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编版)

上海长宁 2021-03-29

在昨天闭幕的长宁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被审议通过。精编版内容详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也是长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推进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五年。《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指导长宁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未来发展新起点、新愿景



01

未来发展新起点、新愿景


“十三五”时期是长宁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区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在长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五年来,长宁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奋力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积极应对长宁深度转型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挑战,在主动服务大局中彰显长宁特长,在锐意改革创新中加快转型发展,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持续改善民生。“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实现新跨越。一是深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改革创新成果丰硕。三是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四是城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五是城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02

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


——从全国看,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发展具备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从上海看,全市加快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着力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既面临着国家赋予更大使命、开展先行先试的新机遇,也面临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对高质量发展的约束等挑战。


——从长宁看,拥有中心城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地处上海重要门户的枢纽优势、互联网头部企业集聚的平台优势,以及国际化程度高、人才集聚度高等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尤其是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发展空间和优质载体不足,产业能级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新动能培育还需下更大力气,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城区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还有短板,城区治理现代化水平还需加快提升;“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仍需持续破解,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对潜在风险隐患对城区安全运行的挑战一刻也不能松懈。


03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奋斗十年,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成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范例。长宁的世界影响力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高效能治理走出新路。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01

指导思想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提高经济密度、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区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重要平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加快推进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02

遵循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服务大局中创造特长,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


03

“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区数字化转型取得新进展,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城区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城区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持续提高,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


04

主要指标


为确保“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重点推进22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


三、全力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顺应国内外发展格局深刻调整,主动承接上海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要求,主动承接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推动数字化转型等重大任务,主动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在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01

主动融入畅通大循环、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围绕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平台优势和枢纽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重要平台。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


02

积极承接上海强化“四大功能”重大任务


主动承接上海全面强化“四大功能”、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等任务部署,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辐射力,努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彰显长宁特色。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促进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集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提升开放和辐射水平。


03

全力打造智慧共享的“数字长宁”


充分发挥“数字长宁”品牌优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趋势,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一体推进,全面提升城区数字化水平。以智能网联和在线新经济为重点推进经济数字化。以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生活数字化。以“两张网”建设为重点推进治理数字化。


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针,着力在“抢先机、提能级、优生态”上下功夫,在“高端化、特色化、引领性”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代表未来都市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等,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1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能级。继续大力发展现代贸易、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注重新技术新模式融合渗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做强重点特色产业。着眼于未来发展方向,增强产业的开放性、包容性,加快做强一批临空经济、智能网联、时尚创意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加快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02

促进经济载体提质增效


加大优质经济载体新增供给力度。推动存量经济载体改造提升。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切实加强楼宇服务。


03

持续完善产业发展举措机制


完善便于监测分析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政策举措。


五、持续优化空间格局


长宁区三大产业功能区


对接《上海市长宁区单元规划(2017-2035)》,加强核心功能集聚,优化提升以中山公园商业中心、虹桥国际贸易中心、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的东、中、西三大功能区功能,通过“三带”协同勾连和TOD社区建设,进一步彰显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综合优势。


01

东部中山公园地区


按照“中央活动区”的定位,充分发挥紧邻市中心高端商业商务服务高地优势,充分挖掘历史风貌街区底蕴,进一步提升商业商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发展。打造更具活力的商业中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02

中部虹桥地区


坚持“国际、商贸、时尚、文化”定位,更加主动打好“虹桥牌”,进一步强化国际贸易、时尚设计、展览展示、消费体验、商务办公等功能,成为具有标志性的国际贸易时尚圈。持续提升国际贸易等功能。加强区域整体规划和深度开发。完善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


03

西部临空地区


继续坚持“机场城市、主城片区、商务社区”定位,重点聚焦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大力集聚总部型、功能性、平台型企业,打造成为形态更好、功能更优、实力更强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


04

强化“三带”协同勾连


以苏州河滨水商务休闲景观带、2号线创新经济发展带、延安西路-虹桥路时尚文化集聚带为连线,着眼于区域整体功能提升和局部地区形态功能优化,推动三大功能区协调融合发展。


05

打造多点TOD社区


以轨交站点为核心、六百米为半径,推进多点TOD社区建设。


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弘扬刀刃向内、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不断加强优质制度供给,着力激发发展的活力、创造力和内生动力,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


01

深化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


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力度。主动融入虹桥国际人才港建设。提升虹桥服务海外人才品牌效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02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合力推进企业精准服务。


03

加大重点领域创新力度


探索城市更新领域政策突破。加大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推进金融与贸易深度融合。探索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七、持续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打造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区。


01

全面提升城区文明程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02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亮点,助力上海市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加强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全力激发文化品牌效应。


03

促进现代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深化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贸易、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


八、不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坚持“四个论英雄”发展导向,深度实施城市更新战略,处理好城市建设容量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加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01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持续制定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聚焦重点街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加强形态、功能、品质整体设计,坚持整区域总体推进与局部“微更新”相结合,进一步传承文脉、提升品质、惠及百姓。适度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复合高效利用。推进历史风貌街区特色保护更新。


02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区环境品质,让长宁更加优美舒适、生机盎然。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力促进生态惠民。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03

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市政设施,推动交通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优化区域排水系统、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完善区域道路系统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挖掘多层次静态交通潜力。加强空间勾连建设。完善排水系统、环卫设施等建设。


九、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好人口自然增长的新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平衡,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更好满足长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统筹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开放的原则,构建网络化、无障碍、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网络,激发社区空间活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覆盖全区。


02

完善多层次就业创业促进体系


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并重、促进创业和提升职业技能并举,鼓励新就业形态发展,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03

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教育,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各类教育特色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04

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设智慧化、整合型、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05

推动体育优质均衡发展


积极创建上海市全民健身示范区,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智慧体育、时尚体育、精品体育,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做强体育产业。


06

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更加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更加充分、均衡、多样的养老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差异化、优质化养老需求,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优化养老机构布局。扩大专业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医康养护多层次深度融合。


07

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扩大居民全过程参与,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营造舒心安心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区宜居性。推进居住品质提升。推动租赁住房发展。


08

切实做好社会保障等工作


完善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十、提升城区高效能治理水平



着力加强全周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建并重、精细智能,以长效机制夯实治理基础,以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城区治理能力,推动城区治理更高效、更顺畅、更智慧。


01

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


坚持高标准引领,下绣花般功夫,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使城区更加安全整洁、便利舒适。打造多层次美丽街区。加强垃圾全流程管理。加强市容顽症等治理。


02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以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抓手,坚持社区治理与居民需求的有机平衡,夯实社区治理基础,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形成更多具有长宁特色的社区治理亮点和品牌,为全国和全市的社区治理积累经验、作出贡献。探索党建引领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深化分类治理。深化物业治理创新。扩大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03

建设一流水平的平安长宁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按照“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要求,以系统性防控守牢城区安全底线,让城区更安全、社会更安定、群众更安心。提升城区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城区运行安全保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04

深入推进法治城区建设


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十一、实施有力的规划保障


从突出规划引领、加强组织实施、加大民主监督、凝聚各方力量四方面提出了实施规划保障的要求。


猜你喜欢


大变样!长宁这个老旧小区改造得“好看又好住”!

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长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风靡长宁的“加装电梯地图”是这样“出炉”的…


委员参政议政,到底说什么?记者带你现场直击



编辑:李嵩楠、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长宁官方微信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小编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