样,还有“安贱名”之俗,即给时运不佳、八字不好、病患不断的孩子,取一个低贱、下贱的小名,认为贱名易养,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厄运。如给女孩安“贱娣”、“贱秀”,给男孩安“贱发”、“贱生”等贱名。

对于客家人,民俗与生俱来,血液一般在每一个客家人体内涌动。“孾孲子”(婴儿)出世三天后,要“做三朝”庆生;足月了,又得“做满月”,宴请亲朋好友、左右邻舍。若生的是男孩,次年正月“上灯”时节,还要到宗祠挂花灯,给孩子上族谱,祝福添丁。孩子满周岁时“做过周”,让已经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抓周”,将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刀尺、针缕、首饰、珍宝、玩具、吃食等物品,摆放于孩子面前,任其抓取,藉此预知孩子一生的前程和性情。过去,客家“妮子”(女孩)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年,需将长发用簪子束起,以示可以“许嫁”。而“裔子”(男孩)到了二十岁就要“加冠”,行冠礼,戴上表示成年的帽子。

就这样,客家人始自饮食起居、春夏秋冬,乃至士农工商、生老病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不仅如此,各种民俗称谓的语言表达也极具个性。以本书第二十一篇《丧葬大礼》“拜大年”为例:

 

拜大年bai53 tai53 ngien13

人死后第一个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几日内,亲友向死者的遗像进香,向死者拜年。

有一首热热闹闹的歌曲叫《拜大年》:大红灯笼挂起来 / 吉祥福字贴起来 / 欢乐锣鼓敲起来 / 喜庆鞭炮放起来 / 拜年拜年拜大年……

这叫“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么热闹的拜大年显然不是我这里说的拜大年,我这个“拜大年”,放在“丧葬大礼”章节里,不可能那么喜庆热闹。

我们的习俗,过年当然也拜年,热热闹闹拜,家家户户走,但不会对着活人说:新年发财,请拜大年哈!

我们对死人才说拜大年。对活人只说“拜年”,不能随意添字漏字。

在我们看来,死者为大,他刚刚离开我们,新的一年来了,他的在天之灵可好?在向生者新年祝福的同时,我们先向逝者祭奠。

所以我说的拜大年,其隆重也甚。大年初一这天,死者灵牌前的香炉早早燃起香烛,烛光闪烁,家里忙忙碌碌准备就绪。一大早第一拨亲友穿戴整齐入门来了。他们一进门,便拱手作揖,将用红纸箍好的香纸交与主人,径直走到香炉前,叩首跪拜,主人在一旁答礼致谢,拱手请起,一直说着“莫至礼”(不要客气)的话,若是长辈有身份者,主人则在一旁陪以小跪。礼毕,燃放鞭炮,寒暄少坐。第二拨又接踵而至,一日半天,裱心纸堆积如山。

 

世界各地客家人正月里给师长、领导、亲朋、好友祝贺新年,都只说“拜年”,而绝不会说“拜大年”,因为“拜大年”是生者对死者的新年祭拜。祭拜的方式也与其他时节的“祭祖”不同,这里只需要对着死者的灵牌、遗像上香拜祭即可。作为祭品之一的“裱心纸”(纸钱),不能直接拿来焚烧,还得用红纸绑好、箍好。一来死者已入土为安,用红纸奉上香纸,表示对死者九泉之下生活的美好祝福;二来正值新年大喜之际,不让前来祭拜的亲友沾染秽气,红纸不仅辟邪,而且也象征喜气。这样的风俗,不仅让操办“拜大年”的丧家没有治丧的悲哀,礼毕的爆竹声声,也让亲友们喜获一年的好意头。

孝子、孝孙前往亲友家报丧,客语称作“报死”,闽南语则称作“赶老”。此外,丧家还得给保境安民的“社公”、“社官”(即福德正神、土地爷、土地菩萨)报告死者的消息,请求社公准予出关、出境,护佑死者顺顺利利去往九泉或到达仙境。客语称此俗为“报社”。其他族群似乎未见此俗。

