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专题研究
西周的“京宫”与“康宫”问题
尹夏清 尹盛平(5)
秦“徙治栎阳”及年代新辨
史党社(23)
商鞅“农战”政策推行与帝国兴衰
——以“君—官—民”政治结构变动为中心
孙闻博(33)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舍”之记载差异
及其用途探微
周明帅(51)
编年史与晋宋官修史运作
聂溦萌(65)
道教与辽朝政权合法性的构建
尤李(80)
西夏对中国印刷史的重要贡献
史金波(98)
论西夏的西缘疆界及相关问题
杨蕤(116)
优出常典:
明代乡贤专祠的礼仪逻辑与实践样貌
赵克生(130)
科举的竞争:
明代南直隶地区《春秋》专经现象研究
丁修真(146)
读史札记
殷墟“王令某步”卜辞探讨
辛悦(165)
古兵法“伏”“覆”异同考
吴柱(170)
秦律“家罪”考
薛洪波(176)
宋徽宗与龙德宫
安国楼 张义祥(182)
书评
打开可以“望见生动情景的视窗”
——读王子今教授《秦汉儿童的世界》
刘玲娣(195)
怎样真正亲近秦汉儿童生活
王子今(206)
内容提要
西周的“京宫”与“康宫”问题
尹夏清 尹盛平
内容提要:
“京宫”与“康宫”是西周主要的王宫,对于“京宫”与“康宫”的性质,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依据西周金文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论证了西周的“京宫”与“康宫”都不是单纯的宗庙,而是王宫的总称,其中都有宗庙。“京宫”是以周王室在豳地居住的地名命名的王宫,其中有“太庙”和“周庙”;而“康宫”是以康王的谥号命名的王宫,其中有“周庙”和“康庙”,以及“康庙”中的昭宫、穆宫、夷宫、厉宫等宗庙。西周三个王都(岐周、宗周、成周)都有“京宫”和“康宫”。唐兰关于“京宫”与“康宫”是宗庙的说法不准确,不能够成立,但是唐兰认为“康宫”是西周铜器断代的标尺,却是可信的、可靠的。
关键词:
西周 京宫 康宫 太庙 周庙 康庙
秦“徙治栎阳”及年代新辨
史党社
内容提要:
栎阳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战国秦都,近年又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从县制的源流来看,对于战国中期献公、孝公时代栎阳的属性,实际还有可讨论的余地。其并非一定就是秦都,应是秦之别都或行宫那样的政治中心而已,本质是县即国君的直属地,当时的首都仍是雍;孝公迁都咸阳,也是从雍而非栎阳。栎阳作为献、孝二公时秦的政治中心,甚或所谓“秦都”的起始,应该从献公十一年“县栎阳”算起,而不是传统观点认为的献公二年“城栎阳”,止于孝公十二年徙都咸阳,总计为24年;雍为秦都的积年,也可由此固定。
关键词:
栎阳 秦都 县制 商鞅变法
商鞅“农战”政策推行与帝国兴衰
——以“君—官—民”政治结构变动为中心
孙闻博
内容提要:
商鞅推行“农战”政策,是秦国家体制“战国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农战”重“法”,与“赏罚”形成整体性关联,着意构建“君—民”联结,塑造“农战之士”。秦惠文王以降调适“君—官”层面,宗室、大臣势力重振,“富强也资人臣”状况逐渐呈现。至吕不韦执政,政策出现较大波动。始皇帝统治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事皆决于法”,并尝试“农战”政策调整。后期转向“外攘四夷”,严酷役使民众,“农战”政策效能不再。二世统治亦分前后两期。前期继续始皇事业,“用法益刻深”,摧折“君—官—民”联结,山东“新地”掀起反秦浪潮。后期“行督责之术”,以“术”辅“法”,破坏故秦之地政治结构,帝国终至覆亡。“农战”政策推行,并非直线向前,而与秦政相互作用,呈现一定幅度的波动。相关探讨或为秦国崛起至帝业兴衰的历史进程提供认识线索。
关键词:
商鞅 农战 君—官—民 宗室大臣 嬴政父子 法—术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舍”之记载差异
及其用途探微
周明帅
内容提要:
敦煌文书与吐鲁番文书对于“舍”的记载内容存在很大差异,仅就敦煌文书而言,其在不同时期对于“舍”的记载格式也有所不同。敦煌文书与吐鲁番文书记载内容的差异,反映了两地居民在各自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居住形态及田地经营方式的不同;而敦煌文书记载格式的变化,则反映出不同政权统治下敦煌地区均田制实施情况的差别。此外,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舍”具有不同的用途,明确这一区别,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古时期两地居民的社会生活状况。
关键词:
舍 敦煌文书 吐鲁番文书 田地四至
编年史与晋宋官修史运作
聂溦萌
内容提要:
官修史运作是一个反复编纂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运作环节的增加,这有助于保障从原始资料到官修史书的顺利转化。东晋南朝,编年史在官修史运作中影响明显增加。东晋一代有官方编纂编年体国史的惯例,例如干宝、孙盛、徐广、王韶之的编年体晋史著作。东晋末与刘宋的官修史一脉相承,将晋宋的官修史连续起来观察,可以了解编年史如何在官修史运作中发挥作用,并理解东晋初干宝针对编年体晋史的主张如何影响了后代的官修正史。
