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丨《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文学评论 社科期刊网 2019-07-02

目录


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

张隆溪(5)

回到语言艺术原点

——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

王一川(13)

中国美学当代重构的跨文化路径

刘毅青(22)

现代“意境”说的形成:从格义到会通

姜荣刚(31)

从文本语义学到文本媒介学

——论艾斯本·亚瑟斯的遍历文学理论

聂春华(40)

地图术:从幻想文学到故事世界

施 畅(48)

 

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之一)专栏

中日历史中的共通主体:中野重治“非他者”的鲁迅论

熊 鹰(60)

试论鲁迅对“转向”的看法

——以日本友人访谈录中的相关记载为主

〔日〕仓重拓(69)

民族主义与新感觉派的“转向”

吴述桥(79)

 

广州鲁迅与“在朝革命”

邱焕星(88)

文言翻译与“五四”新体白话的生成

宋声泉(98)

施约瑟官话译经实践的新文学意义

凤 媛(109)

 

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

张峰屹(119)

“纪日用语”与西周早期叙事方式的萌芽

林甸甸(129)

《豳风·七月》岁时观念钩沉

——兼论文学史上的“岁暮”为秋

印志远(136)

“故地重来”和“沉思前事”

——周邦彦词的重叠性结构

李 俊(145)

论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

——以陈三立的哑韵七律为例

周 洋(153)

重审公安派之思想与文学

——“真”及其导向阐论

都轶伦(161)

 

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王家新(172)

“总体性”难题

——以李敬泽《会饮记》为中心

黄 平(182)

珀涅罗佩的技艺

——杨绛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改造与文体重构

张 治(189)

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

——以小说艺术的对话为中心

龚 刚(199)

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

李宗刚(208)

当代文学的“财富书写”与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探索

——论张炜《艾约堡秘史》

张丽军(216)

 

编后记

(224)



摘要


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

张隆溪

 

内容提要 中西比较文学不能从概念到概念,高谈理论而陷于空疏,而应从文本出发,以具体例证为支撑,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述。在这方面,钱锺书的著作可以提供一个典范。镜或鉴作为文学象征,在中西文学作品中都经常出现,正可以为中西比较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比较中国文学与英、法、德等多国文学作品中镜与鉴这个具体意象的例证,我们可以认识到镜子既可象征人的认识能力,又可象征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中西比较文学;镜与鉴;象征;理论;文本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语学院

 


回到语言艺术原点

——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

王一川

 

内容提要 文艺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时代而兴并引发争议的学科,先后经历美学论、文化论和语言艺术论三次转向。当前重建语言艺术论范式需要在若干层面同时推进:一为文归于艺和文以导艺,二为文异于艺和文先于艺,三为文入于艺、文为艺魂,四为文入文化、文导文化;还需深探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重新认识在艺成文、文为艺心及艺导文化等文学特性。今日文化应成为语言艺术引导的语艺文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时代;文艺美学;语言艺术原点;文学的间性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学当代重构的跨文化路径

刘毅青

 

内容提要 法国汉学家朱利安注意到中国平淡的审美经验是西方美学的未思之域,对其内涵做了精湛阐释,但囿于自身的间距观念,未能开启平淡美学的跨文化潜力。德国汉学家何乏笔通过徐复观与阿多诺的跨文化对话,凸显了平淡美学的内在超越性维度,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平淡美学的批判意义。超越性是人对超越精神本身的渴望,指向一种自我精神的完善、心灵的安顿;平淡美学有助于现代主体的重建,有独特的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朱利安;何乏笔;平淡美学;内在超越;当代价值

 


现代“意境”说的形成:从格义到会通

姜荣刚

 

