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东北经济还有救吗?

2017-12-11 时代伯乐

来源: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作者:宁南山


最近两三年,关于东北经济的话题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这篇文章,肯定会给大家一些正能量,如果我们跳出2014年以来的东北经济失速的小规律,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看待,就能更清楚的看清我国东北未来的前景。

我之前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一文中写过,看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文明的未来,就是看他的产业和人口发展。如果这个国家各种新产业在不断诞生和发展,同时人口又在平稳增长,那么这个国家肯定是有未来的。

我们以新产业为例,我们把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新公司称为独角兽,他们一定是在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新,才会在众多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这个世界上哪些国家诞生了最多的独角兽公司呢?只有三个:中国,美国和其他。

美国创投机构CB Insights在2017年9月发布的报告,全球214家独角兽企业,中国+美国占了80%。中美以外的国家,独角兽企业总共才四十家左右,其中印度仅次于中美,有8家,排世界第三,但是和中美远远不是一个量级。

从新产业独角兽公司的诞生,我们就知道地球上谁有前途了。

事实上,2016年全球GDP的增量趋势和独角兽公司的比例简直一模一样。

如果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016年GDP的增量,中美加起来占了全球接近60%,印度的GDP增量全球第三,但是和中美不是一个量级。是不是发现这和独角兽公司的比例呈现出同样的规律?新产业的出现和GDP的增量出现了高度相似的同步。

今天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下东北经济的未来,以及国家目前是如何应对东北经济增速下行的。

关于东北经济发展,网上各种声音太多,

第一个是“过度渲染东北衰落论”,我在之前文章就写过,东北经济增速下行要客观的看,不要过度悲观。

1:东北的衰落是指在国内,放到国际上一比,即使在现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是很快的速度。

2016年东三省经济总量换成美元的话,大约7700亿美元,放到世界比一比,可以在全球排第19位,而在1980年,东三省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只能排在第51位。

即使是在2016年辽宁负增长的情况下,东三省加起来总体增速也有大概3-4%, 和全球经济20强中相比,不算中国整体的话,只比印度和印尼慢,也即是说还是在不断进步。

2017年,随着辽宁省经济增速转为正增长,东三省总体经济增速呈现加快趋势。

实际上,辽宁2016年的负增长只是因为大挤水分的结果,其实各种数据表明辽宁去年增长仍然为正数,例如2016年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6%。

中国无论哪个地方的人,现在出国都会明显感受到,国外和国内的差距在大幅缩小,以前出国的所谓“震撼教育”现在出国基本上越来越少遇到了,甚至很多国内已经抢先在体验的生活国外现在还没有。

2:东北在国内的衰落其实是指黑龙江和辽宁,吉林省并没有衰落,1980年吉林人均GDP全国第12位,1996年变成全国第13位,到了2016年又进步到全国第12位。大幅度后退的是黑龙江和辽宁。所以说东三省衰落,请加个括号(吉林除外)。

2016年吉林经济增长6.9%,和全国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并没有掉队。

如果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吉林就表现好呢?说白了还是产业结构布局优于辽黑,当然这不代表吉林经济没有隐忧,本文后面会讲。

3:所谓的衰落其实是指经济增速放缓,东北仍然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需要提升的是进步速度。

我们就以简单的汽车保有量为例子,东三省都在快速的跨入汽车时代,

2016年辽宁GDP挤水分,所以经济表现负增长,但是从各种指标看实际上去年肯定是正增长,只是把以前多年积累的水分一起挤干了,在GDP数字上是负增长而已。

辽宁省,2016年个人汽车保有量55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8%。

吉林省,2016年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317.61万辆,增长13.6%

黑龙江省,2016年全省个人汽车总数达到34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0.3%

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私人汽车保有量到2016年底已经超过1200万辆,常住人口4377.8万+2733万+3799.2万=1.09亿人,按照全国家庭平均3.1人计算,家庭汽车普及率达到34.8%以上,辽宁省更是达到了40%,

即使考虑一个家庭有两辆车的情况,东三省家庭汽车普及率2016年底也有30%左右。

按照目前的增速,2025年大部分东北地区家庭将跨入汽车时代。

当然,我们同时可以看到,2016年三个省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速虽然都在10%以上,但是均比不上全国平均15%的增速,所以需要提升的是速度,我们要承认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的现实,但是也不要过度悲观。

东北在国内相对地位的确在下降,是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造成的,但是还远远说不上贫困,

