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镜头:梅州大埔县高陂镇

2014-04-24 客家圈

广东梅州大埔县高陂镇是广东历史上的四大陶瓷产区,有“南国白玉城”的美誉。

  据《大埔陶瓷》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枫朗王兰金星面古文化遗址和林屋背后山古文化遗址中,揭开了大埔先民烧制陶瓷的历史序篇。夏、商、周时期,大埔先民制陶瓷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当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埔县的传统陶瓷产业达到顶峰,陶瓷作坊有300多家。随着生产技术、工艺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这种低产能、低效益的生产方式从九十年代中期起逐步被工业化、现代化生产的大厂取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终有一天,这种传统的作坊式以龙窑烧制陶瓷的制作方式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日,印象中有一段时间没到陶瓷作坊转转了,乘周六下午的时间,便背起相机开车奔向山里。

  来到我最早拍的那家作坊,只见厂房里空荡荡,内墙已拆除、设备已搬走、地上杂乱地摆放着不少砖块,门前的晒瓷架也已清除,顿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停产了。老工人郭梅圆师傅看到我,放下手中的活,远远的就迎过来告诉我说,厂被老板卖掉了,买家正将厂房改造成猪舍,准备养猪。这间厂是我拍得最多的一家,看到眼前这一幕,虽说早有预料,但还是觉得失落与伤感。

  从2006年起,我就计划以写实纪录的方式对传统陶瓷作坊进行追踪拍摄,留存历史影像,掐指算来到现在已八年整。八年来我常拍的作坊有九家,到目前仅有三家仍在断断续续地生产。

  对我这八年来的拍摄做个小结的冲动,缘于这次来到作坊带给我的感触。八年是什么概念?人生在世大概是十个八年;结婚生仔,八年后都上小学了。八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八年来我也在一直思考如何拍出有份量的专题作品。翻翻硬盘,粗略算一下,留存的照片素材近万张,内容涵盖传统陶瓷生产的整个流程以及工人的生产、生活场面。八年的拍摄仍未结束,我将一如既往地拍下去,直至这种生产方式的消失。

  面对一大堆的照片,整理却是一个繁杂的工程。文字资料、照片编辑让我很头疼,作品以何种结构何种方式来展示,期待有高人指点迷津。

  以什么样的叙事方式来表现,用一个作坊为切入点,用一个人为切入点,还是以生产过程为切入点?运用什么样的逻辑思维来说话?现在来说,我还很迷茫,试着编辑一组草图展示一下,以示对自己的激励。

第一幅:2013年11月2日。
七十多岁的瓷工廖梅圆,是我2006年开始关注传统陶瓷作坊以来,最早拍的,也是一直拍到现在的唯一一个师傅。其身后的厂房和周边的山地2013年10月已被老板卖给当地人种植蜜柚、养猪及家禽,买家留下廖师傅帮工改造厂房。虽无数次面对过我的镜头,但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站着让我拍照,廖师傅始终显得非常拘谨。

第二幅:2012年10月14日。
廖德强老板的作坊,原是村集体厂,后由其买下经营,年久失修的瓦顶早已坍塌,只留四墙包围着,变成一个天然的晒瓷坪。

第三幅:2011年8月21日。
顿蓬(烧窑前把半成品装进窑内的一项工作)、烧窑看火师傅管增谷,多年前曾承包经营过作坊,近年为多家作坊烧窑时看火。传统作坊烧窑是用柴草作为燃料,看火就是掌握烧窑时的窑温,主要用肉眼观察及经验判断,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以保证产品质量,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第四幅:2006年12月24日。
套烧瓷器的匣钵所用的原料是黏土、耐火土、铝矾土等混合物,传统是用牛踏、人踩的方法进行混合搅拌,后来才逐步用电动工具。

第五幅:2011年8月18日。
传统龙窑烧窑时间视窑的容量而定,至少连续三十个小时,烧窑时老板会买来酒肉招待师傅吃饭。

第六幅:2010年1月30日。
作坊老板赖玉仓,很硬朗,很阳光的一个汉子,见谁都笑嘻嘻的,不幸于2011年因患肺癌去逝,从发病到去逝仅隔三个月。

第七幅:2011年5月28日。
赖玉仓的作坊停产后,把厂房卖给他人养猪,买家把窑砖拆下用于建猪舍。后来他对我说,卖厂建猪舍的事被他在省里某部门当领导的兄长知道后批评了一顿,说那里是水源地,养猪会污染环境,祸害村民,赖玉仓只好把厂收回,赔了五千元给买家作为补偿损失,多么忠厚的一对兄弟啊。

第八幅:2010年8月8日。
廖雪良作坊里的女工,这些女工都是附近的村民,亦工亦农。

第九幅:2011年7月30日。
工人廖维康在制作匣钵。用龙窑烧陶瓷,要用匣钵套着半成品,主要是为了隔离与烟气接触和方便半成品的支撑、托放及叠装。

第十幅:2008年6月29日。
周六,赖玉仓女儿细芬在父亲的作坊里帮忙做饭。以前,大埔客家人在远离住家的野外劳作,都是带上米、“饭袋”和咸菜,就地解决吃饭问题。用蓆草做的“饭袋”煮的泡饭很香软,泡饭后的水泡地瓜叶做菜,又嫩又滑。

第十一幅:2009年9月12日。
工人廖明祥在烧窑,师傅们戏称:前面烤火,后背出水。烧窑时间长,特别是在夏天的高温下,人很容易疲劳,劳动强度大,隔半个小时轮一班,四人为一组不分昼夜连续干到整条窑烧完。

第十二幅:2011年6月4日。
工人把做好的半成品套上匣钵装进龙窑内,为烧制做好准备。装窑也是技术活,如果摆放不正确,烧窑时温度升高后,很容易“倒窑”。

第十三幅:2007年7月18日。
烧窑工廖文传,2010年因食道癌病逝,其因长相特殊,终生未婚。

第十四幅:2010年9月23日。
陶瓷作坊的工人都是中老年人,往往要一边干活一边照看孙辈。

第十五幅:2011年8月21日。
烧窑时要不间断轮流作业,劳动力集中,附近的老人常会被临时请来帮工。

第十六幅:2010年12月11日。
陶瓷龙窑自下而上顺山势而建,窑头下在,窑尾有高大的烟窗。烧窑头时升温时间长,工人得在两边不停的往窑窗里塞柴火。

第十七幅:2010年10月16日。
作坊工人郭梅杏。那天阴雨,厂里只有他一人在干活,拍完照临别时我道谢,他说应该谢谢我,陪伴了他半个下午的寂寞时光。郭师傅的儿子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市级三甲医院当骨科医生,闲聊时我说你应该跟儿子享清福了,他说自己身体还好,在家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更习惯。

第十八幅:2013年11月2日。
廖月亮的作坊已于今年下半年停产,厂房前杂草丛生,长出的芒杆比人还高。

第十九幅:上一张我拍烧窑时的工作照。站在一千二百度高温的龙窑上面俯拍,经常要跺脚,一两分钟就得跳下来,否则鞋有可能被高温融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