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报!长宁这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荣获全国奖项!

上海长宁 2021-08-12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晓景家庭医生工作室”日前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工作室8名医护人员平凡却温暖着上万居民的点点滴滴。

一天,5次上门导尿


80岁的张奶奶,膀胱癌晚期,术后留置导尿卧床在家。

 

由于导尿管堵塞,张奶奶无法顺利排尿,导致腹部胀疼。家属就急忙找到了叶晓景医生求助。

 

“我们的工作是每天为患者换一次导尿管。”叶晓景回忆道,可有一天的经历却让她至今难忘。

 

那天,刚刚为张奶奶换完导尿管回到站点,叶晓景医生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电话那头,张奶奶家属匆忙求助,说导尿管又堵了,老人腹部开始胀痛。

 

没有顾上喝一口水,叶晓景又带着护士马妮娜再次上门,为老人重置导尿。

 

然而,一个小时后,电话又来了,叶晓景和护士再次上门查找原因,发现由于病人膀胱内的血块堵塞了导尿管,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于是,叶晓景和马妮娜便为老人进行膀胱冲洗,却发现因血块太大,普通冲洗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便使用大针筒手动冲洗,终于将血块冲了出去,老人的腹胀缓解了。

 

这次之后,老人的输尿管又出现了两次堵塞,叶晓景和护士也是随叫随到。晚上不放心,下班时叶晓景又拐到张奶奶家中,看老人无碍才放心离开。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一次换尿管是“标配”,去个两三次也都是正常情况,直到老人去世。

 

“对于张奶奶这样肿瘤晚期的患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最后的时间里减轻他们的痛苦,温暖他们人生最后一程。”叶晓景说。


“谈心角”温暖如春



在忙碌的门诊中,签约居民往往无法与家庭医生有隐私性的交流,这是一直系在叶晓景心头的一个“结”。


2016年,叶晓景家庭医生工作室“谈心角”(心理咨询室)应运而生。

 

“在这里,签约居民可以在闲暇时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聊聊天,倾述一下心中的郁结;当工作室成员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瓶颈、心结时,也可以在这里思考、聆听;在这里可以有片刻的冥想,可以有阅读的静谧时光……”叶晓景这样介绍。

 

陈阿姨就是“谈心角”的获益者。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居民一时间“慌了神”,62岁的陈阿姨也成为了其中之一。

 

“那时,陈阿姨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邻居稍微有点响声她就觉得是地震,天天喊着地球要爆炸了,还把手机扔到了窗外,拒绝和外界一切接触。”叶晓景回忆道,后来陈阿姨被送到了区精神卫生中心,“因为她是我的签约病人,我还去精卫中心探望过她,而她那段时间也只认识我一个人。”

 

从精卫中心康复后回到家中,陈阿姨有些许自闭,不愿接触外人,便成了“谈心角”的常客。

 

知道陈阿姨不愿和其他患者一起候诊、配药,怕知道她过往的居民“闲言碎语”, 叶晓景便在“谈心角”询问陈阿姨的病情,和她谈心,缓解她的焦虑,而每周一次的“配药时光”也成为陈阿姨最轻松的时刻。

 

“和叶晓景医生和工作室其他医生在一起,是我最放松的时候,他们总能温暖到我心中。”陈阿姨说。 

全程参与,全方位护理



2021年伊始,工作室突然接到一个十万火急的电话:一位高龄签约居民不小心跌倒骨折,家属非常焦虑,一方面怕老人的病情,一方面担心如果手术,90多岁的老人是否有风险。

 

放下电话,叶晓景立刻带着团队上门进行了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先安抚患者家属,让他们稍安勿躁,同时立刻启用上级医院“绿色通道”,联系到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门诊,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建议髋关节手术,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

 

有了家庭医生的帮助,老人转危为安,家属对家庭医生的信任更进了一步。

 

在随后的康复中,家属放心地将老人转到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骨科联动病房”,进行术后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及专家每周会诊。

 

2个月后,病人康复出院了。而作为老人的家庭医生,叶晓景还是没有“放手”,并再次上门为老人进行锻炼活动度评估,指导她如何在家中有效康复锻炼,为她进行跌倒安全知识宣教,更为术后焦虑的老人进行了心理疏导。

 

如今,老人已康复如初,逢人便说:“只要有我们家庭医生在,我啥都不怕,大不了我还可以住到叶医生工作室联合的养老护理院呢!”