内容提要 通过对“意境”概念古今使用的全面考察,可知现代“意境”的基本内涵在古代已大体备具;晚清经由中西诗学的交互格义,传统“意境”不仅在他者镜照下得以自我“发现”,同时还整合了中西相关文论资源,促成了意义上的增殖。王国维、朱光潜等学者更是在此基础上借助西方理论,使“意境”理论得以进一步现代化、系统化。但是传统“意境”的理论内核并未因此而消失,作为文学艺术本质问题的认识与概括,它是普适的、常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说的形成既是中国的也是西方的,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割裂这些属性只能导致理解与阐释上的混乱与悖论。

 

关键词 意境;传统;现代;格义;会通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从文本语义学到文本媒介学

——论艾斯本·亚瑟斯的遍历文学理论

聂春华

 

内容提要 挪威学者艾斯本·亚瑟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遍历文学”这一概念,用来指那种在文本的物理层需要读者做出并非毫无意义的思想外操作的文学作品。亚瑟斯认为,文学作品的遍历性有古老的历史,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文本技术的出现使文学作品的遍历性越发突显。遍历性之所以长期为传统文学研究所忽视,是因为它被线性叙事的强大惯例遮蔽住了,亚瑟斯因此严格区分了遍历和叙事,认为两者分别作用于文本的媒介层和语义层,不可相互混淆。与传统文学研究基本上只关注文本语义层不同,遍历文学理论主要聚焦于文本媒介层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审美过程的决定作用,并把读者的媒介行为作为关注的焦点,这让遍历文学理论特别适用于以交互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和数字文学领域。

 

关键词 遍历文学;叙事;文本语义学;文本媒介学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地图术:从幻想文学到故事世界

施畅

 

内容提要 幻想地图不仅是辅助读者理解的副文本配件,更是一套不断运作的沉浸机制。对宗教信仰而言,幻想地图提供指引,并训诫世人。对乌托邦及科幻小说而言,幻想地图带来了某种真实的感觉。对冒险小说而言,幻想地图是诱人的召唤。托尔金致力于打造具有内在逻辑的世界架构,为幻想世界树立了理性规则。“可写的”幻想地图是世界架构的基础构件之一,既是故事之内的、召唤英雄前来冒险的叙事引擎,也是故事之外的、可供多方主体广泛参与的跨媒介平台。基于幻想地图的跨媒介叙事体现为“英雄的游荡”与“地图的铺展”,故事世界由此实现叙事增殖乃至无限叙事。

 

关键词 地图术;幻想文学;故事世界;世界架构;可写的地图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之一)专栏

 

中日历史中的共通主体:中野重治“非他者”的鲁迅论

熊鹰

 

内容提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改造社的《文艺》杂志策划了《中日文学者往复书简》,发表了日本无产阶级作家中野重治致萧军的公开信,由此开启了中野重治一系列的鲁迅论。中野重治并未将鲁迅“作为方法”,也未将鲁迅树立为反思日本现代性的“他者”;相反,他以鲁迅的逝世为契机,通过思考鲁迅最后十年的生命而获得了一种共同的中日历史意识,建构起了中日历史间的“共通主体”。

 

关键词 鲁迅;中野重治;左翼文学;竹内好;杂文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试论鲁迅对“转向”的看法

——以日本友人访谈录中的相关记载为主

〔日〕仓重拓

 

内容提要 “转向”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末期出现的思想现象。鲁迅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转向”情况相当关注,而且在与日本友人谈话中也常用“转向”一词来描述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脱离者,同时对中日两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之间的差异也有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在东亚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范畴中讨论“转向”问题时,不可忽视的是一直关注该问题的“鲁迅之眼”。鲁迅的日本友人于1936年先后发表的两篇访谈录,即原胜《紧邻鲁迅先生》与鹿地亘《跟鲁迅谈话》涉及鲁迅对“转向”问题的基本看法,它们与同时代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可探讨鲁迅对“转向”问题看法的独特性。

 

关键词 鲁迅;转向;日本;左翼文学;鹿地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文系

 


民族主义与新感觉派的“转向”

