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伍迪·艾伦的纽约恋爱进食地图 | 美食

2016-01-30 悦食中国 良仓



如果沿着伍迪·艾伦的足迹寻找,你得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纽约:那些地道的意大利餐馆、传承半世纪以上的老店、晚间吃便餐的街坊diner,如果未算破落或老派的话,起码也绝非今天我们所追逐的那个hip的纽约。





第一次到纽约时,迫不及待跑去找吃的,是街边摊档的hot dog。就是一部推车,上有阳伞那种,随便停在下城高厦林立的繁华街头,置于匆忙路过的各种西装笔挺华尔街豺狼之中。贩子从大大的保温箱中拿出一条包装得特别粗陋的纸装热狗。虽然味道不怎样(反正你不能期待一条香肠和面包可变出什么好花样),但严格上来说,该是先在报摊潇洒地拿起一份《纽约时报》,再到摊子上要一条hot dog,在冬天的曼哈顿街头呼口白烟,然后对准不太热的热狗咬上一口。感觉上,就真以为自己变成了New Yorker。



▲纽约的街头热狗推车,恐怕永远是象征意义大于味道。





伍迪·艾伦在《曼哈顿(Manhattan)》这部可能是对这个城市最光荣化的致敬中,以开场白透露了玄机:“第一章。他对曼哈顿过分浪漫化,就正如他对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他为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交通兴奋莫名。对他而言,纽约代表着漂亮女人以及看起来洞悉每个街头转角一切事情的机灵鬼……纽约是一个当代文化堕落的比喻。”





1

随时吃喝,随处约会



纽约的街道,确是street smart者的天堂,诗人的灵感,混乱而繁忙,却自有一套规律,城市像交响曲一样按自己的节拍起舞。伍迪·艾伦1979年的这部黑白片子,在那今天看来已成经典的开场蒙太奇中,准确捕捉了这大都会的感性与饥饿:街头的小档、冒烟的地下管道、闪烁的霓虹、匆忙的人流、纽约式的diner。纽约人在路边摊,在杂货店,在菜市场走动,犹如起舞──伴以背景音乐George Gershwin的《Rhapsody in Blue》。长久以来,人们已经把它变为纽约的城市主题曲,你可以感受到一个人是如何跟他至爱的城市谈恋爱。不错,New York is his town,and it always would be。



­这种街头小店随处约会到处吃的作风,将它放进电影里,在美式生活中其实并不多见。没有其他美国城市比纽约更需要在街头觅食,也没有城市需像纽约那样吃得那么快。当然,更没有美国城市像纽约一样,有那么多选择。口水太多的知识分子习惯在餐桌上侃侃而谈,不顾日夜节奏的创作人肚子饿起来就去廉价的唐餐馆打个包。没有一个美国城市比纽约更需要24小时进食。



但我去纽约时,可能已经太迟。如果沿着伍迪·艾伦的足迹寻找,你得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纽约:那些地道的意大利餐馆、传承半世纪以上的老店、晚间吃便餐的街坊diner,如果未算破落或老派的话,起码也绝非今天我们所追逐的那个hip的纽约。


2

奥斯卡都阻止不了他在Carlyle Hotel的演出


当然,那也极为配合老头那老派风格。今天,你从专门见证名人行迹的网站中,看得最多的街头snap,就是他戴着渔夫帽在uptown走动的图片,以至风雨不改,每周一晚上在Carlyle Hotel中玩他的单簧管的影像(他一生中其中一样最酷的事,当然就是为了不影响这定期演出,而不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去拿他的小金人)。



▲Carlyle Hotel:35, East 76th St伍迪曾经和Eddy Davis New Orleans Jazz Band在此每周一有演奏。


所以时至今日,若想确保能在纽约见这导演一面,最大机会还是选个星期一晚来到这酒店的Café Carlyle看演出,以今年演出档期为例,伍迪·艾伦和乐队的演出是排在1/13至6/16每周一晚上8:45。有些人好奇,难道他老人家拍戏时还要继续周一演出吗?一般而言,他不是全年周一都演出,大概只奏半年,像去年他就在夏天到法国拍戏,而有时乐队也会跟他一块往外地演出。



毫无疑问,他是个固执的老头,而固执某程度又与孤独走得近,有种处在大都会最热闹地方而仍旧孤零零的距离。这种孤独感常常令我想到Edward Hopper那最有名的画作《Nighthawks》(1942)。那是格林威治村中午夜的diner,真是让人好奇。这些孤零零在凌晨时坐在diner中的都是些什么人?



