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得了,要好好传承!——深圳客家人的中秋记忆
客家民俗专家纷纷回忆起青春岁月,讲述亲身经历的中秋传统习俗——
廖虹雷:客家人过“八月半”祭祖先赏明月
廖虹雷是广东民俗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他说:“深圳原住民将中秋节称作‘八月十五’。客家人又称作‘八月半’。深圳民间历来就有拜月赏月的传统习俗。”
每年离中秋节还有七八天时,人们就着手准备拜月赏月的物品。横岗、龙岗、坪山、坪地、葵涌的农家人下到地里锄花生,或在“自留园”里摘柚子和青榄等,一部分留作中秋节自用,另一部分则挑到墟集(中国农村中定期市集的通称)上售卖。节前一两天,龙岗人用新收的糯米舂成米粉,掺上白糖与水做成白糖饼,俗称“月光饼”,用作拜月光和祭祖的专用品。
中秋是日,人们挑选吉时在家里拜祭祖先。龙岗、横岗、坪山、坪地、坑梓一带乡村,有清明不拜山而在中秋节扫墓拜祭先人的习俗。据说,这几个镇村的客家人沿袭了原迁徙地的遗风,认为清明节雨水多,山路崎岖易滑,加上春耕太忙,青黄不接之时,家贫而无好东西祭祖。中秋则为收获季节,五谷三牲,物阜民丰,此时秋高气爽,是祭祖扫墓、感恩思源、祭祀先祖祈福佑的好时机。祭祀品通常为蒸熟的一只鸡、一块上好肉、月饼、水果、茶酒与香烛。
祭祀完毕,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女人拜月,心底祈愿青春常驻,像嫦娥般美丽。中秋节晚上,吃月饼、祝团圆、舞龙舞狮舞麒麟、玩灯笼、“耍乐仔”、“烧瓦塔”等民俗活动几乎通宵达旦,让大家尽兴而归。
罗盘颂:番毛鸭、痘皮哥龙岗人中秋有特色
身为非遗项目“龙岗皆歌”传承人的罗盘颂拾起儿时的回忆,讲述了几则龙岗中秋的有趣故事。
吃番毛鸭过中秋。什么是“番毛鸭”?鸭子长大以后,第一趟的羽毛尚未退完,第二趟的羽毛已经在毛囊中长出,形成双重羽毛。客家人称这一时期的鸭子为“番毛鸭”。“番毛鸭”被宰杀拔完老毛后,所有的毛孔都塞满了新长出来的毛根,既难以入目,又难以下咽。
吃“扑死狗”过中秋。“扑死狗”是客家方言,是打死狗的意思。客家人把月饼称为“油饼”。在他们心中,油饼是用很充足的油糖馅料做成,应该很松软。而当年人们能买到的油饼却是干巴巴、硬梆梆的,像铁团子一样,扔过去确实可以把狗打死。所以,龙岗人气称当时的月饼叫做“扑死狗”,这是当年物质匮乏所致。
每逢中秋佳节,一首久远的儿歌又在内心深处响起了:一棵树,婆婆婆,树下坐满痘皮哥。一剐一剐挖出来,平民公主笑呵呵。这首儿歌其实是一段谜语,谜底就是“地豆”。龙岗客家人把花生称为“地豆”,因为它长地下,全身凹凸不平,像麻脸一样,所以把地豆比喻成痘皮哥。每年中秋奉月,都少不了将地豆摆于其中。在龙岗,人们把南乳、五香粉等配料炮制后炒香的花生米喻称为“无骨烧鹅”。这种南乳、五香花生米,在悠悠岁月之中,曾陪伴过多少人的杯中之物。
陈照兴:油饼花生水果傍着细茶“奉月光”
陈照兴是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时农村流行一支民谣:“一月哺娘二月蔗,三月老(螃)蟹四月虾,五月娘娘粽,六月水鸭嫲,七月十四子鸭煮姜嘛,八月十五油饼傍细茶”。中秋节临近,民谣中的情景又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在离八月十五中秋节前的半个多月,人们就开始准备祭拜月亮的物品。一是油饼:当时的油饼包装简单环保,饼厂工人把四个油饼叠成一叠,用白纸卷起来包装成筒状,然后再贴上彩色标签,一筒经济实惠的油饼就出厂了。二是炒花生:花生是自家自留地种的,品种必须是如假包换的正宗农家八月豆,豆夹又大又壮实。花生从地里收回来后,用水洗干净,再放进盐水里浸泡一两天,捞起晒干再炒。炒花生前先在大铁锅里放些细沙子,将沙子炒热后,再将花生放进锅里连同沙子一起炒。期间要不停地翻动,不久就听到花生哔哔啪啪的响声,说明火候差不多了。炒好的花生又酥又脆,咸香适宜,吃后令人齿颌留香,回味无穷。三是水果:基本上是菱角、柿子、柚子等。最后就是细茶,如今看来只是普普通通的绿茶或山茶,但那个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或招呼朋友时才会冲上一壶。
祭拜月光时,先把油饼切开,与花生、水果等一起摆放在盘子里,再沏上一壶平时舍不得喝的细茶。一家大小围在一起,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月亮,深情祭拜。本地人把祭拜月亮叫做“奉月光”。“奉月光”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寄托。
你是否记得这样的场景:儿时,提着自做的柚子灯追月,放飞孔明灯;你是否还有这样的情怀:全家人欢聚一堂,赏圆月品月饼。有人说,很多传统正在深圳流失;也有人说,深圳虽然喜新但并没有厌旧。那么让我们走进深圳人的中秋节记忆,去听,去品,去探寻,中秋的情意是否还在绵延,中秋的习俗是否还在传承?