关键词:
编年体 晋史 官修史 制度运作
道教与辽朝政权合法性的构建
尤李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考察道教与辽朝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在辽朝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道教如何阐释和构建政权的合法性:将契丹开国君后及皇太子神化为道门尊神;采用谶纬与道教融合的方式来诠释契丹开国史;运用道教术语命名政治空间;把皇帝的行帐想象、神化为“洞天福地”;借用道教词汇命名帝王陵寝建筑;堆砌道教辞藻修饰帝后的哀册。一言以蔽之,契丹统治者利用道教塑造君主和国家权力的神圣性,以此构筑其政权的合法性。
关键词:
道教 谶纬 辽朝 契丹 合法性
西夏对中国印刷史的重要贡献
史金波
内容提要:
西夏王朝善于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原地区的印刷事业,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扩大了雕版印刷使用地区,繁荣了中国西北部的印刷事业,开创了西夏文字雕版印刷,设置专门管理刻印的机构刻字司;存留有很多珍贵木雕版,丰富了早期雕版印刷实物;首创两种文字合璧雕印,开创草书文字印刷;继承并发展泥活字印刷,为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提供重要证据,并成功实践木活字印刷,使木活字印刷发明的时间提前一个多世纪;将印刷术用于基层社会生活,保存了最早的社会文书印刷品,使印刷技术更贴近日常生活;最早使用藏文雕版印刷,存有多种最早的藏文刻本古籍,同时应用回鹘文木活字印刷,保存有最早的字母活字。西夏时期境内的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印刷领域互相借鉴交流,发展进步,充分体现出西夏在印刷领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西夏 印刷 雕版 活字版
论西夏的西缘疆界及相关问题
杨蕤
内容提要:
西夏的西缘疆界地带即瓜沙—伊西地区存在着不同政治势力控制范围的起伏变化,不仅表现为西夏如何实质性地控制敦煌地区,而且一些文献、考古等资料表明西夏政权势力有深入伊州地区的迹象;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了西夏西缘疆土的进退收缩,并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产生深刻的交互影响。回鹘、西夏、契丹、吐蕃、宋朝等势力直接或间接参与西夏西缘疆界地带的争夺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诱因,实质上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利益的瓜分和争夺,这加剧了西夏西缘疆界地区的复杂性;频繁的民间或官方交往和佛教力量的聚合,形成了10—13世纪天山东部抗衡伊斯兰教东扩的力量,也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文化版图格局。政治势力、经济因素、宗教文化无疑成为解析西夏西缘疆界地区地域结构的三条线索。
关键词:
西夏 西缘疆界 相关问题
优出常典:
明代乡贤专祠的礼仪逻辑与实践样貌
赵克生
内容提要:
明代乡贤祠祀系统是由乡贤祠与乡贤专祠组成的双轨制体系。乡贤祠是合祀,属于一种常规典礼;乡贤专祠则是特祀,用以祭祀杰出乡贤,是常典之外的特殊典礼。不同于乡贤祠的地区分布均衡、规制统一,乡贤专祠在全国分布极不均衡,建祠模式、运转方式等复杂多样。作为王朝政教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乡贤专祠必然承载着政治教化的使命,但地方士绅、乡贤后裔往往在乡贤专祠的政治教化意义之外赋予其另外的意义,表达他们的诉求,实现他们各自的目标。故明代乡贤专祠的发展、乡贤文化的繁荣,其背后交织着多种社会力量,这些社会力量深刻影响了明代乡贤专祠的建立、维持等实践状况。
关键词:
明代 乡贤专祠 礼仪逻辑 实践样貌
科举的竞争:
明代南直隶地区《春秋》专经现象研究
丁修真
内容提要:
因明代乡试分经取士的原则,使得同一解额区内,所业本经相同的科举群体,存在着竞争关系。受此影响,明代南直隶地区的《春秋》经取士,大致呈现为两个阶段的变化。正德以前,《春秋》经科举成功者几乎为徽州籍士子独占,嘉靖、万历之后,苏州开始崛起,常州、镇江等地也纷纷占据一席之地,地区间的《春秋》经竞争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又可见元明之际地方科举传统因国家干涉造成的中断,科举竞争加剧背景下科举人士的改经与科举家族的新旧更替,以及商业出版冲击下地方习经风气的流转等现象。对南直隶科举《春秋》经现象的考察,为重新理解地方科举人才地理的分布与演变、地方科举的兴衰更替提供了一个较翔实的案例。
关键词:
科举专经 人才地理 南直隶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