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条长度只有1775米的“网红路”,竟有这么多的名人、故事和文化底蕴!
1775米的武夷路上,除了有郁郁葱葱的梧桐、风格各异的老洋房、品类多样的网红小店,更重要的是住在这里的人们。他们为这条马路增加底蕴,为这条马路的建设出谋划策,他们也发自内心真正喜欢武夷路,一起来听听居民们的武夷印象……
7月2日,“纪念建党99周年主题活动暨武夷路美丽街区红色印迹展”在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静雅武夷路上揭幕。作为现场的环节之一,专题片《他们的武夷情怀》在现场播放,从74年党龄的李仁杰,到106岁高寿的书画家顾振乐,从丝绸文化传播人刘德军到非遗传承人陆小华,以及媒体人倪超英,他们住在武夷路爱上武夷路,在华阳路街道搭建的平台上,倾吐了自己的心声和感动。
长宁区原区委书记李仁杰从1986年开始,已经在武夷路上住了三十多年,“武夷路很安静也很安全,因此我很喜欢这里。”李仁杰说,“我希望武夷路仍旧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居住环境,而且红色基因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同时,李仁杰也希望年轻人能够了解、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不忘过去的历史,才能努力建设新社会,把武夷路、华阳、长宁、上海乃至中国建设得更好。
今年已经106岁的顾振乐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书画大家,2000年9月他就住到了武夷路,“一条马路的发展,不能仅仅是商业,只有商业,条条马路都是一样的,有了文化和艺术的滋养,一条马路才能真正厚积底蕴,显露特色。”顾振乐说,刚搬来时,他发现自己住的居民楼挂了一块牌子,上书“书画楼”,“既然叫‘书画楼’,那么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事情,来表示这幢楼和其他楼不一样。”于是,顾振乐装裱了一些书画作品并装上镜框,每层楼挂一幅。也是由此开始,顾振乐设立了一个基金,专门帮助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并且每逢暑假都会在华阳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做一次书法展览。
上海丝享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军2015年将丝绸配饰原创品牌“丝享荟”的展示社交空间搬到了武夷路199号,这里原是英国纶昌纺织厂(后改为国棉十厂)为其高级职员建造的宿舍。“我是做丝绸的,当初想把丝绸和文化融合,后来就找到了武夷路199号这个老洋房,非常巧的是这幢房子是英国纶昌纺织厂(后改为国棉十厂)为其高级职员建造的宿舍,后来中国第一代纺织专家陆绍云也曾住在这里,这幢房子和纺织有缘分。”刘德军还介绍了洋房院子里的一棵老桑树,从老洋房的历史、桑树,到现在的丝绸产业,这一切似乎都蕴藏着妙不可言的缘分。刘德军还将武夷路199号进行了一些成型的升级,把丝绸深深地融合在这个院子里,也把文化艺术和丝绸融合在了一起。未来,刘德军想把这里打造成新的丝绸之路的一个出发点,一个东方美学生活方式的载体,把中国的丝绸文化通过这个空间融入时尚和艺术,走进平常百姓家里,并走向世界。
生活在武夷路229号的陆小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擅长做石雕,雕什么像什么,技艺精湛。陆小华的妻子在这里已经住了70年,结婚以后,陆小华搬到了武夷路上。陆小华说,儿时经过武夷路时,马路两边没有灯光也没有人,非常安静,现在武夷路开始更新改造,有些地方打开了围墙,以前高墙里面的老洋房能看见了,武夷路上的人也更多了。作为见证者,陆小华一家人,一方面用独门技艺为武夷路增添文化底蕴,一方面也亲历着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
倪超英是生活在武夷路上30多年的一位居民,其实,作为媒体记者,她也是武夷路变化的观察者、记录者。武夷路的城市更新开始以后,倪超英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武夷路老洋房背后的故事,比如,001号烈士曾经在武夷路上潜伏,著名的纺织专家、文学家都曾在武夷路上居住过。武夷路是有故事有情怀、有历史有文化的马路,马路虽然只有1775米,但是经过两年的城市更新,武夷路上最好的芳华正在“绽放”。
武夷路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也有故事想要分享,就给小编留言吧。
猜你喜欢
水城路上的这座街心花园换了“新妆”,多了许多取景点
“下一个薇娅”就是你!长宁这里专业培训直播带货主播→
71路中运量换新装啦,这次它“红”了!
携程、拼多多等知名企业招人啦!
全覆盖!长宁区所有区属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忘带医保卡也能手机扫码看病!
记者、编辑 | 长宁区融媒体中心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