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一三事件后,叶剑英为何怒斥举杯欢庆的众人?

南方微讯 2017-03-10

罕见照片:邓小平为叶剑英庆祝80大寿



1971年9月13日,林彪驾机出逃,摔死在蒙古大漠,举国上下震惊不已,人们或拍手称快、或直言质疑、或感慨万分。

当然,最普遍的情绪还是欢庆,毕竟一个叛党叛国之人,摔死在异国他乡,未尝不是最好的结局。但也有部分人没有盲目庆祝,而是从事件里看到了比旁人更多的东西,比如叶剑英元帅。


(林彪坠机现场)


叶帅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几个人之一,13日当晚,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意外事件后,立刻向叶剑英作了通报,并让他密切注视国内外局势,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突然事变。


叶帅平时谨言慎行,善谋善思,素有“参座”称谓,每临关键处,都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这次突然压到肩上的重担,让叶帅头脑更加清晰和冷静。


(叶剑英元帅)

在一次讨论林彪死讯的会议后,有人拿来一瓶茅台,众人弹冠相庆,频频碰杯。

叶帅对此颇为不满,直言“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有人反问:“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叶帅提高嗓门,斥道:“是好事,也是丑事!一个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叛国逃跑,在国内国外将产生什么影响?”

众人顿时无语。


(林彪和叶群合影)


这一年的10月4日,叶剑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林彪及其妻、子叛变,黄、吴、李、邱附逆……结果作恶自毙,余孽落网,从反面促使全党提高觉悟,提高警惕,增强团结,增强战斗力,这证明坏事做到头可以变成好事。”事实证明,叶帅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态度,也看得更深更远。



(叶剑英元帅的雕像)


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更为人们传颂的是毛主席送他的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作者:头条号 / 历史的惊叹号












免费获取生活资讯,点击最下端推广广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