“目前,我们在探索社区医疗、康复、养老三元合一的健康服务新模式,做家庭医生不能做‘名片’家医,而是要做接地气、贴居民心的实干家医。”叶晓景说。

滴滴水,汇聚成大海



去年,新冠疫情下,工作室中所有医护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他们守口岸,守社区,驻守隔离点,团队医护除了完成日常门诊、 出诊、病房值班、家庭病床等工作外,还承担了社区流调、应急转运、站点机场防守及派送医护进博会核酸检测及保障任务。

 

让所有成员最难忘的是2020年8月,工作室刘威、孙海燕、周楠3名队员外驻酒店隔离点。


周楠的孩子还不满周岁,孙海燕的孩子也只有6岁,挥别家人,他们克服各自的困难,坚守在隔离点上。

 

刚到隔离酒店不久,一天晚上,叶晓景便接到了孙海燕的微信。

 

“叶老师,能不能买点缓解扭伤的膏药来?”

“是谁受伤了?隔离的客人吗?哪里扭伤了?”

“哦,不是客人,是我。”

 

在叶晓景的追问下,孙海燕说出了实情。

 

于是,叶晓景马上到药店买了扶他林和云南白药膏,送到了隔离酒店。

 

“投喂群”,是3名队员在隔离酒店值守期间大家建的群。

 

“小伙伴们想吃什么,就在群里告诉我们,需要买的我们买,可以自己烧的就自己烧。拿着亲自给小伙伴们做的红烧鸡腿送到酒店,在隔离带外给他们比个心,加个油,心里就很踏实,无论多远,我们的心都在一起。”工作室护士马妮娜说。

 

3名医护恪守前方,余下5名医护坚守社区一线。他们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日常工作及1200名老人体检等突击工作。

 

最终,周楠医生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孙海燕家庭荣获长宁区抗疫家庭称号,叶晓景也获得上海市农工党抗疫先进个人。

 

“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汇聚起来成为了大海。”叶晓景告诉记者,护士周琪严重骨折半年后,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拖着肿胀的腿为居民进行体检、上门流调、入户访视;护士吴俊雅管理着2500多位签约病人、600多位高血压患者、275位糖尿病患者,却无一死卡。一个人联系不到,她便联系居委会,联系派出所,再不行就亲自上门,直到解决为止。护士黄璐,两个孩子的宝妈,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到临空为海外归来的客人做咽拭子监测。同时,她又就是一个“大管家”,把工作室的所有物资管理得井井有条……


耕耘过后,收获满满。

 

叶晓景家庭医生工作室连续三年荣获长宁区“工人先锋号”,作为上海市卫生计生工作先进个人和长宁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叶晓景带领其工作室医护人员,承担着仙霞新村街道6个居委2万多名居民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他们摸索组建家医工作室平台,成功融合全科医师、中医全科医师、社区护士、行政助手等多专业资源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新模式更好体现了防治结合,满足了居民不同层面健康需求,成为居民心中实实在在的“守护神”。


猜你喜欢


上海独此一家!长宁这个小区将建“高架观鸟台”


武夷路上新开了一家“康养驿站”!除了助餐点、日托,还有这些免费服务……


长宁区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总结暨查纠整改环节部署会


今天下午,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长宁区委产生第十四届委员会


喜报:长宁10个街镇全部达标!



图片由叶晓景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

记者:赵   立

编辑: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