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宁,又又又要起飞了!靠什么?区委书记张伟给出了答案

上海长宁 2024-01-28


长宁,素来低调、务实
长宁人,亦如是

对发展的目标,长宁却一向高标准
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
城区功能最完备、辐射作用最突出的“最虹桥”
正是当前长宁锚定的目标

如何实现?
高基数和建成区带来的现实压力无法绕开
但,挑战HARD模式
是素来爱啃硬骨头的长宁区委书记张伟
从不畏惧的
 

12月21日,上海40年里最冷的这一天

张伟带着《2023对话区委书记》节目组

一起调研走访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部片区

“东虹桥”里的3家企业

试图从“破解资源约束瓶颈”的视角

寻求“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的答案



(一)第3次腾飞的时机,到了!

这次调研的起点,区委书记张伟选择在了临新路协和路交叉口的街角公园。虽然当天是上海40年里最冷的一天,但阳光明媚。“在过去的40年里,长宁也有过两次比较大的腾飞。”在这处即将完工的口袋公园里,张伟聊起了长宁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1983年春,随着“虹开发”打下第一根桩基,奇迹就在长宁这片0.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上演——众多“第一”相继诞生,比如:上海市第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国第一块国际招标出让土地。这些带来长宁的飞速发展,昔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农田,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示范和缩影。

进入二十一世纪,长宁抓住了旧区改造契机,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面上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的改造。城区的形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楼宇经济和数字经济蓬勃起势。天山地区、古北地区、中山公园地区成了楼宇经济的代表。

与此同时,长宁提出“数字长宁”建设,数字经济作为重点产业,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并逐渐形成了携程、拼多多、分众传媒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

“数字长宁”20余年来,长宁已集聚了六千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占到经济的比重超过了50%,成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新的腾飞,是我们一直以来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张伟说,中央和市委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宁作为上海市域内的唯一中心城区,迎来了又一次的腾飞机遇。

但高基数和建成区带来的空间资源约束的瓶颈,也随之而来。

“通过调研和实践,我感到,‘腾飞’需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牵引作用,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升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质量和效益)。”张伟说,“企业就专心负责生产、市场、研发等,其他的事,都可以交给我们。”

对长宁来说,这是一次新的重大机遇,抓住了、用好了,就能找到打破资源要素约束瓶颈的途径,抢占发展新优势,形成强大的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向上动力。

(二)国际大咖、本土新秀,齐聚东虹桥

服务,长宁的破题之道。

其具象表达,就藏在一家家企业的发展中,一个个人才的感受里。

东虹桥,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部片区,面积有19.9平方公里,总部集聚,外资集中,上海60%基地航空公司总部位于这里,各类总部企业达57家。张伟当天调研的三家企业:联合利华、博世和百秋,都在街角公园15分钟步行圈里。三家企业--两家“全球百年老店”,一家“本土后起之秀”,都是张伟和团队放在心尖儿上的发展“同行者”。

今年,在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的同时,长宁更进一步,结合走访,调研排摸的实际情况,为企业送上“普惠政策包”、“个性政策包”、“诉求互动包”等专属“服务包”。

同时,对症下药解决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让服务更为便捷可及、企业更加受益满意,也就是服务举措“所见即所得”,政府的“卖家秀”和企业的“买家秀”是一样好看好用的。“从区里的班子成员一直到各个街镇的领导干部,都是‘服务官’,都有联系服务企业对应的分工。”张伟强调。

“落户在长宁这么多个年头,确实得到了非常大的支持,不管是从政策的解读,我们需要调配的效率,高效的辅助,给我们提供非常大的便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愿意把研发中心也落在这里,地区总部也落在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联合利华北亚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党敏如是说。
 

联合利华,世界五百强,是入驻东虹桥片区的第一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05年认定为中国区总部,之后升级为北亚区总部,管辖中日韩市场的业务,并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是联合利华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始终有着长宁"专业"服务的加持。

年初,长宁在全市率先颁发“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第一张证就花落联合利华。这项改革打破了以往食品研发和生产之间的“泾渭分明”的壁垒,进行食品研发的实验工厂,可以直接从事食品生产,实现食品研发、食品生产“一址两用”,企业可以将研发的配方进行小批量生产,直接投放市场试水,获得消费者反馈后再决定是否大规模生产,加快了企业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步伐,有力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更好服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以及新业态、新模式,这项首创性改革已在全市推广。

今年是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100年。“我们期待,下一个百年,在中国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党敏信心满满。
 

在联合利华升级为北亚区总部的2011年,另一家名符其实的“百年老店”--世界著名的科创型跨国公司博世集团来到东虹桥。之后的发展超出企业预期,“那一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大概三百多亿,今年应该能够突破1400亿,”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颇为自信。

100多年来博世一直保持创新的精神和硬核的实力。“百年老店”欣欣向荣的魅力密码,就藏在“前瞻研发中心”的一间间实验室里。这里集聚着一支支年轻的科研团队,他们正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知识图谱领域潜心探索。