治丧期间焚化给死者的冥钱、冥屋等祭品以及死者生前所用衣物,闽南人、潮汕人称作“送草”、“送脚尾”,客家人称作“化财”。

死者入土为安后,接连三个黄昏傍晚,子女都必须到死者坟前点一根香,名曰“送灯”、“送火种”。河洛人也要在死者下葬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上山巡视新坟,看看死者是否确已入土为安。巡山时,死者家属仍披麻戴孝,秉烛焚香,上供跪拜,以示尽孝。

与其他族群一样,客家人非常尊崇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做七”民俗即为其一。民间认为亡灵在第七天一定要回到生前的居住地,对子孙做最后一次探视。亡灵由阴间鬼差带回家的时辰,家人都要出门回避,以免家中阳气太盛,亡灵不敢回家,俗称“回煞”。亡灵再次离去后,子孙还要“做头七”,为死者烧一次纸钱,并献上丰盛的祭品。此后每七天烧香一次,直到七七完毕。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阐述:“吾粤丧礼,亡之七日一祭,至七七而终。或谓七者火之数,火主化。故小儿生而七日一变。逢七而祭,所以合变化之数也。予谓人生四十九日而魄全,其死四十九日而魄散。始死之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来复之期,以生者之精诚,召死者之神爽。七七四十九日不复也,则不复矣。”“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等,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此乃汉民族及各少数民族共同的丧葬习俗,至今在全国各地流行。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实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华夏文化中独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宝。千百年以来,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客家方言,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又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作为客家族群共同的行为模式,不仅具有历史的传统性,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般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命名是随意的、偶然的,比如猴子也可叫做马骝,老虎也可叫做大猫,乌鸦也成叫做黑凤凰。道法自然,讲究天地人和的客家人,却更愿意将万事万物视作自己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因而多以人名或拟人化称谓命名身边的事物。如蝴蝶叫做“洋翼子”、蜻蜓叫做“塘尾子”、禾花雀叫做“禾毕子”、八哥鸟叫做“乌子哥”或“乌了哥”、鹞嫲(老鹰)、螳螂叫做“猴哥”、蝈蝈叫做“火三娘”、蚯蚓叫做“蝖公”、蝼蛄叫做“土狗子”、蜥蜴叫做“狗嫲蛇”、公牛叫做“牛牯”、母猪叫做“猪嫲”、未被阉割的小公鸡叫做“鸡公子”等等。一旦约定俗成,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就秉持传统,不忘“祖宗言”。这不仅是对母语的热爱,更是对客家民俗的尊重和崇敬。

客家方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所涉及客家民俗,包括饮食、岁时、生产、生命、社交、游艺、礼仪、禁忌、信仰等各个方面。一些客家方言本身就概括指称或具体陈述某种民俗事象,如“牵新人”,也叫牵轿,由伴娘(有福气的一婚妇女)左手挽着新娘的右手下轿,一路牵引新娘到大厅拜堂。又如“招郎”,即招上门女婿,所生子女一般随母姓;“看妹子”,指男方到女方家中相亲,正式启动婚姻程序。

