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客家女人七夕“拜七姐”

2016-08-09 客家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19b7n01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客家女人七夕“拜七姐”


“拜七姐”是女人们的事情,她们预先约好五六位好友姐妹,多则十来人。七夕夜,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上置茶、酒、水果、米粄等祭品;约好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准时赴约,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默祈祷。拜完后女人们并不急于散去,而是要等到三更后去河里挑七月七水。


七月七的水与众不同,充满神奇色彩。据说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七月七的水是他们相会喜极而泣的泪水;还有的说,每年的七月初七,仙女集中在天河沐浴,这一天所有的水源都有仙女们的洗澡水,因此这一天的水不管放多久都不会变质变味……取“七夕水”后要封存一个月,等足月后便可以拿来煮药或者直接饮用。水不仅不会变质,而且可以清热解毒。七月初七的上午,姑娘们都会拿着梳子到河里洗头,听说那天洗头一年不会头痛,不会有头屑。“七夕水”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我们无法考证,不过,以“七夕水”的久存不变来纪念牛郎织女永恒不变的爱情,也不失为一道民俗风景。


在福建龙岩地区的客家妇女则开展“泡巧”的习俗活动:“农历六月,即用井水浸泡豌豆或绿豆,闭之不见天日,几天换水一次,到七月初七,苗生约近尺,用红纸条束苗腰,妇女礼拜牛郎织女两星后,用手拗苗端数分,抛浮清水盆中,次日日出前,若见水底映出苗影细长,形如针,得巧”。

  

在江西赣州地区一带的客家妇女,在七夕夜阑人静之时,青年女子偷藏古井边或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如能隐约听到牛郎织女如泣如诉的窃窃私语,就是得了巧。


在粤东揭西客家山区,客家民系讲究古风,有很多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转凉,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农历七月旧时叫作“兰月”,因此,“七夕”之夜也叫“兰夜”。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客家女子最为重视的日子。小时候,故乡空气洁净,夜空透明度高,夏末初秋的星空无比清澈,无数明亮的繁星散布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最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就诞生在这种遐想中。夜深人静时,女孩子躲在茂盛的瓜棚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后说的悄悄话。相传,听到牛郎织女情话的女孩,出嫁后能得到同牛郎织女一样的牢固爱情。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出了爱情的另一种味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旧时在民间,七月初七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夜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心里从此永远有个你(客家话版)》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h0141jgr6ae&width=670&height=502.5&auto=0&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Efx7U5DeS5TSpT6h46ksNsCJDVlLc5tpQSGxG5rAdX04D4OXQ92NetxchIFPdsVJ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