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吃货快看:客家月饼

南方微讯 2017-03-10


客家人的中秋

客家特色月饼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芽,好种茶……”每当中秋节将至,许多客家人都会不约而同想起这首有着独特客家味道的儿歌。而在中秋节当天,客家人要摆斋盘祭天神、龙神和祖公,晚上要祭宅神,亲戚朋友之间互赠月饼,欢庆佳节。


  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客家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南宋时,北方一些汉人不满金人入侵中原,准备组织反抗,但是金人控制很严,为了传递消息,统一行动,就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藏在月饼中,用送月饼的方式联络群众。后来,八月十五就成为一个民间的纪念日,无论南方、北方,都继承了八月十五互送月饼的传统。


  到了夜晚明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其他可以不吃,中秋的月饼客家人都会吃,因为吃月饼意味着享受一份团圆的心情。客家人的月饼有很多种,但思想上可没有多少中秋观念,客家人也有把八月十五称中秋,但也有叫八月半,那时的月饼也不叫月饼,而是叫油饼、月光饼、白切糕。


  油饼跟现在的广式月饼很像,圆圆的,褐金黄色,上面印一个“喜”字或花鸟图案,掰开面饼,里面有一层黑褐的豆沙馅,甜腻非常,是用红糖和赤砂糖做出来的,很香,馅里有花生,芝麻、果仁,瓜丁。


  月光饼则是用粘米粉做出来的米糕,雪白雪白的,圆圆的,有些还做成浪花边,用印模做出很多图案,口感比油饼涩;白切糕是月光饼的延伸,做成砖样,但加了瓜丁和果仁,很硬,要用刀切成片或块才能吃。如今油饼被月饼取代,月光饼、白切糕却仍能看到,不过以前都是糕饼厂生产的,现在却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作坊制作,大如饭盆小如盅碗,雪白的面饼上还用食用红印着凤凰或“喜”字。这样的月光饼,乡土气息很浓,糕饼香味很厚,非常纯粹。掰开一小块尝尝,味道依旧,粗涩的口感,竟然可以几十年不变,而这种月饼才是纯粹的的客家月饼。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还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猪肠糕)。如今,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秉承的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这三种客家传统的月饼,虽然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小资的口感,却一如既往地被传承着,在潮流中竟轻而易举地越过了时尚,保有着它的本然。其实很多民间习俗,已不再重视吃,重要的是习俗中那种人和、人乐的心境,这圆圆的饼,象征团圆满足,在节日里相互授予,在乎的是亲朋间的祝福心意情感流动。


图、文源自网络 特向原作者致谢


点击最下端推广广告,免费浏览生活资讯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