吴述桥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特殊语境之下极少数左翼作家曾公开宣布“转向”,新感觉派是公认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一度与左翼关系匪浅,但其中一些作家也公开成为国民党“御用文人”。考察刘呐鸥对维尔托夫“影戏眼”理论的接受,可以看出新感觉派在电影和小说叙述中主体“意志软弱”的现象。这种“意志软弱”背后有中国新感觉派之不同于日本新感觉派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渊源。穆时英试图用“生存意志”论来解决“意志软弱”的问题,然而理论内核的缺陷,导致其转向了民族主义。

 

关键词 新感觉派;左翼;民族主义;转向;认识论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广州鲁迅与“在朝革命”

邱焕星

 

内容提要 “广州鲁迅”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朝革命”的复杂状态,他经历了“主动呼应革命—被动革命重构—文学政治创造”的阶段变化。鲁迅最初是背着战士的招牌,主动呼应国民革命和党化教育的,但随着“革命”退化为专制“政治”后开始清党杀戮,他否定了国民革命的合法性,重构出一个被动革命的鲁迅形象,并在退往上海后全面反思了知识阶级和文学的命运问题,提出了“革命同路人”和“革命人文学”的“文学政治”存在模式,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鲁迅革命传统”。从“在野革命”到“在朝革命”再到“在朝政治”,南北革命机制的不同造就了多重的广州鲁迅革命状态,它反映了鲁迅思想和知识分子革命的复杂性,这实际是内因与外因、主动与被动交相混合的产物。

 

关键词 广州鲁迅;在朝革命;文学政治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言翻译与“五四”新体白话的生成

宋声泉

 

内容提要 1918年,《北京大学日刊》所载的四篇译自日语杂志的文章,为观察鲁迅等人借极端欧化直译的文言语体变形转向“五四”新体白话的最后环节,提供了新史料的支撑。“五四”新体白话自文言横跨生成的关键在于逐字译的实施,同时其成分的欧化也有一条经由日化的生成途径。可惜的是,这批文学革命初期的文言译作,因匿名发表,长期消失在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中,也无法为通过研究文言翻译而考察新体白话的产生提供可能性。可以这样认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存在一条从胡适的理论倡导到鲁迅的文体实践之偏移的轨迹。

 

关键词 文言翻译;“五四”;新体白话;《北京大学日刊》;鲁迅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施约瑟官话译经实践的新文学意义

凤 媛

 

内容提要 施约瑟是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参与圣经中译的重要代表。施约瑟有意融合官话和文言,追求一种文白相容、雅致得体的语言形式。北京官话本圣经较之官话和合本,更早地实现了古白话的现代转型,呈现出现代中文书面语发展过程中一种文白杂糅、中西融汇的过渡性形态。施约瑟的翻译没有拘囿于中国古典诗词韵律,而是以自由、生动、新鲜的节奏自成一格,塑成了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间的新的白话文体。

 

关键词 施约瑟;官话译经;新文学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

张峰屹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与正统经学关联密切的政治文化思想,谶纬思潮流行于两汉时期,对两汉士人和两汉文学都发生了深刻影响。从思想文化与文学观念的研究视角看,两汉的文学思想与正统经学和谶纬思潮密切相关;缺少了任何一方面的考量,对汉代文学及文学思想都不大可能获得准确的认知。从两汉诗赋创作倾向和文学观念两个层面,揭示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的联系,其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 谶纬;汉赋;汉诗;汉代文学思想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纪日用语”与西周早期叙事方式的萌芽

林甸甸

 

内容提要 殷人以干支纪日,其纪日用语仅用以满足占卜所需,没有明确的线性叙事意图,也未发展出成型的历时叙事方式。周人则习惯于月相纪日法,在西周建制以后,既以干支日号承袭了殷商历制,又将月相名糅入纪日用语,建立起新的纪日范式。随着宗法制在西周早中期的建立和完善,周人产生了历史叙事的需求。为了将散落在各个时间点的事件编次为具有因果关联的历史,在西周早中期的部分铭文及传世文献中,周人以纪日用语在篇首设定时间起点,借助“𩁹”字结构建立起时间连续性,以使不同性质、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事件遵照时间逻辑相互关联。“以时系事”为历史文献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话语方式。

