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年来,长宁区取得这些成果

上海长宁 2023-08-24

今天(3月2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华源介绍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两周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成果相关情况,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鲍炳章,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闵行区区长陈华文,长宁区区长张伟,青浦区区长杨小菁,嘉定区区长高香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伟在回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介绍了过去两年,长宁区锚定“最虹桥”目标,在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的发展中相关的支持政策、产业平台项目的落地情况。


两年以来,长宁区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商务区管委会紧密对接,统筹推进“最虹桥”引领行动四个方面87项任务,一批政策、平台、项目落地生效,长宁片区的势能和显示度进一步提升。



政策落地再提级,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长宁区持续对接落实《总体方案》明确的29项政策措施,目前已落地26项,具备承接主体和应用场景的政策达到20项。其中,有的政策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比如,长宁片区内开通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的企业达到28家,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企业达到77家;有的政策率先实现落地,比如,推动永久居留身份的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获批境外高层次人才在华永久居留的受理权限等。同时,长宁区还积极推动落实上海市新一轮20条政策措施,释放政策效应,赋能区域发展。



产业能级再提升,开放标识度进一步彰显。围绕商务区“四高五新”产业定位和长宁区重点产业目录,不断完善产业功能布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2022年税收超过75亿元,同比增长21%,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深入实施“总部增能”计划,目前长宁片区内经市级认定的各类总部企业达到57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等一批特色功能平台加速推进,在汇聚资源要素、提升服务能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城融合再提速,品质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围绕“规划一张图”,长宁区加快用地转型和城市更新,长宁片区商业综合型首发项目——东虹桥中心正式开业,虹桥上城、春秋总部、宜家荟聚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围绕“交通一张网”,长宁区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基本完成外环抬升和迎宾三路东延伸两条交通大动脉前期工作,同步构建“四纵十八横”配套路网体系,加快建设立体慢行系统,全面提升区域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围绕宜居宜业,长宁区持续增加人才住房供给,今年年内将建成和投放近6000套租赁住房;不断优化虹桥国际人才港分中心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功能,留学回国人员租住人才公寓专项政策实施以来,已审核通过870人、安排入住256人,通过这项政策帮助长宁区外资、总部企业成功引进了176名海外优秀人才。


下一步,长宁区将进一步深化对重大战略内涵的认识,聚焦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功能平台等,持续锻造比较优势,不断擦亮“最虹桥”品牌,为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贡献更多长宁力量。


猜你喜欢


上海唯一!第二批“国家级”名单公布,长宁这处上榜→


长宁这家企业一年推出4款元宇宙产品!


长宁这个线下沙龙活动,吸引了十余家重点企业!


长宁区发布“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南”


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长宁区新增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来看效果图



撰稿:李媛媛

摄影:陈   洋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