东三省城市化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汽车普及率,人均寿命在内的发展水平指标仍然比大部分中西部地区要好,真正贫困的地区和人口,你是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的,反过来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他们。

过度唱衰东北,会在心理上干扰人们的客观判断,不要说中西部地区,就是在广东,也有大把地市发展水平不如东北,

广东北部有个市叫韶关,296万人口,人均GDP只有6231美元,只有东三省人均的70%多点,而2016年经济增速仅为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韶关人均要增加40%才能赶上东三省平均水平。

广东还有个市叫肇庆,408.5万人口,2016年人均GDP只有大约7500美元,而经济增速只有5%,比黑龙江和吉林还要慢。

我有个辽宁的兄弟,在深圳娶了个广东的媳妇,他媳妇来自广东的不发达地区,生孩子就在辽宁的婆家坐月子,原因很简单,媳妇老家冬天太冷晚上甚至会到零下,又没有暖气,孩子洗澡,换尿布都不方便,远不如辽宁的冬天舒服。

第二个是“东北不适合”的言论,列举东北发展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重重劣势,

例如东北太偏远了,交通不方便,物流成本高,

例如东北太冷了,建厂房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投资不划算,

更有人说,东北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安心做大粮仓,人口减少就减少吧,都回流关内好了。

嗯我是肯定不同意的,美国就是个大粮仓,而且是全球最大粮仓,美帝农业人口只有3%.......也就是不到1000万人,当然可以过的很舒服,而我国东北人口超过一亿,做粮仓怎么可能迈入发达国家门槛?如果东北只有几百万人,搞现代农业肯定是足够了,现实是一亿多人,除了农业,必须还要发展其他产业。

交通不便和气候因素,确实是部分成本,但是如果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是可以大大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另外东三省可是有超过一亿人口,这也是庞大的本地市场。

就跟我在评论美国税改的文章里写的一样,企业的竞争力有技术,市场,产业群,管理,税收,劳动力成本和素质,本地资源等多种因素,怎么可能一个气候因素就决定了呢?

东北经济转型是有实际案例的,很多新兴产业都在高速增长,我们说一件事行不行,更多要看实际的案例,而不是只是理论上分析,本文后面会介绍。

第三个是“国家不重视东北论”,

有人说,国家不重视东北,多投钱多给政策东北就发展了。

实话实说,中央政府对于各省的投入,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非要比“国家不重视”,肯定可以比出个排名。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对同一个地区,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会显得重视程度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中央政府对各个地区发展重视程度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1952年—1978年的第一阶段,

中国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苏联是唯一的技术和资本来源,离苏联最近的东北地区成了最大受益者,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都是资本密集型工业,特点是投资额非常高。

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东北地区获得国家建设投资为1044.16亿元,占全国21%,而东北人口只占全国7-8%。

对比下浙江省总共获得122.54亿元,相差达到9倍,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口数是东北人口数的43%,GDP总量是东北的30%。

作为对台军事斗争前线的福建省,获得基本建设投资比浙江还少。

今天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率,大型国有企业比例,受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都很高,没有当年大量资本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一时期,由于60年前后中苏决裂,东北成了前线,东北开始支持中西部省份搞三线建设,输出资金,人才和设备,东北因此衰落了吗?并没有,事实上东北的经济地位一直坚挺,背后的原因就是国家持续的对重工业和军工大量的资本投资。

1978---2003年是第二阶段,也是东北的急速衰落阶段,也是辽宁和黑龙江人均GDP排名大幅下滑最多的阶段。

中国逐渐放弃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优先的思路,大批军工项目下马,

本来是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投资大幅缩减,经济发展开始以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轻工业(纺织,服装,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拉动为主。

熟悉我国吸引外资结构的人都知道,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一直是港资,香港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这让地理位置最近的广东成为最大受益者。实际上即使在最近几年,来自香港的外资仍然占到我国外资的60%以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东北地区在这一阶段,不仅自身在地理位置上远离能够带来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外资,本身的产业结构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且来自国家的投资急剧减少,这对依赖投资的重工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作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还要和东部沿海地区一起承担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任务,继续成为资金输出地。


在这一阶段,广东地区得到极速发展,要政策给政策,给予各种支持,做改革开放先行者,以往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一线城市的格局,直接被改变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广东独占其二。

全国内地大批农民工南下打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而远离这一切的东北则迅速衰落。

2003—2014年为第三阶段,

意识到东北衰落的中央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战略,

财政开始加大对东北进行转移支付支持,东北三省作为整体彻底退出了转移支付贡献地区行列,成为纯资金输入地,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年。

