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圈绝技
王叔公点“蛇”
王叔公是元丰湖坑子人。
为人谦逊,不事张扬,走路做事手脚轻悄,嘴里常含一纸烟,似有似无吐着缕缕烟气。
结识他纯是一场意外。其时我在村里教书,村民尊师,请吃饭,临饭,突觉头、咽、腮皆痛,口不能长,津无法咽,意欲辞谢,村民告知,看症状可能是生“蛇”,请王叔公即可。
不久王叔公至,近前托我下巴,一看,说是“蛇”。随即从口袋里掏出搓好的艾绳,长三寸,绳头轻沾花生油,点燃,而后将刚燃的艾绳迅速往我腮帮点去,在火苗接触肌肤的瞬间,“啪”一声响,火苗旋即熄灭。
如斯点了两次,当即痊愈,觉咽喉清爽。王叔公说,这是单“蛇”,点瞎蛇眼就可。
王叔公不收费用,答应在村民家一同吃饭。席间,王叔公说,“蛇”有多种,最厉害的是“拦脖蛇”,若两条“蛇”环而接通,有生命之忧。放火需认得“蛇路”(红肿经络走势),要紧处在于点“蛇”眼(穴位)。王叔公摸着我的腮帮,教同桌村民认“蛇路”,可惜我看不见。
村民说,王叔公点火技法极为有名,疗效独特,可治风湿痛、关节炎、关节肿痛、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筋骨扭伤摔伤、肌肉疼痛、急性阑尾炎、腹泻肚疼、羊癫疯、白癜风、手脚麻木、皮肤肿瘤以及妇女儿童的常见病等等多种病症。
此法简单易学,男女都可掌握,惜其子孙外出,村民忙于劳作,随着王叔公老去,此技消亡。
《光古叔捉癣》
光古叔,大田村人,属我叔辈。
其熟悉的营生很多,包括抓蛤蟆、摸石蛙、打黄猄,大凡山中禽兽,都可信手拈来,但村人最佩服的,仍是其捉癣功夫。
据说,其捉癣功夫来自家传。解放初期,因家庭成分不好,光古叔兄弟遭受牵连,遭族人白眼几十年。其母梅英婆,担心儿子无法营生,便密授捉癣技术于他。
先前的客家山村,癣是一种常见病,用现代医学看,癣是一种真菌感染头皮毛发所致的疾病,按其生长部位大致可分为头癣、体癣、手癣、足癣、花斑癣(俗称汗斑)、甲癣等,虽不致命,却其痒无比,要命得很。
古时山村缺医少药,往往巫医合一。武平的不少山村,至今仍保留一些巫术治病的遗风。用当代人的眼光看,似乎巫术可以用迷信一词统而论之,但仔细想想,在那缺医少药的漫长岁月里,客家先民若不是借助巫术来治病,能不能生存下来还是一个问题呢。其母梅英婆就以“女巫”角色,免费帮村里许多小孩解决了诸如皮肤长癣等小灾小病。
光古叔捉癣,常在晚间进行。捉癣时,只见他左手拿出一张草纸,紧贴在患者长癣处,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右手在在草纸上比划——画符,口诀完毕,左手紧合,作草纸包裹癣虫子样,而后顺手将草纸包裹的癣虫子,有时扔在身后,用火烧掉,竟噼啪有声;有时贴在身后的墙壁或者树上,癣虫子就转移到墙壁或树上去了。
我亲眼见光古叔给几儿时好友捉过癣,第二天都好了。可惜,光古叔只会做,却至今无法解释原委。
钟茂富(1969-)男,福建武平人。现供职于武平县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武平县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县委报道组组长,出版有散文集《客村》,参与编剧红军入闽题材的首部微电影《追牛》及编撰《好人之城》等。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报告文学理事、闽西作家协会理事、武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其创作以散文、报告文学、通讯及消息报道见长。在《福建日报》、《闽西日报》、《南方周末》、《福建文学》等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200多篇。2004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通讯员、十佳新闻工作者。其作品曾多次获市、省、国家级新闻奖。2008年9月,福建日报副刊武夷山下将其推为“九月文学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