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难家破,客家人惨烈的逃难历史

2015-11-29 闫恩虎 客家圈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客家圈”关注!加微信公众号:kejiaquan有更多内参文章哦!




[作者简介]

闫恩虎(1968-),男,经济学教授,陕西蒲城人,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著作:《浅谈奥运经济与体育营销》《新型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论纲》《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等。





●“灞上劳军如见郭,关中转饷不推萧”——国难文化是岭南文化一抹壮烈的色调。汉王朝大都在中原辉煌,而最后却屡在岭南惨烈落幕!广东亲历了庞大汉王朝的最后残喘和大汉民族高贵的叹息!●中华汉族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壮大的民族,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奇迹!作为人类最大的民族,它不是一个血统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包涵的是曾经先进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是“声教迄于四海”的磅礴气派,是黄河母亲和中原故土!是礼乐耕织,是和谐共存。



汉家王朝在岭南的背影



(一)



国难文化是岭南文化一抹壮烈的色调。汉王朝大都在中原辉煌,而最后却屡在岭南惨烈落幕!


历史上的岭南广东,是中国的陆之尾,海之边,山竦海荡,陆内海外,沧海桑田。原本的蛮夷化外之地,江山易帜却使这块土地成为千多年来民族伤痛国家危亡的阵痛地。广东亲历了庞大汉王朝的最后残喘和大汉民族高贵的叹息!小小乌江曾经是楚国的边缘,因为绝世英雄楚霸王项羽的慨歌自刎,将“楚有三户可亡秦”的豪壮融入继往开来的澎湃大汉文化!乌江成为中国文化英雄叹世的符号。珠江口的伶仃洋本默默无名,是文天祥的《过伶仃洋》使之成为荡气回肠正气慨歌的象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五岭之南,便成为王朝末世面对草原铁骑蹂躏的大汉民族的最后栖身后院和精神指归!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是汉民族第一次耻辱的伤痛,衣冠南迁,这便是广东客家人的源头。宋、明两个被外族侵灭的汉王朝在广东最后抗争,中华文明的忠魂烈灵激荡南粤大地。尤其是1279年2月的一幕,大宋丞相陆秀夫背负七岁的宋帝赵昺在崖山壮烈投海,百官内眷将士百姓纷纷随之,七天内新会海面十万浮尸殉国!当时日本朝野闻之,为中华之忠烈憾恸,上至天皇将军,下至武士平民,全部身著丧服,西跪三日。日史慨曰“崖山之后无中华!”


进入近代,欧洲新兴工业文明与中华古老农耕文明的碰撞由广东拉开,船坚炮利使几千年中华帝国“天朝大国”的迷梦在广东破醒!国难淬炼了岭南的中华风骨,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黄花岗起义、黄埔军校、大革命北伐等,岭南的爱国精神光耀神州。一代代的岭南健儿以民族英雄姿态彪炳史册:冼夫人、蔡蒙吉、袁崇焕、邓世昌、丘逢甲、叶挺、谢晋元等闻名中华大地。


古老的广东梅州是客家人集聚地。客家人本是国难的产物,也是国难文化深厚的传承者。根据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的研究,历史上客家人五次大迁徙,其中四次是国难的原因。“国破家亡”这个词在客家人的意念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内涵!由此形成客家人独特而深厚的家国情怀。元军南下,梅县松源一家“三代进士”的蔡蒙吉变卖家产,在梅州建立义军,自任总督,征召客家青年誓死卫国,第二年战死殉国,年仅32岁。后文天祥复梅州,嘉其忠,为之祭文云:“蔡公之忠魂,无往不在:在天地为神祇,在山川为社稷”。此次抗元梅州孤城喋血,被杀者不计其数,全城十室九空。据《平远县志》(1993年版)载:“南宋末年,宋文信国公起兵勤王,路过今平远县境,招兵扈驾,原籍青壮男丁几乎全部从军。”梅县松口堡卓姓全族八百余人投军文天祥抗元,仅有一人存命逃亡南洋。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曰:“男执干戈女甲裳,八百弟子走勤王;崖山覆舟沙虫尽,重带天来再破荒。”


再说明末。清兵南下,在福州监国的隆武帝欲立制复国,梅州客家子弟群起响应,死难无数。还有大批自刎自缢跳水或引火自焚的殉国者,另一批客家人兵败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等地,又一次使梅州人口顿减。当时蕉岭人林丹九誓言“涧下忠魂血,映红一线天”;赖其肖以“大清之顽民,前明之义士”誓死抗清。而太平天国,则是“起于嘉应,灭于嘉应”。汤汤梅水,巍巍阴那,河山有灵,默记着这“人文秀区”“文化之乡”的壮烈!