像黑龙江,现在已经是全国人均接受转移支付最高的省份之一(除去几个自治区)。

仅仅从数字上来看,这一时期东北经济增速大大加快,东北三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由2003年的不足30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超过8000美元。

但是到了2014年,东三省经济增速再次出现失速,后面我们再分析为什么。

2014年---今天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实际上相当于提出二次振兴方案。中央专门针对某地区出台二次振兴政策,其实也是认为之前的方案需要完善。所以2014年至今可以看成是东北的二次振兴阶段

实际上,从上面几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央政府对某个地区的重视程度,背后的逻辑和产业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为何十几年过去了,虽然三个区域都取得很大的进展,

但是到现在,中部和西部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而东北地区反而再次在2014年出现经济失速,问题不是出在投钱不够,说白了还是上一轮的振兴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2016年4月,在2014年《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gongbao/2016-05/10/content_5070739.htm

里面出现了十二个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请注意里面的调结构三个字。我注意看完了2016年4月的这个意见,至少我是很高兴的,因为里面的振兴思路已经扭转过来了。

十几年前振兴东北战略出炉后,林毅夫曾经撰文表达了对当时的赶超战略的担心,我是同意林毅夫的论断的,实际上2014年以来的经济失速证明了他的判断。

东北的产业结构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国有企业为主,特征是投入大量资金,可以实现数字上的增长,可以实现“稳增长和惠民生”,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要实现内生的持续增长,还得需要新产业的兴起,也就是十二个字中的另外六个字:“调结构和促改革”。直白的说,就是通过扭转产业结构,促进和倒逼改革。

东北经济为什么下滑?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还是产业结构,老的产业在衰退。东北经济下滑主要在于第二产业增速下滑, 第三产业增速仍然很快。

黑龙江为啥最近几年表现不太好?

黑龙江最近三年(2014-2016)的经济增速为5.6%, 5.7%, 6.1%,如果我们仔细打开看,2016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增长可是高达8.6%,这是非常高的速度。

所以还是黑龙江的工业拖了后腿,以2016年为例,黑龙江第二产业增长只有2.5%。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黑龙江工业就拖了后腿呢?原因很简单,黑龙江是资源大省,能源相关工业占了半壁江山,2013年能源相关的采掘业占了工业的49.5%,

黑龙江四大产业,装备,石化,能源,食品,除了能源,另外的石化和装备也高度和能源工业相关,所以四大产业,有三个是能源相关的,这个结构很不合理。

在黑龙江省政府的《2016年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里面是这么写的:

“能源工业持续负向拉动。2016年,全省能源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60.1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大庆原油价格比上年下降19.3%,产量比上年减少147.8万吨,下降3.9%。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642.3亿元,比上年下降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14.8亿元,比上年下降1.3%。能源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负向拉动仍在持续。”

这个报告里面很明确的写了,黑龙江经济不好,主要是第二产业不好,而第二产业不好主要是能源产业不好。

大庆是黑龙江省GDP仅次于哈尔滨的经济大市,以2016年为例,大庆GDP总量为2610亿人民币,占了黑龙江全省GDP总量15386.1亿元的17%。哈尔滨+大庆占了整个黑龙江的56.7%。

近几年国际油价大跌严重冲击到石油工业为主的大庆,大庆最近三年的经济增速为4.5%,-2.3%,1.7%,可以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速不好,大庆拖了一半的后腿。

黑龙江家庭会议上,黑龙江叔叔环顾四周,“我们家去年收入增长不好,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责任要占一半”,

侄子大庆羞愧的低下了头“这国际油价不好,连着跌了好几年,我也没办法啊,要知道我们大庆的原油开采成本可是45美元一桶,跟中东,拉美,非洲,俄罗斯都没法比,他们都那么难过,产油国委内瑞拉破产了,俄罗斯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安哥拉,尼日利亚外汇崩溃,连土豪沙特现在都开始搞改革了,老国王满世界乱跑,他们都那么难过,我这开采成本还比他们高,我能怎么办?要不是国内油价高,我可能也跟他们一样经济大倒退了。”

那么另外一半呢?国内煤炭价格前几年大跌,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龙煤这样的大集团甚至都发不出工资,本身处于衰退行业。

