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春节的脚步近了,勾起浓浓乡愁的客家年俗!

2015-02-04 客家圈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客家人过年的风俗,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当腊月二十五将至,也就是进入年关。客家人称“入年界” ,从这日起就有过年的气氛:首先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给人新年已至的感觉;再次是家家户户忙碌地清洁整理房屋,俗称“扫屋” ,又称“扫尘”,“尘”与“陈”谐音,寓意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霉运,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这种风俗虽有迷信色彩,却反映客家人爱清洁讲卫生和勤劳动的传统美德。在这期间除了忙于打扫房屋,还要开始准备新年的食品和用品,俗称“办年货” 。新年的食品种类繁多,如煎(散子、芋圆、煎圆、虾片、甜角),蒸(萝卜粄、甜粄、发粄),腊(肉、肠)等。




客家的城市,年前的“逛花市”还带有一些文化色彩。比如桃花有“行桃花运”也有旺人缘旺财之说;剑兰的花朵因为是沿着茎部逐渐向上开花,所以寓意“步步高升” ;银柳在闽南话中与“银两”同音,有银元滚滚,一本万利的意思;金光灿灿的盆桔则象征“大吉大利” 。居住在梅城的人都知道现在每年的花市都在剑英体育馆举行,前往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为的是能够购买些盛开的花摆放在家里,以此讨个好兆头“花开富贵” ,同时也使房屋装点一新,感受春节的春意盎然和勃勃生机。花市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在讨价还价地购买,有些则走马观花地看,各式各样的花使人眼花缭乱。花市热闹的场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入了“年界” ,就陆续有人开始敬天地的神灵(包括灶神、门神、土地神),只要在自家备上“三牲”及供品,还有焚烧的“衣纸财宝” ,就可以对着天焚香祈祷。祈求神灵赐福降吉,保佑新的一年出入平安,财源茂盛。这些风俗虽带有迷信色彩,也体现了客家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每当大年三十(或二十九),没贴春联的人家也会赶紧在自家门前贴上,有些还会在门上倒贴福字。在农村,大门还要贴上门神,讲究的还要在每间房间的门批中间贴上叫“利市钱”的小红纸。环顾四下,到处都是红红一片,即使老屋也能焕然一新,再看春联更是吉言成串。一般在这天上午,大多数人都会在祠堂祭祖,一大早各房的几代人都齐齐到场,桌上的供品和香火香烛源源不断,鞭炮声响此起彼伏,来来往往的人群热闹非凡。

年三十日不洗澡来年会变牛” ,小孩子听了爷爷奶奶说的的俗传后,都早早地洗完澡穿上新衣服等待“年夜饭” ,也叫“团圆饭” ,寓意全家人欢聚一堂,团圆和睦。全家人围着丰盛的晚餐谈笑风生,一边就餐一边说着吉利的话,最后的剩菜剩饭也被叫做“年年有余”的吉利语。



晚饭过后,全家人聚集在客厅看“春节联欢晚会” ,桌上放着食品,边吃边聊边看,在欢声笑语中直到子时,俗谓“守岁” ,也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一般子时过后才有更多人“接财神” ,每家每户都香烛闪烁,烟雾萦绕。在农村,鞭炮和烟花不断地响破宁静的夜空,家家户户灯火明亮,孩子们玩着各式各样的烟花,大人们则开始分发“红包”(压岁钱) ,节日热闹的气氛在后半夜才逐渐平静。

年初一,大家起床见面后都会互相拜年,说些吉利恭喜的话。在以前的这天,每家每户都会吃斋,因为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吃斋有胜过吃一年斋的功效,又因“斋”和“灾”谐音,所以在这一天吃斋还能够把一整年的灾吃掉。但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这一天已经有很多人不吃斋了,或者只早餐吃斋而已。


年初二开始就可以走亲访友去拜年了。一般年初二和年初四,是妇女们“转妹家”(回娘家)的日子,取双日是代表吉祥的意思。


年初三,是“送穷鬼”的日子。初一、初二不能扫地倒垃圾,因为交新年的东西都是财喜,垃圾也被当作宝,即使有垃圾也只能堆在屋角,等到年初三送出屋外,还要念着“富贵进我家,穷鬼蔗河下” ,意味着“穷去富来” 。


年初五,这天就“出年界”了,每家从除夕交新年亮着的一盏“点年光”的灯直到这天才能熄灭。春节在这十天算基本过完了,做生意的也开门营业了,上班一族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年初七,因为称“人日节” ,所以这一天要吃“七样菜” ,都是对人有利的。即芹菜、葱子、蒜子、芫荽、韭菜、甜菜、春菜。这七样菜要“一锅熟” ,全家共吃,希望吃了以后能够变得勤快、聪明、会划算、有缘分、幸福长久、甜甜蜜蜜和有春意,只为取个好兆头,祈求合家幸福。


新年一般要到元宵节后才算真正过完,元宵节吃汤圆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一天的晚饭后,全家一定要吃汤圆,寓意家庭团圆、幸福美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