而那隐没在苍茫大山里的古屋残垣,更是忠实地蕴载着客家先民幽深的家国情怀!兴宁朝天围,是当年文天祥抗元报国的指挥部;梅县松源蔡氏祠堂,文天祥所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赫然可见;平远五指石,隆武义军抗清城垣至今历历在目。




还有梅县松口铜琶村神秘的世德堂世德堂的神秘,在于从外面看似是普通的客家围龙屋,但走进内中,才发现很像皇宫!它确实是皇宫,是隐藏在乡间的特殊行宫,是一个流亡政府的中枢!它是明末东宫侍讲、翰林学士李士淳为太子朱慈烺建的行宫,是明王朝正统的最后足迹,也是大汉王朝最后的背影!岁月可以使青山变老,大海易地,却难以尘封不屈的精神!发可辫,膝或屈,但大汉民族的灵魂是不屈的!600多年来,平远仁居一带,每年农历十月十六都要举行隆重祭祀的相公会,敲锣打鼓到相公庙把三位相公爷的画像请出来,然后在整个村内巡回一圈,像过年一样张灯结彩,备上三牲祭品待三位相公爷画像光临时烧香燃烛,放鞭炮进行祭祀,完毕后将画像送回相公庙。这三位相公便是南宋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相公爷庙有联:“忆尊神,抗敌御侮,忠贞报国光青史;怀英哲,除凶攘寇,节烈成仁仰高风”。另一副楹联:“纪念忠臣须肃敬;缅怀祖德应真诚”。梅州客家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纪念太阳生日的“太阳节”,农历三月十九,每家每户要将事前备好的猪肉、鱼、鸡、果品和客家人自己酿制的娘酒,放在对着太阳出来的方向敬奉,并要烧用纸扎成的太阳帽,口诵“太阳经”,其中一句是“太阳三月十九生”。三月十九是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的日子!这个节日的诞生地就在世德堂。明太子朱慈烺是否流亡梅州,正史没有记载。但松口人代代相传:松口女孩漂亮,是因为太子带过来的嫔妃宫女的基因!松口客家话好听,有官音味,是因为当时随太子来的北方官员的原因。史册或传说可能在岁月的激荡中会色彩变换,但世德堂内的老井却似乎以斑驳的印痕,忠实铭记着客家人幽深的家国情怀!





(二)



世德堂位于松口铜琶村下店,梅江与松源河交汇处。建于1645年,崇祯皇帝自缢的第二年。世德堂其实是个建筑群,由正堂屋、花园楼、仁寿楼、源远楼等九座主体建筑构成,总体格局是以正堂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2个水井、36个厅堂、72个天井、299个房间。99历来是皇家规制!


世德堂正屋建筑格局为三堂二横一花胎,外形上与普通的民居没什么大区别。但仔细看看,首先围墙很奇特!客家民居一般门前是池塘,大多没有围墙,若有,那也是按风水的要求挡煞气,围墙的高度都比正堂的主屋低,而且围墙开门的位置是在正堂门方向的侧面,门前没有台阶。但世德堂的围墙高于主屋且门开在与主屋同一中轴线上,门前还设有七个台阶。很显然,高大的围墙是遮挡外人的视线,七级台阶提醒进来人注意里面的威严!主屋大门两侧嵌刻李士淳亲笔书写的对联:保世滋太;明德惟馨。这又很奇怪,按客家规矩,李姓的堂联应该是:犹龙世泽;旋马家声。这已经明确告诉人们:这不是李家堂屋!而对联的上下联第一个字合起来即“保明”,上联“保世滋太”语意相当直白,敬示“太子在此”。


正堂分上、中、下三堂,三个正堂的屋顶,都用斗拱封闭起来,形成“三堂不见瓦”的格局,斗拱瓦桁梁下的蓝条红底和两侧墙面的方条装饰显然是皇宫大殿的风格。下堂和中堂之间的天井中间是一条石甬道,这也是客家普通民居建筑所没有的。正堂堂中四根直径约四十厘米的红柱直顶梁上金杠,金杠四周镂刻十八只形态迥异的仙鹤,此意显然是全国十八省朝拜天子。前后金杠之间架有木制天桥(俗称仙人桥),上镂刻金色双龙戏珠。必须强调:龙饰是皇家专用的!僭越乃灭门之罪。正堂两边是二十多间厢屋,客家称横屋,以中轴线对称分布。这很可能是守护宅院的卫兵的住所。这样,正堂屋就是李士淳率人保护太子和官员议事的地方。横屋后面的花胎有七棵荔枝树(现存三棵),与半月形的花胎形成“七星伴月”的格局。客家围龙屋的花胎寓生育功能,多铺鹅卵石,一般很少种树,要种也多是松树梓树,意为多子。但这里种荔枝树,显然是因为荔枝树冠宽大,可以遮掩围墙后面隐藏的玄机!