黑龙江省以煤炭工业占比高的资源城市,双鸭山,鹤岗,七台河,鸡西几大煤矿城市,增速全部低于黑龙江平均水平,以2016年为例子,GDP增速双鸭山2.6%,鹤岗-1.2%,七台河0.6%,只有鸡西稍微好点增长了6.5%,但是那是因为上一年增长只有4.1%。

另外像齐齐哈尔这样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大客户很多也是来自本省能源工业,自然也会受拖累,但是相对会好点,2016年经济增长为6.1%。

黑龙江叔叔继续说,这几年黑龙江经济增速只有5%,6%的水平,除了大庆的石油工业拖累以外,这另外一半的责任得家里各个煤矿城市来背。

不过这也不怪各位,这是国家宏观层面产能过剩,全国各省都在比拼上煤炭产能,像大家以为全国煤炭产量最高的是山西省,其实不是,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最高的是内蒙,另外像陕西省,煤炭产量也不断上升,2016年竟然超过了5亿吨。

中国的煤炭太多了,黑龙江省目前储量就有200多亿吨,按照2016年全省六七千万吨的产量,可以挖几百年。而且全国各地还在不断发现新煤矿,连贵州,安徽,河南,山东煤产量都超过一亿吨,全部都比黑龙江高了。

在全国看,黑龙江并不是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全国煤炭巨无霸内蒙,煤炭资源量2017年9月查明的已经突破1万亿吨了,而仅仅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是8000亿吨,2年新增了2000亿吨的探明储量。

不要以为内蒙就完了,我们就不看山西了,光是一个陕西榆林,该市以煤炭探明储量赶超内蒙鄂尔多斯为目标,2017年9月煤炭探明储量差不多1500亿吨,远期预测有2700亿吨。

中国自然资源,最不缺的就是煤炭,虽然探明储量和可开采储量不是一回事,

但是预计全国还会不断的发现新的探明储量,因此按照2016年一年33.6亿吨的产量,挖个3000年都没有问题。所以要想黑龙江煤矿城市有前途,还得国家层面统筹全国各省一起去产能,同样的还是山西省,煤炭工业占比太高了,自然资源太多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值钱啊。

摆脱对石油和煤炭能源的依赖是黑龙江发展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的人口体量,不可能靠资源致富。必须要发展新产业。

我们就以世界上最值钱的资源---石油为例子,

沙特2016年石油产量5.4亿吨,人口3228万人;我国黑龙江几十年来年石油产量持续5000万-6000万吨左右,人口3812万人。黑龙江人口比沙特多出600万人,石油产量却只有沙特十分之一。

要知道所谓宣传出来的“土豪”沙特,历史上最高人均GDP是在2012年,也不过只有2.6万美元,由于国际油价大跌,2016年人均GDP更是只有刚好2万美元而已,这个人均还不如台湾,放到欧洲更是末流水平。所以以大庆的石油资源为例,顶多只够富裕大庆,哪怕是富裕黑龙江也不够。

更何况现在全球石油价格大跌三四年了,由于美帝页岩气革命,产油国不断增多,海洋石油开采不断上升,汽车不断电动化,国际油价以后也没有太大的上涨希望。

实际上,这个现象在全国也都存在,我国陕西省就是全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省,

2016年陕西省产煤5.12亿吨,占全国15.1%,全国第三,仅次于内蒙,山西。

2016年陕西生产天然气412亿立方米,占全国30%,全国第一;

2016年陕西生产原油3502万吨,占全国产量17.5%,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

大家印象中西部地区油气产量最高的是新疆,实际上陕西省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资源产量全部高于新疆。

陕西省是我国唯一石油,天然气,煤炭产量都在全国前三的省份

是的,陕西已经算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了,然而和真正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比,就是被吊打,我们和加拿大比较下,

陕西有3800万人口,加拿大3515万人,

加拿大天然气产量一年1635亿立方米,是陕西的四倍;

加拿大原油产量一年2亿吨,是陕西的六倍。

所以说即使在我国算是资源最丰富省份之一的陕西,要想光靠资源致富也是不行的,富裕某一个人口稀少的地区还有可能。实际上加拿大即使资源这么丰富,也不只是靠能源工业,一样有先进工业支撑。

中国煤炭太多了,不值钱;现在石油也在逐渐变得不值钱,

实际上黑龙江还有个重要的资源收入,就是木材,当然这个重要收入,占黑龙江经济比例并不高,远远无法和石油比。第一产业嘛,能占多少比例?农林牧渔加起来也就是占个10%左右,单看林业也就是1%,2%的水平,当然,虽然比例不高,好歹也是个收入啊。

但是黑龙江这个林业收入,现在也没了,出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考虑,2014年4月1日中央政府宣布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随之而来的就是林区失去收入,大量林业职工的工资只能重新安置或者依靠财政补贴发工资,

我在上一篇文章写过,2016年黑龙江财政支出4000亿里面,农林水事务支出就完成了799.9亿元,一个就是补贴农民,一个是补贴林业职工。

所以森林资源现在不仅没办法带来收入,反而因为封山育林以及员工安置,还要投钱进去,森林资源也没办法变现了。

那么黑龙江应该如何转型呢?