伍迪·艾伦拍这种富纽约特色的深夜diner,最好一段当然同样是在《曼哈顿》出现(似乎也只有纽约需要有这种开得较晚的食肆),他和刚熟络的黛安姬顿到diner吃夜宵打包,然后和她一起放狗。年夜街头蹓跶着,就去到Queensboro桥旁的Riverview Terrance,坐在长椅,静看East River和光亮的大桥。就那么一刹,情感亮着了。





3

跟着伍迪·艾伦光顾old school餐厅


当然,天天去diner就不cool了。我看伍迪·艾伦电影中的餐饮场所,大致共通点确实就是old school。这些地点同样是现实生活中他常光顾的餐厅。譬如说,《曼哈顿》开场是连招牌也摄入镜的Elaine's小馆,是纽约影视圈中人当年爱出入的小店(2011年关门)。同一部电影中,年少的玛莉·海明威和老头谈分手的一幕,则在John's Pizzeria发生(1929年开业,纽约同类店的最早一批),两人在吧台上私聊,旁边却仍是客人往来。此店现还在原来的地点,是少有现存仍用老式砖炉及炭火烤的纽约pizza店。而片中他带儿子出来亲子,则选择了到历史悠久的Russian Tea Room(1927年由前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成员开办,有纽约最好的伏特加选择,当然,high tea是它最重要的招牌)。




▲John's Pizzeria:278, Bleecker St曾拍摄《曼哈顿》。


纽约街头有不少pizza店,正是这种店反映了纽约作为美国最多元城市的身份。通常由意大利裔美国人开设,家庭式经营,主打食品款式都有点差异,是大型连锁食物店出现前的风景。难得是唯有在纽约,这种因对食物追求而延续着的传统得以保留。


纽约还有另一种叫delicatessen或简称deli的食店,不像它们的欧洲同胞一样主要以外卖处理好的肉类沙拉等食物,反而更多是指比diner多选择一点但又未至于是正式restaurant那么严谨的食肆。在食店的区分而言,可以说是较正式餐厅较为平易近人更为casual的食肆。




▲Russian Tea Room:150, West 57th St曾拍摄《曼哈顿》。



4

去casual dining餐厅偶遇Annie Hall



有两间比较有名又容易找到的casual dining餐厅是伍迪·艾伦较常光顾的,也不例外地出现于他的电影中。两者都位处著名地标旁边,所以也就特别方便去往朝圣。《百老汇丹尼·罗斯(Broadway Danny Rose)》中出现过的Carnegie Delicatessen,就在有名的演出大礼堂Carnegie Hall对面,也是看演出前后或是纽约娱乐事业人等爱去的地点。至于在最著名的林肯中心一马路之隔的P.J.Clarke's,就更是到林肯中心看演出前必到的落脚地(cheese burger被评为纽约十大)。


▲Carnegie Delicatessen:854, 7th Avenue曾拍摄《百老汇丹尼·罗斯》。


最大的亮点,是偌大的落地窗看到对面林肯中心全幢建筑,多年来景色不变,全无难度就把人带回去《安妮·霍尔》里结局的一幕,真是让人看到心酸又解脱,那应该是电影史上最愉快又戚然的分手后重遇戏。之前,是一个永远离不开纽约的固执男,以至被女友质问:“What’s so great about New York? It’s a dying city. You are like Manhattan,coz you are an island”。


▲P.J.Clarke's:44, West 63rd St曾拍摄《安妮·霍尔》结局一场。


之后,在纽约街角重遇,走到这餐厅聚旧,喝杯咖啡相互寒暄,镜头从座位望出去,午后阳光照着窗外,畅述过往种种,尽付笑谈。那个透过玻璃窗见到林肯中心的镜头,冷静淡然,车轮流转,仿佛看透世情。往日谁负了谁不再重要,彼此知道,只有对方最了解自己,那怕最终没能走在一起。直到如今,我仍衷心希望,每个男人在他们的生命里,都至少能遇上一位自己的Annie Hall。


▲ 52 29825 52 15536 0 0 2267 0 0:00:13 0:00:06 0:00:07 3246Madison Square Garden:4 Pennsylvania Plaza, New York, NY 10001

最多网友拍到伍迪出现的地方。大多是去看NBA。碰不到他,至少也会碰上别的明星。


对我来说,这些就是纽约赖以伟大的原因。饱经风浪的镇定,事过境迁的谈笑。离离合合在美术馆与餐厅食肆中进行。有时极度憎恨,之后又无比留恋,对爱与死心存敬畏而不忘嘲讽。至于有关于食,伍迪.艾伦说过最冷的一句是:“为何男人会寻找食物?因为食物之外,常会附带饮料。”到底是为了找吃,还是为了想喝一口,才迫于要先找吃?男人常常搞不通。


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悦食中国(ID:Yueshi_China)授权


文章原载于来源:《悦食Epicure》2014年3月刊

文| 李照兴 插图| 蔓

店面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