▲世德堂建筑群之花园楼部分外观


花园楼的后面是面朝松源河背依炮楼的源远楼。这真是一个缩小版的皇宫大殿!这是预备给太子登基的地方,楼上可能是太子的居所。奇特的是正中两个楼梯的第七个台阶不但是向外倾斜的,而且还是活动的。不知内情的人踩上会摔到!这是对上面主人的精心防卫。大门朝向松源河码头,预备太子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逃脱。而后面十个炮楼的开口方向正对码头,和不远处元魁塔遥相呼应,形成严密的防护系统。





(三)



李士淳,字二何,明万历十三年(1585)生于梅县松口洋坑村祥安围。万历三十七年广东乡试解元,崇祯元年(1628)会魁进士。选任山西省翼城知县,任上捐俸银建翔山书院,亲为讲学,翼城文风遂大振,被人誉为“岭南夫子”。因其政绩卓著,被荐贤授翰林院编修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充东宫侍讲。在朝建言甄别群臣,优擢劣汰。


崇祯皇帝自杀前安排皇长子太子朱慈烺(1629年2月生)、三子永王朱慈炯、四子定王朱慈炤逃亡。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后,三个皇子很快就被搜出。李自成率大军出征吴三桂,朱慈烺兄弟也被带着,作为制约吴三桂的筹码。李自成败退,弃北京城西撤,仍裹挟着太子及两皇子。途中,农民军在追兵和明朝地方势力的打击下,自顾不暇,朱慈烺兄弟三人逃脱,下落不明。《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载:“京师陷,贼获太子,伪封宋王。及贼败西走,太子不知所终”。据彭孙贻《流寇志》和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记载:大顺军三月十八日进北京后,李士淳被羁押在刘宗敏军营。据有关记载,太子朱慈烺也关押在此。羁押期间,李士淳曾遭受夹刑四次。大顺军仓皇西撤,李士淳从牢中逃出“匍匐归里”。可以肯定,他不可能置太子不管,而救太子只有一条路:携主南归。但在南归的路上,李士淳被南明小朝廷刑部定为“被囚偷息生还”,要求回乡待罪。南明内部的权力斗争,加上清兵南下的紧逼形势,在当时这两股势力汹汹来袭的凶险局面下,他携太子归里必须绝对保密!据当地人讲,当时李士淳携太子初到松口,先在松源河溪南秘密筑一简易行宫,对外称书院。院前有一桥,太子登岸经过,叫灯笼桥,因为太子是储君,实是登龙桥。


从私人史志和李士淳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回乡后,与哥哥李匪何及赖其肖、罗万杰、谢志汴等志土,想学郭子仪灵宝扶太子李亨登基中兴大唐那样,秘密策划在松口起兵,扶持太子登基,然后号召各路勤王之师,恢复大明江山。他的两个侄子是富商,亦鼎力支持。这就是世德堂短时间建起来的背景,否则,那么大规模的建筑在粤东山区没有十几年是不可能建成的。


李士淳当时诗云“国事于今成缺陷,家人从此愧团圆”。他要先国后家。他认为阴那山是块福地,山高林莽,易藏难攻,遂把阴那山圣寿寺改名“紫殿”,立崇祯皇帝牌位,早晚叩首参拜,并亲撰殿中楹联:“黄鹤楼上,物换星移,但留水碧山青,再至吕仙逢旧主;白鹤洞中,春回秋去,又见花开子结,重来学士认前身”。从联语中可以看出他匡扶社稷复国报主的誓念。但未等及他筹划部署,清兵迅速南下,逼近粤东。李士淳劝太子暂在寺中出家隐藏,法号“奯山”(奯,音豁。上为“大”,下为“岁”;空大也,又目动也。)清兵入粤后,为防万一,李士淳安排人保护太子和尚逃往交趾(今越南)。传说太子后来圆寂于羊城报国寺,其徒孙真愧和尚将其骸骨偷带回梅州葬于东郊祥云庵侧。大明王朝是和尚建国(朱元璋)、和尚去国(传说建文帝出家、最后的太子也出家),而且还出了位绝世艺僧八大山人!