黑龙江叔叔继续说,当然我们2016年的工作也有亮点,就是作为老大哥的哈尔滨发展速度还不错,增速为7.3%,而哈尔滨的GDP占了全省的39.7%,可以说哈尔滨极大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如果不是哈尔滨,那么我们2016年的增速就不是6.1%了,会更低。

黑龙江叔叔话锋一转:

但是,哈尔滨也不要太高兴,占了哈尔滨工业产值40%的支柱工业--食品工业,2016年增速只有0.3%,这一点要提出批评。如果不是哈尔滨食品工业去年表现不好,哈尔滨全年增速上8%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这不只是哈尔滨的问题,也是整个黑龙江省的问题。

我们要摆脱对能源工业的依赖,食品工业是全省的关键突破口。

黑龙江是全国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四大产业,装备,石化,能源,食品,食品工业独占其一。可是我们的食品工业却远远落后,精深加工比例非常低。

2015年黑龙江全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564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4%,只排在全国第13位,与黑龙江全国农业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近一半优质原料仍以“原字号”或初加工产品出售,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你要知道,如果你是卖“原字号”的东西,那就是赤裸裸的第一产业,这个第一产业能在国民经济中占多大比重呢?10%都不到。

而食品深加工则是第二产业,是工业的一部分,这个增加值和附加值就非常高了。

同样是一斤玉米,你到电影院卖爆米花,和直接卖,这个价值能够差10倍。

同样是一斤土豆,做成薯片价值也能够差10倍。

同样是一斤番薯,你直接到菜市场买,跟你做成番薯干卖,价格能差好几倍。

同样是榨菜,直接销售和做成一包包的榨菜,价格能差数倍。

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消耗多少粮食,仅仅把一小部分拿出来深加工,也能够创造巨量的产值。

全国与黑龙江对标最合适的是河南省。

与同样是全国粮食基地,粮食产量全国第二位的河南省相比,

单看粮食产量,河南比黑龙江少大约100万吨排名全国第二,2016年黑龙江粮食产量6058万吨,河南省5947万吨,两个省可以说不相上下。

然而河南省背靠强大的粮食产能,发展出了全国一流的食品工业,河南的食品工业收入自2006年以来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首次超过一万亿达到10603亿,增长8.3%,

对比下我们黑龙江的食品工业主营业务只有3564亿元,只有河南的30%多一点。

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超过了3000家,2015年达到3410家

全国肉类综合10强中,河南省有3家企业;全国方便面10强中,河南省有5家占了一半。

双汇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三全、思念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白象集团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河南还吸引了可口可乐公司在郑州落户设立工厂。

随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中国14亿消费者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天时,对黑龙江来说是巨大的历史机遇;而黑龙江拥有巨大的农业资源,这是我们转型的地利。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搭上广阔的消费升级市场,还可以带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看河南省也是一样,河南省工业的两大支柱就是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实现了互相促进,销售收入都超过了一万亿元。

实际上,河南省是全国农业机械制造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参考下河南省的发展思路,河南省为什么能做到经济增速8%?

在河南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行动计划》里面,清楚的列明了河南省最大的两个工业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其中2016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2500亿元,增长9.6%,食品工业销售收入11330亿元,是河南省经济的最大的两根支柱,也是河南省仅有的两个收入过万亿的产业。

河南省作为目前全国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产业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粮食是本地资源,拥有地利优势。

除了食品+装备制造两大工业以外,河南省还积极引进了富士康为首的电子制造业,准备将其培育成第三根支柱,2016年河南省生产了2亿部手机。电子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700亿元,虽然比不过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但是也非常可观了,实际上河南省已经是手机产量全国第二名。

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6/03/25/010629738.shtml

我们看黑龙江省政府的思路也是从食品工业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项目,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介绍2016年黑龙江工业经济转型情况时是这么说的,2016年黑龙江工业转型的三个改变