有些客家方言词汇则旁涉、夹带某种民俗事象。如“学打”,本意为学习武打,这里蕴含着客家人传统的尚武风俗。在客家方言中,“打”即武术、功夫的代名词。旧时,客家人崇尚文武并举,文则致仕治国,武则保家卫国,故俗谚云:“书爱读,打爱练,老婆唔讨还更现。”又如“夜轿嫲”,属客家俗语中的詈骂语,用来咒骂、侮辱再婚的女人。过去,客家女子除非丈夫死去,否则不会轻易改嫁。这种女子再婚通常不准再从娘家出嫁,而只能从原来夫家自己将自己嫁出去。客家妹子出嫁的时辰,通常是早晨。而再婚女子出嫁,则要求新夫家必须晚上悄悄地(不得敲锣打鼓、吹唢呐)去接“新娘”,并且不得走正大门,而走后门出去,坐的轿子也不准用大红花轿,而是普通轿子加盖黑布或蓝布,以此作为对再婚女子的羞辱。再如“天聋地哑”,原意指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的两个侍童,一个掌管文人禄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寓意为“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在客家方言中,“天聋地哑”形容小孩世事不知,天真幼稚。客家人说到“天聋地哑”一词,往往自然联想到“天聋地哑日”,即每年正月二十日,也称作“天穿节”。是日,客家男子纷纷将牛犊牵往田间,教牛犊耕作。将栓牛用的棕绳、驱牛用的竹胯放到社公庙前,燃香秉烛,祈求土地老爷保佑牛犊一教就会。客家旧俗,天穿日除“教牛”外,各行各业都要停止工作一天。因为是日“天穿地漏”,一切劳作都是白费。客家民间认为天穿日天穿洞了,不管你做什么都不会赚钱,就是赚了钱也会从“天洞”漏掉。故俗谚云:“天穿冇嬲苦到死”、“天穿冇嬲做到死”。天穿日,“上广东”、“过汀州”、“过番”外出务工的客家人,必然不择此日出行。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载:“(元夕)后五日,名天穿节,妇女作米糕、糖食祀天,曰‘补天穿’。”天穿日一大早,客家妇女纷纷将蒜头挂在门框,寓意辟邪,然后用糯米做“麻糍”,加针线其上,秉烛焚香祭天,俗称“补天穿”。


还有一些客家方言本身并不直接陈述民俗事象,但其内容与客家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反映出客家人的世俗生活面貌、价值观念等。以本书“八仙”为例:

 

八仙 bad1 sien24

棺葬抬棺材的八个人。又尊称为八大金刚。

出丧的时候,走在棺材前头的是端灵牌的人,多半是儿子或孙子,紧跟在后头的是八个相对结实粗壮的汉子,头箍白巾,抬着沉沉的棺材,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后面是哭棺送葬的人。这八个抬棺材的人,雅称八仙。

他们的任务是挖墓穴,抬棺材,封墓穴。

家里死人了,孝子看好地,杀鸡祭过土地神,孝子先挖三下,锄头往脑后一扔,便正式拜八仙,拜过之后,他们就成仙了。接下来就做仙人的事情,开始挖墓穴。

出殡时,他们前后各四人,一根龙杠四根棍抬起棺材。丧事期间他们一直作为上上客,每顿饭后一条毛巾,一包烟,丧事过后,大红包。

他们不仅出力气,也超度亡人,超度仙逝的人,尊称为“仙”。

 

又如“灶君娘娘”、“灶君太太”。客家地区的灶神一般为女性,或既有男灶神(灶君、灶公),也有女灶神。民间传说年年腊月二十四日即“小年”日,灶君娘娘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家人一年的大事小事。如果平时对灶君娘娘不加奉祀,甚至大不敬,则灶君娘娘难免趁机打小报告,尽说一家人的坏事、丑事、歪事,因而让人们遭到报应。因此,在客语中,灶君娘娘就成了小气女人的代名词,与“小气嫲”、“小气鬼”同义。

类似涉及客家民俗描述的语汇不胜枚举。读完此书,宛如在赣西北的客家村落美美地生活了半辈子,其带着泥土气息的淳朴古风迎面扑来。

中国社会正值一个大的转型期,影响数以亿计客家人的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权力或政令控制之外的一种潜在力量。此外,越来越多的客家民俗透过多种渠道展现风采,为世人所知,成为当地客家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八方来客,振兴客家经济。如赣南宁都县石上镇客家的“割鸡”,闽西连城县罗坊镇的“走古事”、姑田镇的“游大龙”,粤东北梅州市丰顺县的“埔寨火龙”,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的“水龙节”,东莞市樟木头镇的“麒麟舞”,等等。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盛行每四年一次祭祀宙斯,在奥林匹亚山举办竞技大会。这一古老民俗历经两千八百年的风雨,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关爱的当代文化瑰宝。这为世人如何发挥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树立了典范。希望中国民俗学界对中华民俗的现实作用、民俗传承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

最后,热切期盼有更多像邱冰珍老师一样的客家阿哥、客家妹,将自己的母语、生活经验、乡风乡俗忠实记录下来,以实际行动对客家文化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袁贤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