不久福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封李士淳为詹事府詹事,命其练兵筹饷。李士淳与儿子李梗、李梓等在梅州各地向大户募捐钱粮募集乡兵,在交通要道松口拦河抽税,钱粮全部上交朝廷。当时兵科给事中张家玉赠诗赞曰:“灞上劳军如见郭,关中转饷不推萧”。李士淳还命各乡设站接待流亡官员和遗民志士。1646年3月,清兵攻入潮梅,李士淳遁入阴那山。后欲配合潮州总兵郝尚久的反清归明,但很快清兵屠潮州,死10万人。李士淳在阴那山口小歇石上题诗:

铁桥过去便桃源,石上题诗不记年。

寄语中原车马客,风尘暂此一停鞭。



后清政府几次征召他出山,坚持不就。有“南山秀色喜长在,北阙征书英再来”之誓言。后修撰《程乡县志》并作序,署名为“顺治甲午前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邑人李士淳撰”。再次申明他的明遗民立场!


李士淳的同宗侄儿、丙村堡人李文古,是梅州地区的知名的民间文化怪人。据传一次李士淳在阴那山邀集李文古及诗友饮酒,席间行酒令,规定:第一句是一个物件,第二句是一个古人名,第三句是官话,第四句是设问,第五句是回答,要用《千家诗》中的一句。酒令不合格者要罚酒三杯。李士淳首先念酒令,说:“我有一张床,送给张子房。张子房不要,为什么不要?春色恼人眠不得。”张良乃运筹帷幄立汉三百多年的大功臣,此句明显想自誉。末句暗喻自己处于国事混乱的烦躁心情。李文古念道:“我有一双靴,送给李二何。”在座者一听都说:“差矣!李二何是现在人,你违反规定,罚酒三杯”。李文古笑道:“李二何是明朝进士,现在是清朝了,他算不算古人?”众人无言以对。李文古继续念:“李二何不要,为什么不要?清明时节两纷纷。”他故意把千家诗的“雨纷纷”改成两纷纷,这个清明时节就变成明清交替之时节,形象地描述了李二何当时的心境,众人叹服。李文古举起酒杯说:“阿叔,要尽盅啊!”话里有话又说:“老叔虽不能尽盅,但我好得好。”这第一个“好”指爱好,与“孝”谐音,暗寓李士淳没有为明王朝舍身尽忠,但在家却尽孝。康熙四年,李士淳临终赋诗:

报国扶倾事隐微,摧心残局竟全非。

如何当世悠悠口,不谅高山赋采薇。

此诗再一次道出他复国未就的痛憾和世德堂的秘密!



▲从源远楼阁楼眺望远方



(四)



中华汉族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壮大的族,夏、商、楚、闽、越、巴、蜀等等都在其中。连曾经战斗的对手犬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等也融入其中。我们也许只知道他的源头——炎黄,已经没有人敢说他是纯正的汉族人。“汉族”这个词也是因为汉朝尤其是武帝时期的强大才被后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作为人类最大的民族,它不是一个血统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包涵的是曾经先进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是“声教迄于四海”的磅礴气派,是黄河母亲和中原故土。


人类历史,曾经多少个民族强大扩张,然后霸权消亡!像中华汉族这样数度兴盛延续发展的民族是绝无仅有的!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认为:中国有两套政治学说,一套是国家主义的政治学说,一套则是大同主义的政治学说。正是因为悠久的超越国家的大同胸怀,才成就汉文化恢宏的气度和怀化的特质!礼乐文明、孔孟之道是汉文化恢宏大度的表现,怀化则是汉民族发展壮大的主要依据。怀化的基础是宏大的农耕文明!吐蕃曾经一度占领唐长安,但很快撤军,因为他们面对强大文明知道自己无法操纵。而元清两朝,在入主中原以前就开始汉化。中华汉族有持久的包容、容忍性,这种特性也是在不断的国难中锻炼出来的。



可以说,国难造就了民族的包容性和坚韧性!外族如果接受汉文化文明统治,也可容忍共处。但野蛮毁坏,他们会拼死抵抗并最终驱逐!蒙古铁骑向西扫荡西亚和欧洲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然而向南征服文弱的南宋却步步难进;清兵入关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这也就是汉文化“威武不屈”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另一面。国难中义士忠烈捍卫的不仅是他们的皇朝、国家,更重要的是他们立身的文化!汉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在宋代由关学提升到人类文化的层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形成汉文化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客家民系千多年不断迁徙,跨海越洋,始终坚持与当地人和睦共处,但他们也始终不放弃客家话,因为客家话是他们的汉族认知!希特勒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发展,军事优势是暂时的,制度文明和文化基础是永恒的。让我们记住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54年演讲的一句话:“制度,没有传统的支持,往往适得其反。”


▲松口世德堂建筑群俯瞰图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客家圈综合资讯平台

南粤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活媒体平台、分享、收集热点新闻事件,为小伙伴们带来最实用的生活资讯!

线上线下 欢迎合作,图片确保清晰
请用附件发到
联络邮件:kejiaquan@139.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