他们,企业视之如宝,长宁更是,变着花样地为人才提供多巴胺式服务。“人才居住的环境好不好,居住证办理快不快,落户事项便不便捷,等等,这些都是人才最为关心的“关键小事”,我们努力提升人才服务的便利度和感受度,为人才提供多巴胺式服务,让人才感受到快乐、愉悦,有满足感。”
 

比如,居住是人才普遍关心的,长宁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式的安居服务体系,其一是设置租房补贴,目前是每月1600元的补助标准;其二是筹措人才公寓,就在东虹桥,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即将有4400多套房源推向市场,拥有370多套房源的保租房社区——“临客公寓·荟临居”也即将试运营;其三是消除人才痛点,留学人员回国要享受租房补贴的前提是找到工作,这就抬高了他们找工作的成本,长宁专门制定过渡期内租住人才公寓的政策,实施快2年,已安排入住600余人次。

还比如,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是长宁、乃至全市人才服务的窗口名片,长宁正在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功能、精简流程,服务范围从政务服务拓展到生活服务。政务服务从17项增加到35项,将新增薪酬购汇、外国留学生在沪实习推荐、企业注册、公积金办理等实用项目;将新增30项生活服务项目,包括海外人才公寓申请、外籍人员婚姻登记指引、外币兑换、证件材料翻译服务等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医教养学”等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来到这里想要的服务都能找得到、办得好。

还有不少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人才引进落户审批全程网办是长宁在全市率先突破的,长宁打通部门数据,用数据核验代替书面纸质核验,用技术方式增强审批可靠性,实现了远程在线受理、线下一次不跑,15分钟就可以完成,大大节省了办理时间。
 

以真心换倾心。长宁,被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青睐。

2019年,百秋落户长宁。这是一家从事数字化零售的综合运营服务商,专注于为国际知名时尚、运动、美妆品牌等提供一站式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

这位数字化零售领域的4岁本土新贵,处处散发着年轻且耀眼的光芒:员工近3000人,平均年龄27岁,主播平均年龄24岁。

在长宁正奋力画出数字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时,百秋,绝对是细分领域的重量级一员。“每年,政府‘服务官’都来走访好多次。今年我见到张伟书记应该差不多五六次了。”百秋副总裁许云笛说。

“八张改革特色牌”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让长宁成为培育和发展在线新经济的沃土,有力促进在线新经济企业在长宁发展壮大。
 

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是区域经济的最大产业和最强引擎,这也是“数字长宁”20多年深厚积淀的成果。接下来,是坐着“守成”还是继续“创业”?长宁自然是选择后者。目前,全区已经集聚了61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所作贡献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目前增速超过20%。前三季度,长宁的软件信息业营业收入、电商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接下来,长宁将乘势而上,“大力培育集聚,涌现一批细分领域的小巨人,推动点点星火兴起燎原之势”。

(三)从19.9平方公里到37.18平方公里

走访调研完三家企业,已近黄昏,天空中的云彩染上了一抹橙红色。站在东虹桥的一处建筑连廊构筑的公共平台上,看着园区内的一栋栋商务楼宇,张伟感慨,”我们希望在前两次大发展基础上,长宁能够在这个区域当中更加增添新的活力。”

这是基于对“虹桥之源”峥嵘过往的底气,更是基于对“大虹桥”光明未来的绝对信任。


“19.9平方公里的东虹桥至少有这些优势”,张伟娓娓道来。

一是区位的优势,这块区域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部片区,面积有19.9平方公里,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市域唯一的中心城区,处在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任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二是基础的优势,这块区域发展基础比较好,居住、出行、商业等环境配套都比较完善,不仅宜业,同样宜居宜游,特色公园和生态绿道相呼应,天际线和水岸线相交汇,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体现得很充分,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比较高,具备“出圈”的资质。

三是产业的优势,这块区域的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实力强劲,形成“航空+总部”、“数字+绿色”两大集群,总部集聚,外资集中,东虹桥以不到商务区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税收,可以说是“小身材、大作为”。

四是潜力的优势,这里虽然建设得相对成熟,但依然有存量的工业、科研用地可供开发,预计,未来2-3年,东虹桥会有100万平米各类载体投入市场。
 


从优势到胜势,就需要“全区各级干部要为企业做好服务”。

张伟调研中反反复复强调,“作为一个建成区,经济基础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服务团队,不管是区的班子成员,还是产业部门、综合部门、招商引资部门,包括各个街镇的服务官们的专业、精准的服务,将企业的发展潜力激发出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从“长宁的虹桥”到“上海的虹桥”,

再到“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

打响“最虹桥”品牌,长宁矢志不渝!




猜你喜欢

今天中午12点,对话长宁区委书记张伟→

元旦假期,长宁区属医疗机构门急诊安排出炉→

第四届长宁区政府质量奖通过资格审查的组织和个人名单公示

30年后焕新归来!古北万科广场是这样“变身”的……

集结50多个品牌!“世贸DA市集”来啦→


资料:话匣子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宁,又又又要起飞了!靠什么?区委书记张伟给出了答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