 

关键词 𩁹;铭文;纪日;时间连续性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豳风·七月》岁时观念钩沉

——兼论文学史上的“岁暮”为秋

印志远

 

内容提要 古人通过北斗、晷影和星象等方法测算冬至,并以此为岁始岁终的标志。这种岁时系统并不需要考虑月相的变化,属于四时观念下的阳历系统,《诗经》中的《七月》和以“岁暮”为题材的诗歌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岁时观,而这种观念与当时的天文测算和农业活动息息相关。由于朝代更迭,天文测算技术不断改进,历法也不断更新,新的岁时观念也应运而生,旧的岁时观念于是逐渐被人们遗忘。后人在解读诗文时,脱离了当时的岁时语境,所以造成了古诗文解读上的差错。

 

关键词 《七月》;冬至;观象授时;岁暮;岁时观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故地重来”和“沉思前事”

——周邦彦词的重叠性结构

李 俊

 

内容提要 在古代诗词的抒情传统中,作者常常会将记忆中的过去携带到当下的情节中来,于是,过去和当下围绕某个特殊的环节重叠起来了。周邦彦继承柳永词开创的铺叙传统,围绕“故地重来”和“沉思前事”两个重要情节,加强、创新了这种重叠性的时间结构。他常常将两段或数段故事情节打乱后交错在一起,利用灵活的虚词和时间副词来勾连人物景物,形成一种今昔渗透的效果,其中包含情节却不拘于情节,反映出他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验和抒情追求。

 

关键词 时间线索;故地重来;沉思前世;重叠结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论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

——以陈三立的哑韵七律为例

周 洋

 

内容提要 诗禁哑韵这一诗学主张,立论以韵字声响为本,未能具体审视哑韵之于诗情诗境的表达作用,立论有失偏颇。韵字音声本身富有情感色彩,用于抒发性情之诗体,当随情而押,只论其在诗中与诗情诗境合与不合,其本身之或响或哑本不必多言其是非。陈三立七律是近世诗坛中多押哑韵而仍蜚声海内的创作实绩,其所押哑韵能助益于诗情诗境,有着韵可言情的艺术功效,可以佐证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

 

关键词 诗禁哑韵说;陈三立;哑韵七律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重审公安派之思想与文学

——“真”及其导向阐论

都轶伦

 

内容提要 “性灵”并非公安派重点阐论的核心观念,“真”才是公安派之思想观念、文学创作、行为实践等各方面始终围绕的中心,也是其“性灵”的最终旨归。求真在激发新意的同时,又导向了思想与行为的纵欲与贵我,这成为公安派求真思想与实践的标志性特点。公安派对待个体欲望、国事世情等方面的态度是一贯的,他们主要关注个体生命本身,后期虽有反思,但前后延承的成分大于转变。是否纵欲与贵我,构成了公安派与李贽思想取向的重要差异。三袁只是部分借用了李贽思想作为可以发挥的思想资源,且存在误用之处。

 

关键词 公安派;求真;纵欲;贵我;李贽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王家新

 

内容提要 诗人昌耀在20世纪80年代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历史眼光、风格和笔力,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体现了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使早期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就昌耀评价中的混乱和“误判”现象来看,我们应把诗人研究建立在一个更富有历史感的基础上。在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是形成了一种和他的全部美学追求相称的语言文体,这种孤绝超拔、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可以称之为“昌耀体”。正是以这种强有力的文体,昌耀对其早期诗歌进行了重写,以把全部创作纳入到“有方向性的写作”中来。

 

关键词 昌耀;当代汉语诗歌;重写;“昌耀体”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总体性”难题

