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动自行车停放有序、充电安全便捷,长宁这个小区是怎么做到的?

上海长宁
2024-09-06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一直是困扰很多社区的问题。在周家桥街道虹桥新城,随着4处非机动车车棚、148个充电插头的投放使用,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有了缓解,入户充电的现象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居民区依托自治力量,制订了《非机动车停车使用公约》,成立了巡查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电动车治理的有生力量。


新增充电插头148个,消防设施全面升级


走进虹桥新城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两个大型绿色“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映入眼帘。该水基型灭火器采用水雾技术,对于扑灭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具有更高效的作用。为此,小区新购入了6个大型和180个小型水基型灭火器,放置在各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

此外,记者还看到,车库目前共有大小两种充电设施,小区充电插头数量达到148个。其中,大型智能充电桩可满足1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小型充电桩可满足2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它们相互补充,基本覆盖了车库的各个角落。
“我们的地下非机动车车库面积不小,但被划分成了多个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空间。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在面积较大的几个空间安装了智能充电站,而在面积较小的空间、通道,则灵活地使用迷你充电插头。如此一来,充电插头数量能基本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虹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磊告诉记者。


充电有序


而这源于居民区前期大量细致的底数排摸。桥新城是建于2000年的商品房小区。小区共有居民住宅楼13栋,总户数1193户,常住人口3800人。整治开展前,居委会联合物业,通过地毯式排摸和入户调查“两手抓”,对小区停车情况和需求做到心中有底,并根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成倍增设了充电设施。
“现在回到社区,随时都可以找到充电的地方,再也不用费力拎着电瓶回家充电了。”刚巧回家的社区居民告诉记者。

考虑到社区居民不同的充值习惯,居民区周到地设置了投币式和扫码式的电动自行车自助充电桩。目前,根据电动自行车功率大小不同,1元可充电1.5—5小时不等,时间充不满,剩余费用会自动退回。


新辟4个地上车棚,覆盖小区各角落


虹桥新城非机动车地下车库,原是小区唯一可供电动车充电的区域。然而,地下车库位于小区西南角,毗邻小区2号门,距离部分楼栋较远,对一些居民来说不太便捷。
今年以来,居民区利用地面上有限的空间,全新开辟了4个停车充电车棚。朱磊告诉记者:“要挖掘空间,又要做到合理、科学布局,让地上车棚位置能够覆盖所有楼栋,这是关键点,也是难点。”
经过多方考量,各方选定了4个点位开辟非机动车车棚,这却引起了周边楼栋部分住户的反对。“充电车棚虽然是居民所需,但居民都不希望设置在自家门口,害怕带来安全隐患。”

于是,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上门与居民沟通,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同时,也拿出了合理的消防方案,包括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智能充电站,确保电瓶充满电或拔出插头时会自动断电;同时,还在车棚安装喷淋等消防设施,最终打消了居民的顾虑。此外,停车点还贴心地加装了车棚,为居民的爱车遮挡日晒雨淋。 
地面车棚的重新规划设置,也让6号楼前的“无序停车”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据了解,6号楼是小区仅有的2幢高层之一,共有32层,居住了172户近600人。因为楼前区域以及一楼大堂拥有宽敞的空间,给电动自行车停放和上楼充电带来可乘之机,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

于是,居民区在此增设了2个充电车棚,并划分出了外卖、快递停车区和禁停区。如今,居民会将自行车以及不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自觉停放到专门的停车区域,为楼内居民营造了有序、舒适的居住环境。
“之前我们正常通行都成了问题,经过治理,楼门口空间整洁、有序,我们路过心情也好了很多。而且,居民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会有意识地把车辆停在该停的区域,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环境。”居住在6号楼的居民告诉记者。


小区沿街商铺,也有了专属充电区


在新设的4个充电车棚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位于小区2号门后面的停车充电区域,是居民区专为沿街商铺量身打造的,也凝结着社区居民的集体智慧。
原来,位于虹桥新城小区外的沿街商铺中,有至少3家房屋中介公司,中介人员电动车充电需求量大。但自6月1日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飞线充电,中介人员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显现出来。

“原先,这些店铺飞线充电的情况很严重。整改了很多次,但收效甚微。”朱磊告诉记者,“要杜绝违规充电,归根到底,就要给他们提供可行的充电方案。”
于是,居民区结合走访调研,倾听沿街商铺的需求,并邀请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协商共议。会上,小区党支部委员江忆影提出,能否在靠近大门的地方找一块地方,既能满足中介人员的充电需求,也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江忆影的意见建议获得了多数居民的认可,于是,居民区腾挪空间,在距离沿街商铺较近的2号门入口处,新辟了充电车棚。
记者看到,因为该停车棚点位周边绿植稀缺,易遭到太阳直射,居民区在棚顶铺上了隔热膜,通过物理方式帮助车棚降温。车棚内安装了一台智能充电桩,可供1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车棚左右两侧分别装上了小型水雾型灭火器,防患于未然。


居民多方参与,守护社区治理成果


傍晚时分,电动车陆陆续续驶回到小区。吃完晚饭的社区志愿者周华走出家门,一边散步,一边查看各个电动车棚是否有不规范充电的情况。
“我们每天在小区里散步时,会留意是否存在飞线充电的情况。一旦发现,我们也会反映给物业或居委会,由他们上门和居民沟通。” 周华表示,“社区的安全要靠我们每一位社区居民共同维护。” 

事实上,在解决社区非机动车停车难与充电难的过程中,虹桥新城居民区也吸引了许多居民积极参与,除了说诉求、提意见,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还主动组建起了一支志愿队,轮流在社区巡查。
此外,社区志愿者还共同起草了《非机动车停车使用公约》,包括电动车需遵守“集中停放、摆放有序、朝向一致”的原则,非充电车辆勿占用充电区域等共计6条事项。

如今,《非机动车停车使用公约》由社区书法达人王嘉平书写成楷体,并被制作成硕大的宣传展板,悬挂在墙面上。至此,电动自行车整治也成为虹桥新城“馨”系列社区治理的最新成果,被命名为“馨宁驿站”。
社区治理同样离不了物业力量。在此次电动车整治过程中,新长宁集团仙霞物业也积极配合,新安装12个监控、35个烟感、44个喷淋以及6个智能巡更点。“保安人员除了每日正常的巡逻外,特别增加了早晚两次的停车区域专项巡逻,通过巡更点,完成巡查打卡。”小区物业经理沈晔告诉记者。

电动自行车停放有序、充电安全便捷,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也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早安,长宁!

“家+书屋·花园读书会”全市启动仪式在长宁举行

店主来窗口办业务,接待他的竟然是区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定了!上海荟聚将在这一天开业→


撰稿/摄影:朱文轩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长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