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二〇二〇年第4期

 习近平论历史科学 

彝伦攸叙与守正创新

——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基础

卜宪群(4)

论习近平的时代思考

——把握新时代史学的时代精神

杨艳秋(14)

论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

蔡青竹(24)


 圆桌会议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四库学”建设

陈晓华 陆建猷 苏鹏 陈良中 张永超(34)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托派的中国社会性质论

李红岩(55)

植入与生长: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张艳国(66)


 专题研究 

历史学家与未来

于尔根·科卡(75)

中国边疆环境史研究刍议

——基于学术史梳理的思考

薛辉(86)

法国大革命图像史研究的兴起、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汤晓燕(95)


 历史学家 

道娜·托尔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初庆东(109)

谢·米·索洛维约夫的俄国史理念及其价值

郭丹 周巩固(117)


 综述 

百年来中国大陆的美国史学史研究

徐良(128)


 理论沙龙 

性别视角下的英帝国史研究

傅新球(138)


 书评 

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之作

——评陈其泰教授主编《中国历史编纂学史》

张淑一(145)

美国黑人史学家尼尔·阿尔文·潘特与《白人的历史》

陈茂华(150)


英文目录和提要

(CONTENTS AND SUMMARY)

吴英 范鑫(157)



内容提要

ABSTRACT

彝伦攸叙与守正创新

——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基础

卜宪群


提要

制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标识性载体,中华文明素来重视制度与治理体系建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国家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思想,并在各历史时期转化为政治实践,这是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传承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思想,就必须深入探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所包含的制度与治理体系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治国理政  制度与治理体系  守正创新



论习近平的时代思考

——把握新时代史学的时代精神

杨艳秋


提要

时代精神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蕴和内涵,表现出对时代、社会和国家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的论述,将史学与时代和社会关系的命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论述文化与时代关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诠释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强调史学立足当代和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方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思想,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史学  时代精神



论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

蔡青竹


提要

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确立了认识历史的全新规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把握唯物史观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把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置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整体视野中,始终坚持并夯实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并丰富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始终坚持并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彰显驾驭历史规律、引领时代发展的理论品格。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唯物史观  坚持  发展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四库学”建设

陈晓华 陆建猷 苏鹏 陈良中 张永超


编者按

《四库全书》囊括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及其知识系统,也蕴含着人类宝贵的思想遗产。随着《四库全书》研究的进展,“四库学”“四库总目学”“四库区域文化学”等概念相继提出,“四库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近年来,“四库学”研究中心、“四库”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四库学研究集刊》的持续出版,“四库”申遗的提出与实践,将“四库学”研究推向热潮。本组文章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反思“四库学”的建设,意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背景下,推动《四库全书》研究在保存、总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价值取向和民族学术个性,构建中国特色传统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的价值。



托派的中国社会性质论

李红岩


提要

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原创性的伟大理论创造,它既突破了布哈林主张的封建残余优势说,也突破了托派的资本主义“主导”或“就是”说,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托洛茨基没有直接说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但认为资本主义关系在中国起支配与主导作用。中国托派分子则一致认为中国已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不否认中国社会的封建性,也使用“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概念。托洛茨基及其中国信徒的观点是错误的。毛泽东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伟大代表和集大成者。历史表明,中国的理论创新工作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来完成。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  托洛茨基  布哈林  中国托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植入与生长:在探索中前进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张艳国


提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的传播,唯物史观理论及其方法在中国历史学界深深扎根,顽强生长,成为中国学者进行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催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宏大科学文化实践和探索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将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历程,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回顾,从确立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重新研究中国历史、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三个维度,分析寓于其中的宝贵经验。作为创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依据和当代启示,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历史学家与未来

