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布 | 第六届华宇艺术论坛主题和日程

HYA ArtSanya 2024-04-15



第六届华宇艺术论坛

再无二手之神?

——媒介技术的可能与潜能


论坛策划:杨北辰

日期:2021.12.05(周日) 

时间:9:30--17:00


地点: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海南三亚



因此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发现自己直接面对着

经验本身

一个无可辩驳的先验的

智慧的预知未来的能力

伴随着内部驱动力

不断求索

——巴克敏斯特·富勒

 

在1968年出版的《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中刊载了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一首短诗,名为《再无二手之神》(No More Secondhand God)。同样,在这本划时代图录的内封上其主编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也写到:“我们就是神,或许真的无所不能。”毫无疑问,那是个洋溢着“主人”精神的时代,人类在新的技术革命中似乎找到了个体生命解放的可能以及彼此连接的新形式,整个世界仿佛一个正在等待被录入与读取的巨型信息系统,有待被重新观察、设计与整理。时至今日,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部分实现了富勒的梦想,然而一切反而化作了疑问:我们是否已成为“真神”?抑或是在不断迭代的技术演进中愈发丧失了主体性领地?以及,在一个“去人类中心主义”已渐成普遍共识的今天,富勒所言及的经验向先验的乌托邦转向到底能否发生?在“神”和“用户”之间,我们何以自处?

 

今年的华宇艺术论坛集结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与艺术家,他们将共同讨论与展望媒介技术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戴锦华老师作为今年的特邀主题发言人将会带来名为《媒介·幽灵或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主体形态》的演讲,其中不乏关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概念“元宇宙”的严肃思考。整个论坛分为三个部分:“不同的元宇宙:从后人类到工业党”“尺度作为媒介:空气,基础设施与地层”以及“另类媒介:无法规约的实践”。我们期待这场论坛就如同富勒所发明的穹窿结构(dome)一般,能够催生出一个短暂的共同体时刻,在相互的分享与交流中尝试去描述复杂而多元的媒介技术的宇宙。

——杨北辰




巴克明斯特·富勒,《曼哈顿上空的穹窿》,1961



 日程安排 


9:30-9:40

主办方致欢迎辞


9:40-9:45

论坛策划人发言


 特邀主题发言人


9:45-10:35

戴锦华

媒介·幽灵与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主体形态



part i: 不同的元宇宙:从后人类到工业党  


10:35-10:55  

杨宸

献给智人的花束——文码、药与后人类主义


10:55-11:10   
茶歇

11:10-11:30   
车致新
媒介与触摸:电影、游戏、VR/元宇宙

11:30-11:50  
 赵文
“工业异托邦”的历史镜像

11:50-12:10 
 龙星如
回应

12:10-13:10   

午餐


 

part ii: 尺度作为媒介:空气,基础设施与地层



13:10-13:30   

蔡艺璇

大气建筑:天气控制、自动飞行与无线电通讯的平行史


13:30-13:50 

  谭峥

后都市语境的基础设施与空间


13:50-14:10   

杨北辰

岩层机与地质影像


14:10-14:30 

  车致新

回应


14:30-14:40 

  茶歇


 

part iii: 另类媒介:无法规约的实践


14:40-15:00 

 易莲媛

天气作为媒介:农谚收集、农村气象学调查与人工降雨


15:00-15:20   

刘窗

控制论和催眠术


15:20-15:40   

周蓬岸

像业余者那样自信:我们该如何面对技术


15:40-16:00 

  王洪喆

回应


16:00-16:10   

茶歇


16:10-17:00   

集体讨论




 讲题摘要 


戴锦华《媒介·幽灵与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主体形态》


   讲者拟从风靡一时的“元宇宙”概念切入,讨论数码媒介、物质性、身体、沉浸等论题中“幽灵”的在场;由此引申到对新技术时代主体形态之在场的探询,进而尝试追问:今日世界,主体是否仍必须?是否仍可能?如果说主体已碎裂为诸种幽灵性的闪现和瞬移,那么今日世界如何安放个体生命?