1:“黑龙江省轻重工业比例更加均衡,由2013年的20:80,调整为2016年的35:65。

2:制造业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44.8%上升至2016年的59.6%,采掘业则由49.5%下降至30.4%。

3:国内总需求有增长空间而我省又有供给优势的食品行业占比,由2013年的14%提升至2016年的19.5%,能源行业则由54%下降至39.1%。”

是的,食品工业已经从2013年占黑龙江工业14%,提高到了2016年的19.5%,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作为全国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的人口只有3800万,而河南省的人口是超过一亿的,如果黑龙江的食品工业产值达到河南省的水平,那意味着黑龙江人均从食品工业得到的产值的河南省的2.5倍以上,在食品工业方面,黑龙江拥有更好的禀赋,因为在14亿人口国家的内部,黑龙江显然不用发愁粮食没人买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政府对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在过去的几年也是一直在这么做的,那就是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发挥作为优势的食品工业,同时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只要方向对了,就是好事,黑龙江近几年非能源工业增长速度很快,轻重工业的比例,由2013年的20:80,调整为2016年的35:65,这是非常神速的进步。

但是,黑龙江总体产业结构在改善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一点,黑龙江经济哈尔滨一个市就占了40%,而且2016年比例还在继续上升,因为哈尔滨经济增长比全省高出了几乎两个点,这背后是什么呢?背后就是其他地区和哈尔滨的差距在越来越大。

双鸭山,鹤岗,七台河,鸡西,大庆这些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例,必须国家统筹压缩全国产能,这样才能避免资源城市亏损。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虽然黑龙江总体在结构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资源城市,该怎么办?

即使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一个执行力强大,并且有所作为的政府,我们也不要指望每一个资源城市都能转型成功。

甘肃省玉门市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年兴盛时,还有不少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定居,如今玉门在石油资源枯竭以后,采取了搬迁的政策,老市区人口从鼎盛时期的13万人口到现在的不到3万人口。

上世纪80年代,玉门有家电影院。一到晚上,能容纳300人的电影院就座无虚席,通常是这场还没结束,下一场的观众就开始在外排队等候。后来又新建了两家电影院,仍一票难求。

官方统计,玉门老城区最多的时候有285家歌厅,如今大多已经销声匿迹。作为县级市,玉门曾是地级市酒泉的经济文化中心,一到周末大家都爱去玉门玩。央视《同一首歌》走进酒泉,就选在玉门,轰动一时。如今承办《同一首歌》的体育场已成残垣断壁。

如今的玉门老城区,由于大多数人口已经搬迁,已经呈现出“废土工业区”“末日城市”的面貌,倒是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去寻求新奇。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南风窗2017年9月的报道。

《玉门转型背后的百姓角落》

http://www.nfcmag.com/article/7489.html

所以,黑龙江的资源城市,随着国家统筹去产能,以及给予的资源枯竭城市补贴金,还是会继续发展,但是自身能否转型成功,达到比较高的发展速度,还要看当地政府的规划,合理的估计来说,这些煤炭城市有部分能转型成功,有部分还是得靠省财政和国家财政补贴。

至少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哈尔滨在黑龙江经济比例还在越来越高。

实际上,东北很多资源城市,本身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并不好,本身不应该成为中型城市甚至大城市,但是因为有了资源,所以导致了产业人口聚集,但是资源枯竭了呢?

这些人口的工作经验,工作关系,生活资料都在这里,并不是说搬迁就能搬迁,所以转型就成了非常大的难题,只能依赖国家补贴和国家统筹全国去产能来维持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

如果我是这些资源城市的居民,我肯定是要往哈尔滨搬迁的。如果留在本地的话,那就是很大概率跟随全国经济发展大潮,然后被拉动式发展,反正国家会有补贴。当然如果遇到了能力超强的干部,实现了新产业的崛起,那是另外一回事。

说完了黑龙江的第二产业,我们再说说黑龙江的第三产业,2016年增长高达8.6%,黑龙江目前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中国每年国内旅游有40亿人次,这么大的市场,是黑龙江的机遇。

大家都知道,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广袤,这其实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以前中国人整体比较贫穷,没有钱远距离旅游,一个南方人要到黑龙江旅游,那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不一样了。

2014年4月1日开始,中国政府全面停止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天然林的商业采伐,转为全面保护,大批林业职工突然从以往繁忙的伐木工作闲了下来,变成了护林员,实际上收入是受到严重影响的,全靠财政补贴。

