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长宁率先试行的“这项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5月,长宁区率先试行长护险申请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理(原由社区事务中心受理),配套开展评估和护理改革,研究长护险服务机构星级评定体系建立,形成了更为科学规范的长护险试点“长宁做法”。
自2018年1月长护险制度在长宁区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解决了我区部分长期失能老人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问题,全区有21000多名老人享受长期护理服务,但同时也存在失能评估缺乏权威、群众不认同,部分护理机构驻点营销扰乱市场秩序,护理服务“越界”或“缺失”、群众不满意等问题。2019年3月,区医保局成立,通过不断总结长护险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大力创新、改革探索,引导本区的长护险事业健康发展。
把好受益资格审核关,
防止医保基金过度浪费
区医保局联手区卫健委拟定下发《关于长宁区长护险受理机构、需求评估和计划制定有关事项的调整办法》,自5月15日起,将本区的长护险受理机构,由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调整到本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人在提出评估需求时,家庭医生调阅个人健康档案,查阅最近一次的出院小结、门诊就医记录册或残疾证复印件等,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把好预审关和入口关。这一调整,彻底改变了街道事务中心受理的诸多不足,合理控制本区长护险服务对象的总量,确保长护险可持续发展。
长宁区还率先将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纳入长护险评估体系并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融入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使长护险评估更专业、更客观、更公正、更具说服力。
三个月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待长护险申请人员5549人,其中受理2737人,医护人员依据医学判断主动劝退2812人,直接减少后续评估费用56.24万元,从源头上控制盲目申请,减少无效评估消耗医保基金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使得长护险受理更精准。
聚焦服务需求和护理要求,
提升长护险监管的质量与水平
为了进一步重点聚焦居家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要求,坚持护理计划制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区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将本区的长护险护理计划由原来的护理机构制定,调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参与制定,实现护理计划制定与医疗措施一致、护理服务与质控管理整合,解决目前计划制定、护理服务和质控管理各环节相互独立、信息偏差的难点,引导长期护理专业化发展。
长宁区还率先实行智能化长护险监管举措,建立长护险管理区级平台并嵌入 “尔家护(AHC)智能识别系统”,在确保护理对象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时间、项目和程序实行智能化管理,在减轻考核成本的同时提升了长护险监管的质量与水平。
积极宣传解读政策,
做到“应保尽保”
今年上半年,“上海长宁”、“长宁医保”以及各街镇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加大对长护险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区医保局针对长护险受益人群年龄偏大、外出不便、新媒体运用少的特点,继续深化“医保政策社区课堂”活动,组建长护险政策宣传队,进小区进行宣讲,并修订制作了第二版长护险宣传手册,投放到各家社区卫生中心和街镇事务受理中心,正确引导老百姓知晓长护险政策、认知长护险政策、享受长护险政策,积极做到“应保尽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转化为医疗保障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图看懂长护险
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特别注意:长护险不能提供家政类服务
猜你喜欢
记者:李媛媛
编辑:高琴、孔海洁(实习)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小编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