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擦亮“最虹桥”和“数字长宁”名片!区政协委员为长宁发展建言献策
1月4日下午,参加长宁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参加分组会议。
在讨论中,大家踊跃发言,线上“抢话筒”触发了一次次的笑声和谦让。“大家直抒胸臆,言之有据,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的力量,与长宁的发展同频共振。”区政协主席洪流在参加分组会议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一份用数字说话的《报告》
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内容全面、扎实直观、实事求是、数据详实。过去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长宁区经受住了空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和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挑战,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绩令人振奋。
杨欢委员认为,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市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形势,长宁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全市排名靠前,实属不易。《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群众关切的事情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如持续提升城区品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守牢城区安全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紧扣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
严越峰委员认为《报告》内容比较详实,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财政收入的情况,都是用数据说话。政府部门注重把钱用在刀刃上,重视防疫、重点企业的扶持,加大人才引进等民生改善和城市建设力度,减少了政府预算和“三公经费”。陆天艳委员表示,通过《报告》字里行间精准的数字和字斟句酌的文字,看到了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优化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是去年区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报告》的重中之重。长宁区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实现方舱医院患者零死亡,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继续做好核酸采样和疫苗接种工作。
姜绮霞委员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治病救人的间隙参加了会议,她希望分级诊疗体系能够进一步地完善。吴寰宇委员认为,重视疫情防控一方面在于疫情本身的跌宕起伏,一方面也是政府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践行和落实。他提出,在优化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这件事上,不仅要做好物资储备、新冠疫苗接种,还要做好检测、预警和评估。陈嘉旎委员建议,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居民更加愿意前往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议在对应的上级医院设置绿色通道。
GDP增速率先实现翻正
长宁区去年一年经济发展的成绩令人振奋。前三季度GDP增速率先实现翻正,预计全年增长1%左右,增速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6亿元,同比增长3.5%,位居中心城区第三,其中区级税收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7.8%,位居中心城区第二。重点产业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56%,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区共引进重点项目730家,亿元楼达33幢。其中,金虹桥国际中心成为去年全市首幢税收“百亿楼”,南丰城、新虹桥中心大厦分别成为月双亿楼、月亿楼。
屠磊委员表示,GDP全年的增幅达到了1%,发展相对强劲。留抵退税的规模达到了99.86亿元,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让百姓共同享有,彰显了执政为民的理念。章艺委员感慨,金虹桥是去年全市两幢百亿楼之一,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如何扶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也是很多委员的关切。施彧委员表示,很多企业因为疫情影响,自身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复苏,他建议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对企业多做一些走访调研,从政策、法律、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龙伟委员则建议,关心扶持企业不仅要针对区里面的中小微企业,还有其他大型企业,也要关注其在海外的发展,构筑良性外循环的同时打牢国内根基,做好配套服务。欧涛委员建议,要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针对遭受重创的中小企业根据地域及行业情况安排足够的预算,制定真正能够落地的针对企业成本支出方面的补贴政策,扩大政策的应用面,并简化审批流程。
擦亮“最虹桥”和“数字长宁”的名片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是长宁区两大战略机遇,也是发展的两张名片。打响“最虹桥”品牌,长宁片区综合税收同比增长23.7%(剔除留抵退),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比重近40%;深化“数字长宁”建设,数字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主引擎。
陈钢委员表示,长宁区去年统筹建立了东虹办,从打响“最虹桥”到擦亮“最虹桥”,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长宁是虹桥品牌的发源地,虹桥开发区1986年就开始建设,至今快要40年了,高档的产业集聚优势是无法取代的,“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最虹桥’品牌的引领作用”。
“数字长宁”在《报告》中的出现率很高。高萍委员表示,这表明蓝图已经绘就,长宁区数字经济的工作紧贴科技和时代的前沿,走在了前列。
傅松委员提出,数据共享非常重要。现在大量的信息采集是不共通的,举例来说,防疫工作中的信息采集往往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统计口径。在拓展数字赋能数字转型的工作中,如何打通原有的数据,使得现有的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是“数字长宁”往前发展的基础,也是老百姓会用爱用的基础。
饶清委员希望推进文化艺术的数字化和数字艺术交易方面的发展并落地。她建议把文化艺术和元宇宙融合起来,全方位带动长宁经济和文化发展。1月1日,全国首个国家级合规数字资产二级交易平台——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在北京正式启动,平台交易种类包括知识产权、数字版权、数字藏品等,她建议长宁可以牵头组织相关人才团队,让上海乃至附近区域的数字交易平台落地长宁。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长宁区全力打造更富品质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1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预定目标。
郑宇委员对《报告》中提到的“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8472套”深有感触,他表示,现在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大多数来自外地,这些保障性的住房可以让他们安心地留在长宁,为长宁的医务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沈颉委员提出,2023年政府工作提出同仁医院要升三级甲等医院外,政府应对其他专业医院的打造目标也要有所规划,包括医院与大学之间的联系还望政府给予明确指示和帮助,长宁已有专科医院在全市范围确有优势,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警醒。
黄挽澜委员建议,可以在扶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式上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比如说,在大型的律师事务所里建立见习的基地,由律所和人社局提供补贴,在经过一段时间见习且双方满意后再进入正式的编制。这一方面可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小微企业降低成本。
委员们还分别围绕政产学研医合作、普惠教育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保证学校运动场地面积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猜你喜欢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