将森林资源,冰雪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是黑龙江政府目前在推行的重点工作。

黑龙江冬天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漠河北极村、哈尔滨—牡丹江镜泊湖、哈尔滨—铁力—伊春等4条冰雪旅游线路;

以及黑龙江夏季的火山湿地、华夏东极、森林深处、哈尔滨之夏四条线路都是很好的资源。

实际上,黑龙江2016年旅游收入1573亿,增长高达17.6%,极大的带动了黑龙江第三产业增速高达8.6%。要说冰雪旅游和森林旅游,我还真想不出全国哪里还会比黑龙江更吸引人。

中国的消费升级是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机遇。

这个机遇有多大呢?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省是哪个?可能大家以为一定是四川之类自然景观壮丽的省份,实际上,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省份是缺乏壮丽自然景观的广东省,2016年收入高达11560亿元,我们对比下黑龙江的1573亿元,就能感受到黑龙江的机遇有多大。

黑龙江的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是乐观的,

第二产业中轻工业的比例是不断上升,逐步摆脱对能源的依赖,

同时第三产业占经济比例不断上升,也会带动经济更快的发展。

我们再看为什么吉林在东三省表现最好?

以长春为例子,长春市占了吉林省GDP的40%,2016年长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28.5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26.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678.8亿元,增长9.4%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第三产业高达9.4%的增速,是非常好的数字,更重要的是,长春第二产业表现好增长7%,没有拖后腿。

再看吉林全省的数字,

2016年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8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人均GDP达到8600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5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1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6240.53亿元,增长8.9%

可以看出,吉林全省来看,也是受了第二产业的拖累。

那么更进一步,吉林工业被谁拖累了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是石化能源和冶金建材两大产业拖累。

和黑龙江一样,同样是石化能源行业,石化下降-1.6%,

另外一个是冶金建材,其实就包括钢铁行业,增长仅为0.5%,

另外建材行业,例如水泥产量3887.50 万吨,负增长4.4%

新闻就像连连看,连在一起才有意思:
 
1、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在1.6万亿左右。通俗的说就是国家要给东北1.6万亿拿去花,平均每人一万多块。
 
2、第二条新闻来自腾讯科技:几乎每家直播平台排名前二十的主播里都有一半是东北人。
 
3、2015年东三省GDP增速全国垫底,辽黑吉分别是倒数第一、第三、第四(倒数第二是山西)。其中辽宁上半年GDP增速是负数,全国独一份。整个东三省每年净流出人口200万。
 
4、第四条不算新闻,是我的观察:海口、三亚,相当多的房地产业主是东北人,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也是如此。
 
5、第五条标题比较生猛,来自《纽约时报》,中国东北工人在绝境中寻找希望。
 
这几条新闻有个基本面,就是东北在持续衰落,进而导致人口外流。
 
东北躺进ICU,国家赶紧输血救命。1.6万亿的单子开下来,忽然发现舆论导向又不太对,于是连夜派出发改委同志:你,快去辟个谣。
 
当然谣言辟不辟也没啥用,发改委说这笔钱不全是国家投资,还有企业自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国家补助资金。什么是企业自筹金?企业都是国企,让他们上哪筹去?到最后不是靠政策银行贷款就是发债,借了新的还旧的,最后烂掉了国家兜底。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东北要不行了,大哥救命。
 
我在东北工作过一年,一个重要体会是:东北是个人情社会。只要有人,啥都好办。没人,很多事办不成。
 
后来我在媒体上看到一个观点:东北的衰落和东北人的性格是有直接关系,热情、爱吹牛、好面子,重亲情不重契约。但是细想想,全尼玛不对。这个观点错误的地方在于混淆了因果关系。注意是环境塑造一个地区以及城市的性格,而不是反过来。过去也总听见有人喜欢拿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说事,好像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一个脾气一样。而实际上历史是动态的,隔个一两百年民族性格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信不信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性格跟二战的日本差不多,隐忍勤奋,一到战场上就疯狂的不是人。你又信不信还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性格又跟现在的印度人差不多:平和不好战。历史就是这样,换个统治者或者换个宗教,性格很快就变了。
 
扯远了,继续说东北。
 
为啥东北人会有这样的性格?作为闯关东的后代却远比江浙地区保守,毫无冒险精神?
 