拜月祈福庆丰收
推开欧阳金娣阿姨家的房门,一股浓郁的茶粿香气扑面而来,刚刚出锅的茶粿摆满了桌子。欧阳阿姨告诉记者,按照大鹏人的习俗,中秋佳节除了要吃月饼外,代表喜庆团圆的各式茶粿更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做茶粿,除了自家人吃,还要与亲友街坊相互馈送,送出的或收到的都寓意着满满的喜庆和吉祥。
每年中秋,欧阳阿姨和在香港居住的妹妹一家还要赶到父母家团聚,全家人中秋之夜进行最重要的仪式——拜月娘。欧阳阿姨告诉记者,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朝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少,大小要一样。“辛辛苦苦忙了一年这时候最开心。全家人在庭院中架起贡桌,摆上月饼、茶粿和水果,燃烛焚香,庆祝一年的丰收,祈福家人健康快乐,期盼来年风调雨顺。”欧阳阿姨的话语里表达着美好的心愿。
在大鹏,拜月的多为妇女和孩童,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拜月即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又叫月娘。
拜月这个习俗的由来也有典故,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便由此而来。
山歌唱出团圆曲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每当中秋月圆之夜,客家乡亲们便会围坐在一起,对月当歌,赏月谈心。
陈叔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现居住在龙岗区横岗街道,他跟记者讲起了客家人的中秋节。“一直以来客家人非常看重中秋节,过中秋时非常隆重。首先,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水果等,水果一般选苹果、橘子、柚子。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橘子代表大吉大利,柚子代表团团圆圆。另外唱山歌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我们将美好心愿编成歌词,大家你唱一句,我接一句,用山歌唱出美好生活。”
客家人热情好客,中秋佳节亲朋好友之间用互赠月饼来传递祝福。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客家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元末时期,北方一些汉人不满异族入侵中原,准备组织反抗。但是朝廷控制很严,为了传递消息,统一行动,大家就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藏在月饼中,用送月饼的方式联络。于是,八月十五互送月饼就在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中延续下来,成为了民间纪念日。
“总体来说,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他各地大致相同,然而唱客家山歌,却是我们独有的,但这种‘独有’正在慢慢消失,希望这种优良传统能继续传承下去。”陈叔说。
纸扎花船寓平安
对于老深圳人陈淦忠来说,中秋节是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一直居住在宝安区的陈淦忠现为宝安区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小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他至今仍清楚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物质匮乏,吃的东西很少,而且要到供销社食品站去买,还得凭票。在他记忆中,只有中秋节可以买到时令食品———月饼。那时候,买了一个舍不得吃,放在兜里拿出来闻闻,看了又看,最后小心翼翼掰开油纸,放在嘴边咬一小口,那个美味齿颊留香。
陈淦忠是客家人,他说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习俗,其中放花船也是延续至今。传说在过去的村子里每年都会发生水灾、旱灾、瘟疫等。村民为了送走“瘟神”,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平安,所以每年春节和中秋期间,村民用纸扎一只花船,请来德高望重的村长将花船放入江河,带着村民们的美好愿望流向大海。
如今,虽然大家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不再需要用这种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但是这一习俗仍然留在老客家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