杨宸《献给智人的花束——文码、药与后人类主义》


   什么是后人类?什么是后人类状况?什么后人类主义?这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愈发现实和迫切的问题。本次演讲试图从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切入后人类主义理论。通过斯蒂格勒对人的技术性延异、德里达的药学以及远程技术媒介(今日以元宇宙为甚)的幽灵化与幽灵性的讨论,澄清后人类主义理论的相关问题。在此意义上可指明,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亦是献给智人的花束。



车致新《媒介与触摸:电影、游戏、VR、元宇宙》


   沿着基特勒的媒介谱系学足迹,我们在19世纪末以降的媒介技术变革中可以发现媒介与触摸关系的三次关键“断裂”。首先是“电影”的出现:正如滨口龙介的片名,电影(银幕)是“触不到的肌肤”,正是触觉的完全缺席造就了电影艺术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麦茨、穆尔维等电影理论家才可以使用关于欲望与想象的精神分析话语对“电影”进行的理论化。而“电子游戏”的出现则标志着第二次范式转型:虽然从视觉角度看,游戏的外界面依旧是一个和“电影”相同的二维矩形屏幕,但是通过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与手柄或键鼠的交互,电子游戏第一次将触觉引入了叙事。而VR技术(或以VR为界面的“元宇宙”想象)在近年来的发展则意味着一次新的媒介革命:无论是手柄自身从“3dof”到“6dof”的演进,还是诸如手势、全身动捕、力反馈服装等“后手柄”时代的技术探索,使得用户的触觉交互在VR或“元宇宙”中再次升维,在其中或许蕴含了我们尚未充分发掘的历史可能性。



赵文《“工业异托邦”的历史镜像》


   21世纪的中文网文的参与者们在军工、经济运作、科技、能源、材料等题材中分别进行叙事实验,网络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文”,这些产业文的作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性的行业知识,穿越回某个“成问题”的历史节点,重新“复盘”具体行业的典型困境,以专业方式在“过去的危机”节点上扳开历史的实际轨道。文字是现实观念的反映,“工业文”或“产业文”不仅是关于历史的乌托邦想象,更是某种元宇宙的异托邦建构。



蔡艺璇《大气建筑:天气控制、自动飞行与无线电通讯的平行史》


    云层中过量的碳物质,与云端过量的信息相仿,都以肉眼不可见的细微,和覆盖全球的宏大尺度,构建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如莫顿所提出的超物体(Hyper Object),它循环和代谢的周期远超生命的尺度,对人类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John Durham Peters在其著作《奇云》中谈到:环境即是媒介,200年前当人们谈及媒介时,指的仍是金木水火土等自然媒介,而如今重新组织生态秩序的已是(数字)技术媒介。从地表到平流层,以及广袤的宇宙之间,不仅充满了飞鸟与尘埃,雷电与风雨,还有无线电波占据的频段空间,飞行器所在的不同领空,Space X星链计划以及流产的Google Loon全球Wi-fi计划......全球变暖下的碳物质及太阳辐射管理,也需要依托自动化飞机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人类对天气控制的渴望,来源于对不可控环境的忧惧,以及对自身脆弱的迟疑。通过改造陆地、海洋和天空来扩大宜居环境,贯穿了整个工业化和殖民主义历史;天气控制的历史,也和自动化飞行、无线电通讯构成一段平行史。我们对天空的发问,亦是对“权利与控制,自由与生存”的提问。



谭峥《后都市语境的基础设施与伦理》


   “后都市”(post-metropolis)是洛杉矶学派的城市主义学者所主张的当代城市发展描述,即全球主要城市在20世纪中的快进式的基础设施大发展后,经历了“非城非乡”的中间景观过渡,陷入了每一个角落都被卷入全球生产与消费体系的极限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工程基础设施)与它的社会衍生机构(社会基础设施)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既有的上一个机器时代的基础设施正被抛离社会舞台,另一些新涌现的媒介、终端与界面以更亲和的面目占据了日常生活,与当代人群形成了新的空间行为与表达的协议。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研究者与赋形者将以怎样的方法与视角介入基础设施所构成的新空间,并为这个过程赋予怎样的人文主义内涵与形式伦理?