一句话,计划经济的遗毒。
 
当年刘欢有一首撕心裂肺的《从头再来》。让谁从头再来?当然是下岗工人,国家要减负,你们自己想辙去吧。98年之后,一批拿到买断工龄钱的人跑到海南,正好海南97年地产大崩溃,房子不值钱,300一平比老家还便宜,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就直接海南安家落户了。到后来三亚80万人种有50万是东北人,就是当年打下的基础。
 
再看第三条新闻:东三省每年净流出人口200万。这两百万是什么人呢?劳动人口!也就是说能干活的年轻人,在家待着没什么出路,够个路费就跑了。道理挺简单的,年轻人不好找工作,如果进不了一个“体面的、安全的”国营单位,找对象都矮三分。咋办?干脆就用脚投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是天赋人权。而这些年东北的人口生育率又全国最低(离婚率最高),年轻人蹭蹭往外跑,人口青黄不接,剩下一堆老弱病残和体制内既得利益者。
 
我去三亚玩,发现开出租的、开饭店的多是东北人,这也是每年流出的200万人中的一部分。如果对三亚楼市熟悉的话又会发现另一个情况:买豪宅的也多是东北人。
 
历史上东北是国家重工业基地,刘欢唱从头再来那会,东北国企占经济总量2/3强,现在大概是1/2强,仍远超国家平均水平。东北大概也是经济结构上最接近前苏联的中国地区,国企是主旋律,民营企业靠边站;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比70%以上,浙江接近60%,东北只比浙江一半多一点。所以要想在东北开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不但要忍受官僚及银行体系的歧视,还得耐心培养客户,因为消费的人实在太少。
 
这种一头沉的结构,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经济活力萎缩,还产生了一个有毒的副产品:吏治大崩溃。通俗点说就是腐败,最能挣钱的是有权力的干部。
 
顺着三亚的豪宅楼盘一路捋过去,东北籍业主的构成大多是: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实权副科以上干部以及他们的白手套。跑到加拿大也是这样,前一段为母鸣冤的歌手曲婉婷,他妈是前哈尔滨发改委副主任张明杰,贪污、受贿加滥用职权,涉案金额达到3.5亿,被检方建议判死刑。这3.5亿是什么钱?是国企改制资产处置款项,包含职工安置费。张明杰同志心里倍儿高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嘛!曲婉婷也高兴,这钱在她口袋里,在她深深的脑海里,在她梦里,在她心里,可等待安置的职工咋办?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样,消失在我的世界里,情不自已。
 
东北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全民所有制经济遗留,改革没动力,国家花钱续命续一阵算一阵,年轻人往外跑,当官的玩命捞,捞足了也跑,剩下跑不了的喝风。
 
1.6万亿给东北,最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大概是三亚楼市又涨了一千块。
 


哎呦,网红为啥一半都是东北人忘了写了。其实这段展开了也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你去没去过拉斯维加斯,去之前的印象就是一大沙漠,然后里头吃喝嫖赌纸醉金迷呗,去了之后发现还真不是,博彩业厉害就不说了,但嫖娼绝对不行。在拉斯维加斯有一大奇观,就是娱乐业。我住那酒店在澳门叫永利,美国老中们讨口彩,叫“稳赢”,楼下就是演出。一到天黑,各种眼花缭乱的Show,各种大明星,大嗨腕,真的是太震撼了。很难想象那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汇集全世界最好的演出。这是不是有点像东北的呢?经济不行,但盛产娱乐业资源,有意思吧。得了,今天就这么着吧,不展开了,反正你都懂。


留言问题:作为一个个体,如果你是东北人,你会怎么做?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时代伯乐


国内大型高端精品微信平台,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创价值,共同成长


时代伯乐是中国本土有影响力的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先后获得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广州市政府、苏州市政府、佛山市政府、惠州市政府、海门临江新区等多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成为中国保险机构合作伙伴并合作设立基金;与山鹰纸业、洲明科技、共进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合作设立并购基金;荣获清科“2013年中国本土最佳创业投资机构15强”、“清科2013年中国本土最佳创业投资机构进步第1名”、“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50强”、 “2014年中国优秀本土PE管理机构”、“2015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50强”等荣誉称号。


 时代伯乐以投资者利益为第一,秉持稳健安全的经营原则,为项目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投后增值服务,核心竞争力突出,历经7年的发展,管理资产规模接近150亿元,已经通过中小板、创业板、主板、新三板以及并购、回购增值退出的项目企业超过30家。

【项目合作】如果您有股权投资项目推荐,或有股权投资需求,请将项目或需求情况发送至邮箱:bole@hanxinchina.com,或致电客服热线0755-83065000,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线下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