于尔根·科卡


提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从古至今史学史上关于时间概念的思考,指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一直为人重视。相较于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现代史学思想的决定性因素是认识到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及其变化。其次,通过分析从启蒙史学到当今全球史的演进,文章指出未来已经成为历史研究的组成要素,回顾历史可以预测多种未来,同时对未来的预期也影响着历史学家如何重建过去。最后,针对历史研究如何应对未来这一涉及历史功用的问题,文章承认“历史是人生之师”的观点有其局限与风险,但认为“以史为鉴”仍然可能。这是因为历史经验有助于反思和寻找可能的方向和规律,历史研究可以比较历史各阶段的同异,历史训练有助于形成对未来的合理预期。

关键词

时间  未来  历史研究  以史为鉴



中国边疆环境史研究刍议

——基于学术史梳理的思考

薛辉


提要

重视和开展中国边疆环境史研究具有积极的学科意义,既可以推动中国边疆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又可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学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故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重要价值。中国边疆环境史是对中国边疆史和中国环境史的继承与创新,多措并举协力推进,使之成为史学研究与边情认知相观照的有力载体,是新时代历史学科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因此,除了从理论与方法、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探讨外,学界还应更加重视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挖掘、研究队伍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

关键词

中国边疆环境史  环境史  中国边疆史  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体系



法国大革命图像史研究的兴起、趋势

及存在的问题

汤晓燕


提要

法国大革命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像资料,19世纪早期收藏家和艺术史学家就开始收集编撰大革命图像资料。法国大革命的图像史研究至今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传统史书的插图、独立成册的图像集以及专门的图像研究。伴随着文化史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以图像为主要研究材料、采用文化史研究途径的革命图像史蔚然成风,为研究大革命时期民众心态与情感、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嬗变、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性诉求等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也暴露出图像生产传播过程信息缺失及受众不明等诸多问题。目前,法国大革命图像史学家尝试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连接图像史与传统政治史或社会史以及线上资源共享等方式来解决图像史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图像  政治文化  民众心态  跨学科



道娜·托尔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初庆东


提要

道娜·托尔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史家之一,她在译介马列经典著作、书写英国工人运动史、投身政治活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托尔虽是语言专业出身,但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用毕生精力为英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汤姆·曼作传。这部传记成为英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之一,生动地再现了汤姆·曼时代普通民众的创造性活动。托尔还积极推动建立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深刻影响了克里斯托弗·希尔、爱德华·汤普森等年轻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研究,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道娜·托尔  汤姆·曼  马克思主义史学  英国



谢·米·索洛维约夫的俄国史理念及其价值

郭丹 周巩固


提要

谢·米·索洛维约夫是19世纪俄国“国家学派”历史学家、西方派成员。在29卷《远古以来俄国史》中,索洛维约夫提出了如下俄国史理念。在历史起源问题上,地理因素是塑造俄国历史的“长时段”,是俄国(东方)历史与西欧(西方)历史具有差异性与相似性的深层动力。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自远古至现代,从西方到东方的宗教传播是东西方交流过程的一条核心线索。俄国据此完成了思想启蒙,构建了俄国国家的宗教认同。在历史发展趋向问题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度向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国家过渡和转型,是贯穿与凝结俄国发展的核心线索,是俄国与西欧历史发展的同质性趋向。在俄国史学史上,索洛维约夫批判了斯拉夫派的俄国史观念和当时主导俄国史坛的卡拉姆津史学观念,推动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历史学的发展历程。索洛维约夫的历史书写实践,体现了关注现实的特点。

关键词

谢·米·索洛维约夫  俄国史理念  西方派  《远古以来俄国史》



百年来中国大陆的美国史学史研究

徐良


提要

在当前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领域中,美国史学史研究可谓倍受关注。受国际环境和中美两国关系变动的影响,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年时段内,中国大陆的美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20世纪20—60年代的起步与初期发展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大量译介与迅速发展期和90年代至今的理性思考与深入发展期等几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阶段。回顾百年来中国大陆的美国史学史研究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中国大陆学术界在美国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我国后续的美国史学史研究厘清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以来  中国大陆  美国史学史研究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订阅




往期回顾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期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