杨北辰《岩层机与地质影像》


    地质学往往将地球视为一个巨型的岩层机(the strata machine),其以一种极为缓慢的深度时间的节奏运作着,并透过各种物质事件与特征标记着自身——也许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视为某种特殊的“慢镜头”,地球因此被化约为一场特殊的“地质电影”。本发言将聚焦于一种新型的理解影像的方式,其以地质结构的生成与变化去对应运动影像的发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诸如岩石、矿物与金属皆成为了电影化的因素,并催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叙事模型与审美形式。透过若干艺术家与电影人的案例,我将解析这种地质影像在行星尺度上如何创造出一种新的媒介自然,以及以何种方式实现了一种极致物质化的影像表达。



易莲媛《天气作为媒介:农谚收集、农村气象学调查与人工降雨》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内在动力之一是在有限的技术与资本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即结束“靠天吃饭”的固有状态。其中,既包括了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了对作为“天”本身的天气的检测与改造。在农业谚语收集、大规模农业气象学调查与人工降雨的活动中,原本作为“自然”的天气,成为可以检测和改造的对象,而其中也蕴含着对改造自然的主体—即运动中的社会主义主体的要求。



刘窗《控制论和催眠术》


    古代的催眠术有千年历史,在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古籍中都有迹可寻,另外在一些少数族裔保存至今的传统仪式——例如萨满仪式中也大量存在,而现代意义上的催眠术则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至十九世纪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后经过一系列的起起落落,比较有名的譬如三十年代的上海灵学会,在鼎盛时期号称有八万学员,使得上海成为当时的催眠之都,又例如革命党人陶成章在1905年因“中国人迷信最深,乃约陈大齐在东京学习催眠术,籍催眠为革命之手段”;另有钱穆年轻时曾与友人朱怀天以函授学习此术,认为它与传统静坐类似,等等,讲者试图从大众科学的角度来检视近代中国的技术转型,以及从身体的角度来谈电与气这一现代与传统的观念转换以及它与后来的控制论之间的关系。



周蓬岸《像业余者那样自信:我们该如何面对技术》


     在2021年秋季的“数字媒体的实验考古”课上,我和学生们call响了BB机,打通了小灵通,我不禁要问,如果20年后的年轻人从垃圾堆里捡到一个今天的5G基站,他们还有信心让它重新运作吗?那些基于今天的技术手段所作的作品,届时是否仍然可以访问?

    对于数字艺术策展人和新媒体艺术家来说,数字保存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新技术的寿命和可用性将比任何以往的许多媒介都短,而“存储”则会是最不可靠的保存方式之一。

    业余者们以更加有效的实践对此做出了回应:基于模拟和重制的扩增式(proliferative)保存成果已经超越了专业人士。在数字保存领域中,超过90%的模拟器由爱好者所开发,并让诸多已经消失的数字媒体的生命得已延续。“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亦是发源于作为爱好者的实践。

   不仅如此,如何在不参与每一项技术的情况下可信地谈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文研究者提出的一项严峻挑战。而业余者的实践方式,则是让非从业者在营销话术和专利保护层层包裹下的科技行业之外能够快速理解技术本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艺术创作中对技术的错用(misuse),也要求创作者能够穿透“用户”的角色,展现自己超越于某项技术原始开发者的理解和自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嘉宾 



戴锦华

文化研究者,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研究。



杨宸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在读,文化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幻文学、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日本ACG文化、后人类主义理论、电影与媒介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等。论文和文章见于《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化研究》、《ARTFORUM中文网》。



车致新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雅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访问学者,目前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批判理论、媒介理论与文化研究。著有《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译有《高雅好莱坞:从娱乐到艺术》(译林出版社,2020)。