——以李敬泽《会饮记》为中心

黄 平

 

内容提要 如果我们以“总体”与“个体”辩证冲突为核心线索把握当代文学史,李敬泽借鉴布罗代尔等思想家的写作,引导着一种辩证超越“总体”与“个体”二元对立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走出总体性,并不必然走向通过批判总体性而反向建构的个人,而是有可能重建一种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总体性叙述。这对于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而言,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路径。

 

关键词 李敬泽;《会饮记》;总体性;文体特征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珀涅罗佩的技艺

——杨绛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改造与文体重构

张 治

 

内容提要 当代作家、学者兼翻译家杨绛对待自己的文字素来严苛谨慎。她曾将丈夫钱锺书所参与的集体翻译工作中的反复修改,戏称作荷马史诗中奥底修斯的妻子珀涅罗佩(Penelope)的织造,织了又拆,拆了又织。而她自己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这种在已刊文本基础上不断以修订、回忆、更正、补白甚至推翻重来的方式干预传世之作品的习惯,为研究者探寻其写作心态与语言风格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将考察杨绛在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改造和修订行为,揭示其文学观念中的修辞志趣与文体宗旨。

 

关键词 杨绛;文体意识;修辞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

——以小说艺术的对话为中心

龚 刚

 

内容提要 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是现当代文学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从中英文学对话的角度来看,她可以说是菲尔丁、奥斯丁所代表的英国18、19世纪喜剧性小说传统的阐释者和守护者,也是狄更斯、萨克雷所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同路人,其《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一文作为“前现代小说”的辩护状是对伍尔芙《现代小说》一文所代表的现代派小说观的有力回应,对纠正现代性叙事实验中轻视小说的故事性与情节塑造的极端化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小说艺术的跨文化对话为中心,系统探讨了杨绛与英国文学的核心关联及其小说艺术观的本质,肯定了她的小说美学中的合理内核,也对她认识中的不足(如未能区分古典“非英雄”小说与现代“非英雄”小说)做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杨绛;英国文学;非英雄化叙事;现代派小说;“前现代小说”

作者单位 澳门大学中文系

 


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

李宗刚

 

内容提要 当还是文学新人的莫言走上创作之路时,他的小说便得到了孙犁的赏识。孙犁对莫言的认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莫言对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的边缘书写,促成了孙犁对异质文学的认同;莫言对农村题材的诗意书写,拨动了孙犁蛰伏已久的情感之弦;莫言对文学阴柔之美的追求,激活了孙犁既有的阴柔之美的审美趣味。孙犁后来很少论及莫言的文学创作;同样,莫言对孙犁也鲜有评说。莫言对孙犁的认同,主要基于其“大儒”和“大隐”等影像。随着莫言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他开始建构起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代际更替,或可以说也就在这种历史嬗变中悄然展开。

 

关键词 孙犁;莫言;荷花淀;高密东北乡;民间音乐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文学的“财富书写”与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探索

——论张炜《艾约堡秘史》

张丽军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富起来”的新时代。张炜的长篇小说新作《艾约堡秘史》是一部以当代中国社会“财富书写”为主题的文学力作。小说以淳于宝册、蛹儿和欧驼兰等人为叙事焦点,着力塑造出一个在苦难、欲望、财富、爱情与救赎之间苦苦探索的淳于宝册形象,在深刻揭示新世纪中国“富起来”巨大社会变化现实的同时,也生动描绘了主人公曾遭遇的心灵困境,启示我们必须寻找具有社会主义精神特征的财富新路、建构新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艾约堡秘史》体现了中国当代作家书写当下现实的巨大勇气和主动探索并把握时代精神的叙事能力,显现出可贵的精神探索意识和思想引领性价值。

 

关键词 张炜;财富书写;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艾约堡秘史》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文学评论(微信ID:wxplwxpt)---


扫码

一键订购

文学评论



往期回顾


《文学评论》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本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