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赞!长宁这个项目获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应用示范基地

上海长宁 2023-08-24

近日,临空园区办公改造项目“上海朗诗绿色中心”获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应用示范基地。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建筑运行能效和健康性能提升研究”(2018YFE0106100)项目成果应用示范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认为,该示范项目低碳技术方案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据了解,“基于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建筑运行能效和健康性能提升研究”项目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之一,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已获多项认证和大奖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是临空园区内的低碳明星建筑之一,改造前的旧楼于2004年建成,存在陈旧、漏风、低能耗等诸多问题,上海朗诗绿色中心项目通过对旧楼改造、绿色办公作了深入应用,于2018年底正式改造落成。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5700㎡。全球首个按照LEED+WELL双铂金+绿建三星+DGNB+BREEAM五类认证标准打造的改造类办公建筑就此诞生。
2019年,上海朗诗绿色中心获选“年度十大绿色建筑(公建类)项目”。2020年,上海朗诗绿色中心荣获绿建三星评价标识,成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后首个获得绿建三星评价标识的改造类办公建筑。同年,上海朗诗绿色中心被授予“中国绿色建筑-英国BREEAM双认证”荣誉项目证书。2022年,入选上海市长宁区近零碳示范项目。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的改造结合上海当地气候与建筑自身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绿色生态节能技术,将此前漏风、耗能、低效的办公楼,改造成了节能、高效、健康的办公楼。加强了自然采光、通风,增强了固定和活动遮阳,改善了视野;最大化实现被动式节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超高效设施设备系统的应用,使得大楼相较于传统写字楼其节能减排潜力达到70%以上。体现了“健康环境、舒适办公、节能环保、智慧管理、人性设计”共5大核心价值。

项目采用了14大技术体系共108项建筑科技,包括高性能外墙和门窗、光伏、新风热回收、等效生理照明等。据介绍,通过在气候适宜条件下自动开启高位窗,可实现全楼开场办公区域全年约30%时间自然通风,年节省风机电耗约3200kWh,年节省风冷热泵电耗76MWh。

上海朗诗绿色中心还采用了朗绿科技的智慧控制系统。多参数传感器像是大楼的感官末梢,实时监测整栋楼不同区域的各项数据包括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等等。楼内共计安装的各种探测器总数超过500个,不仅可以实时进行温湿度环境品质、照明环境的监测,同时可以联动暖通设施,自动调节设备状态,保持室内的舒适度。通过数据化表现形式,在长期运行中积累大量的数据,形成独有数据库,并通过AI自主学习,形成自我调节的智慧化运作体系。

自投入使用以来,上海朗诗绿色中心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充分保证员工的健康舒适及各项人性化需求,已成为朗诗存量办公领域的代表作。
临空园区“低碳楼宇”汇聚
值得一提的是,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入选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名单,区域内大力发展能耗低、产出高的现代服务业和总部型企业。示范区内有十余个楼宇项目在设计建造时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二星、三星标识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设计认证,多家企业为实现自身的低碳管理设计并应用了楼宇智慧管理平台,让能效控制可视化、集成化、智慧化。
园区内的东方国信商务广场作为旧粮仓改造项目,在2021年获得了中国首个BOMA BEST铂金级认证项目(建筑可持续性管理认证)。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于2017年在上海落成启用。大楼从设计到建设、施工,以及后续运营,都积极贯彻绿色建筑理念,是中国首座荣获“三重认证”的绿色智慧建筑。

博世总部大楼被授予“上海节能模范单位”,并于2022年入选第一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示范单位。

阿纳迪酒店获得2021年长三角酒店节能金钥匙奖。

无论是办公还是居住,“绿色低碳”正日益成为临空园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关键词。

猜你喜欢

长宁区新增两家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上海市同仁医院与东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区首个!华阳路街道成立“助凝”救助顾问工作室丨凝聚30年
长宁区技能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开始啦!咖啡品鉴、慈善义卖、文艺演出…5月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彩不断,邀您参加!

图片来源于朗绿科技、临空园区

撰稿:毛奕云

编辑:竺嘉茹

责编:李晶莹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