赵文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批评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及文学批评思想史,同时进行学术文献的翻译及相关研究。代表论文有:《在马克思之后阅读斯宾诺莎:诸众政治是否可能?》、《可述与可见——福柯的艺术装置之思》、《症状阅读、事件与图像学——略谈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图像知识”》、《从乌托邦到诸众的创造——新艺术的生命政治》等。译著有:《福柯:其思其人》、《无目的的手段》、《斯宾诺莎与政治》、《灵长类视觉》、《野蛮的反常:斯宾诺莎那里的权力与力量》等。



龙星如

策展人,写作者,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环境的心理地理。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等。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等。



蔡艺璇

独立策展人,创作者,研究性艺术组织Conversazione(CVSZ)创始人。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系,现工作于MAD建筑事务所。创作领域涉及建筑设计、短片电影和实验剧场,致力于探索生态气候、媒体技术与空间政治等跨学科议题。展览“齐物生息:堆栈地貌中的自然系统变动”进入2020OCAT研究性展览。展览“振动的云层”获设计策展计划策展人奖,并在设计互联展出。


谭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全英语课程负责人,青年建筑评论家与城市研究学者,彼都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与城市设计博士,密歇根大学(UMich)建筑学科学硕士,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职业人士(LEED AP)。长期从事基于基础设施视角的城市形态发展史、建筑批评与社会学研究等,同时进行建筑与社区更新设计,其创意作品曾展出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韩国首尔建筑与城市双年展与上海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专题展。近期出版著作《邻里范式:技术与文化视野中的城市建筑学》、合著《现代意匠》等。


杨北辰

博士,策展人,当代艺术与影像研究者。他目前是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思想委员会(Thought Council)的成员,并同时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与《艺术论坛》 (Artforum)中文网特约编辑。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侧重于当代运动影像理论、媒体考古学、技术&生态与新物质主义领域。其策展实践与跨领域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曾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杜塞尔多夫)、“在地宇宙”(乔空间,上海)、“微纪元”(Nationalgalerie,柏林)、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广东美术馆,广州)等;并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连续主持了三个研究性展览:“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以及“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近期项目包括“牛皮纸包裹的月亮”(Prada荣宅,上海)。他亦曾为艺术家曹斐、奥玛·法斯特、劳拉·普罗沃斯特、何子彦等艺术家撰写过展览图录文章。他的个人学术专著 《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易莲媛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主要研究领域为跨境媒介工业、群众科学。


刘窗

1978年生于湖北天门,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他的作品包括移动影像、雕塑、现成品和装置。刘窗的作品通常将长时段历史和生态弧线结合起来进行想象,追踪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转型。他编织了连接微观和宏观、过去和现在、虚构和现实的叙事,探讨了自然、传统、人口、尖端技术和社会经济体系的巨大而复杂的变化如何影响个人以及他们与整个世界的接触。他最近参加的展览包括有: 第十一届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首尔市立美术馆(2021);第三届广州移动影像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21);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2020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2020);第五届达卡艺术峰会,达卡,孟加拉国(2020);第五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叶卡捷琳堡(2019);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台中(2019);第66届柏林电影节,柏林(2016);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第十届光州双年展, 光州(2014);第一届新美术馆三年展,新美术馆,纽约(2009)。


周蓬岸

数字媒体研究者,“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站长。曾经是2000年代活跃于早期移动互联网社群的独立开发者,并在加拿大从事多年软件开发工作。从2016年起,他开始探索技术文化社群,特别是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和演示场景(Demoscene)中的文现象,并尝试探索这些文化现象与当代艺术的交互影响。他的创作擅长于将老式电子媒介和现代编程工具进行结合,创造出“视旧如新”的独特体验。



王洪喆

出生于辽宁鞍山,媒介史学者,北京大学教师。






关于


“华宇青年奖”发起于2013年,是由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并为新一代艺术工作者建立艺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的平台。


华宇集团创立于1989年,是以商业地产为战略主导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通过“华宇青年奖”这一大型公益项目,华宇集团积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