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傩舞——汉民族最后的遗存

2015-12-06 张顺灵 欧进晴 客家圈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客家圈”关注!加微信公众号:kejiaquan有更多内参文章哦!


客家傩舞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邪镇魔的一种巫舞,经长期传承发展已渐渐从单纯驱邪向娱乐方面转变,并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于傩舞的历史悠久,流传于民间的渐少,故被视为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活化石。





在客家祖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古老的艺术瑰宝,傩舞即是其中之一。最早传入三明境域的傩舞当数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

建宁客家傩舞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十五日,大源村的傩舞队都要在本村跳傩。出游踩街时,前面由两人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敲击前引,后面就是傩面队伍,成纵队偶数排列,每人头戴傩面、赤膞,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一面小鼓,作敲击跳跃前行,最后是戒尺队伍,手持两根戒尺前行,压阵的民乐队吹奏着“大开门”、“红绣鞋”、“夜不宿”等曲牌。伴随着“各、各、各”“咚、咚、咚”鼓点乐曲,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舞姿粗犷,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觉。

广东丰顺县欧进晴先生说:“傩舞现已演变成为祈盼风调雨顺、灾害不生、五谷丰登、世道安宁的活动。傩舞属巫文化,自西晋‘永嘉之乱’始,随中原汉人陆续大量南迁,中原文化亦随之入南方,南北文化的长期相互融合,至今留下了许多巫文化积淀。”


  傩舞--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或“大傩”,农村也叫做“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散地迎接。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把年节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引用。

欧先生继续讲解“就福建省而言,如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的跳傩、青水畲族乡畲民的‘打傩’、清流建国前的‘驱瘟神’、永安贡川的‘烧瘟船’等,傩舞亦是其中之一。”


  清流县长校乡李家村的“舞大鬼”,亦叫五经魁,它的产生也是受傩舞影响所至。大约明正德年间,清流县长校乡的船冈村(今长校乡李家村)有个老伯叫李得保,受孙子们拜年的面具、红布条上吉祥语的启发,制作了“雷公”、“魁星”、“判官”、“天官”、“将军”等五个面具,并教孙子们跳舞,几经完善,创作了延传至今的“五经魁”傩舞。


  傩舞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邪镇魔的一种巫舞,经长期传承发展已渐渐从单纯驱邪向娱乐方面转变,并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于傩舞的历史悠久,流传于民间的渐少,故被视为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活化石。




  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的傩舞的起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清道光二年(1882年)。建宁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万物枯萎,虫害肆虐。眼看就要绝收了,当朝的政府也拿不出什么抗旱的上策,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忧心如焚,为避免粮食绝收,许多村民便自发集资组织一支“乞神保收”的民间鼓乐队来求神降雨,祈盼五谷丰收,当时的民间艺人就结合人们这一心态,创作了一种符合人们求神降雨这一活动特点的民间舞蹈--傩舞,并一直流传至今。

  傩舞的表演形式是以大众组合而成,有一支引人注目的扮相舞蹈队。先由一人扮观音娘娘在前面引路,接着是六位男子以六种各具特色的扮相边舞边击鼓,他们的面具上分别有代表双、福、禄、寿、喜、金六位神仙的标记。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毯”即“平坦、平安”之意;“鼓”与“谷”同有,为“五谷丰登”之意。其舞蹈动作原始古朴,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也穿插翻滚。叠罗汉、排字等动作,在锣鼓的强烈节奉中展现出租犷凶悍的雄姿。后面是一男子扛百家伞,百家伞意为赐百家福。百家伞是客家的姑娘和新媳妇缝合而成,布条上均写上或绣上各家户主的名字和吉祥词。百家伞,撑伞者应随着乐曲不停地转动伞,并回旋、跳跃,表演出各种舞蹈动作。随后是器乐队,乐器以唢呐、笛子为主调,吹奏的多是《五谷祭》。最后是助威或看热闹的村民。每年正月期间,表演“五经魁”成为本村及附近村庄盛会佳期的活动项目之一,深受村民喜爱。1993年,“中国建莲节”文艺踩街时,溪源乡的傩舞队登场演出,一展天姿优雅,使外宾们倍感新鲜,并受到一致的好评。


  “三明市各地仅存少数的傩舞,自然也是一项传统的文化遗产,现在极待抢救和保护,旨在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使之不至失传。”


  傩舞的风俗,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和“地方戏”。至今,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丰、吉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

大源傩舞,至今还保留着一种3000年以前殷商时期的原始傩舞。这种民间舞蹈古朴神秘、粗犷奔放,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

  原始的傩舞,头戴假面具,脑后扎红布,穿固定服饰,配以敲击器,舞姿夸张奔放,但没有故事情节和词曲说唱。先秦时代,这种巫术驱疫仪式已很盛行,至汉,宫廷傩舞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被宫廷新舞曲唱所代替。而民间傩舞则向有情节内容、有词曲说唱的戏曲形式发展为“傩戏”。后来,傩戏也日趋消亡。

  泰宁作为古越族先民傩文化的遗存,傩舞主要分布在城关、新桥、上青、朱口等乡镇,种类又分为文神、武神、扁担神、孛仔架等几种。文神稳重,武神刚劲,扁担神威风,孛仔架活跃。手持道具多用尺板、木鱼、小扁鼓、小铜锣等,在行进中边敲边舞,队形变换多样,并时有穿插、翻跃、叠罗汉等表演,令人情绪激昂。

  大源的傩舞,也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傩舞队以纵队排列,最前面由两人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敲击为前引;紧随其后的是以两人为一组排列,人数可多可少,8、16、22人不等,每人头戴一个面具,赤裸胳膊,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一面绘上太极图案的小鼓和一根鼓槌,敲击跳跃前行;其后是四人抬的塑像,再后面为戒尺队伍,人数亦可多可少。最后是锣鼓(武乐)、丝竹(文乐)队伍。武乐有两人抬大鼓一面,一人击鼓,两人击锣,两人击大钹,两人击小锣;文乐有笛、唢呐、二胡、京胡等,所奏乐曲主要有“大开门”“红锈鞋”“夜不宿”等曲牌。傩舞队面具凶煞,舞姿粗犷,鼓声震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受。


南丰客家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研究,1996年,江西南丰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傩舞)之乡”。日前,南丰傩舞又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浦北客家傩舞传承了中原汉民族傩文化的优秀传统,也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和风俗,聚集了客家的人文精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艺术表现形式,挤身汉民族大文化之中。


客家傩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内容大致有“开擅”、“扯大红”、“跳三师”、“拜四师”、“舞五雷”、“五雷灭妖”、“庆丰收”等。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评论网》珠江文化》客家研究》浦北客家傩舞








客家圈综合资讯平台

南粤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活媒体平台、分享、收集热点新闻事件,为小伙伴们带来最实用的生活资讯!

线上线下 欢迎合作,图片确保清晰
请用附件发到
联络邮件:kejiaquan@139.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