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2020年《哲学动态》总目录
2020年总目录
《哲学动态》
总论
“新中国哲学七十年: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方红姣 孙国洋·1·125)
追寻“存在”重建形而上学——访侯才教授
(本刊记者·2·5)
走出思想创造的困局——关于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再思考
(刘志洪 胡雯·3·14)
要有自己的哲学
(李铁映·8·5)
固本开新,凝聚精华——全国社科系统第30届哲学大会暨第2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第2届贺麟青年哲学奖”颁奖会)综述
(景满华·8·125)
以哲学理解中国,由中国创发哲学——“第二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暨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颁奖会”的印象与反思
(王正·10·5)
疫情下哲学的回应与思考——“第三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综述
(罗启权·11·123)
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青年论坛综述
(万岱·11·125)
第二届中国哲学家论坛综述
(董键铭·12·118)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历史建构——基于《资本论》语境的研究
(何中华·1·5)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动态
(魏小萍·1·17)
正义、权力与辩护——莱纳·弗斯特正义理论核心问题研究
(蒋颖·1·24)
一般模式与历史模式下的技术——乔治·马尔库什的马克思技术理论之批判性分析
(颜岩·1·32)
论社会自我批判中的真
(陈新汉·2·14)
资本主义的双重视界及其认识论意蕴
(张梧·2·23)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梦 杨国斌·2·126)
正确领会晚年恩格斯的历史观——“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质疑
(林锋·3·5)
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识性概念——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史的考察
(王海锋·4·5)
从公共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学——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性质的探讨
(焦佩锋·4·15)
承认还是平等?——霍耐特与朗西埃之争
(赵林林·4·24)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个人时间和社会时间的关系
(刘少明·5·15)
当代西方左翼批判哲学的理论困境
(陈祥勤·5·25)
客观科学认知与个人知识——波兰尼《个人知识——走向后批判哲学》解读
(张一兵·5·36)
构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基于劳动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刘梅·6·5)
青年马克思对“德国自由主义”的批判
(寇东亮·6·12)
论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关系——基于关系平等主义正义理论的思考
(赵瑞林·6·20)
论城市主体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耿芳兵·6·28)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综述
(刘宗豪·6·128)
旁观者何以转化为行动者
(唐瑭·7·5)
“赤裸负债人”与资本主义生命政治批判——《穆勒评注》的生命政治学意蕴
(欧阳彬·7·13)
对自然的恐惧与人类的厄运——《启蒙辩证法》的历史哲学观批判
(王晓升·7·23)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出路——基于晚年恩格斯与俄国各派政论家对话的分析
(张静·8·11)
现代性视域下的传染病、社会风险与社会加速——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思考
(牛子牛·8·17)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以中国理性思维方式的建构为主线
(何萍·9·5)
如何理解青年恩格斯的城市批判理论?
(韩志伟 陈俊昆·9·16)
生命政治化与生产社会化——论生命政治的实践逻辑转向
(李爱龙·9·26)
个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阶级化透视——《哲学的贫困》之思想主线探究
(杨洪源·10·12)
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的解释范式——重思三个焦点问题
(兰洋·10·23)
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与新型生态文明构建——从德勒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解读看
(马枫 张盾·10·31)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完成与“无产阶级”的出场
(文兵·11·5)
信仰与形势: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跃迁——对“近康德”的马克思哲学阐释路径的再思考
(刘临达·11·13)
马克思主义“现实性”思想三原则解析
(李昕桐·11·23)
“犹太人问题”争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李亿·12·5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与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批判
(梁冰洋·12·62)
生命政治概念的理解困境及其出路
(张海满·12·71)
中国哲学
王阳明心学与经学的互释
(汪学群·1·40)
“践行”还是“践形”?——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根据、先驱及其判准
(丁为祥·1·48)
永嘉学派的学理转向及其意义
(朱红 王绪琴·1·61)
“王阳明模式”——一种新的宗教对话模式之提出
(陈立胜·2·30)
论朱子对先天学的改造及其影响
(陈岘·2·38)
“守正以待时、不争而贞胜”——王夫之论君子与小人相处之道
(谭明冉·2·46)
仁感与孝应
(唐文明·3·24)
《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中的“音律-历法生成论”及其宇宙图像
(刘未沫·3·37)
感受与中国哲学如何做事——对“事”哲学的方法论考察
(刘梁剑·3·46)
释“《易》以感为体”——兼论六朝易学诠释中的玄佛融合
(谷继明·4·31)
严遵释老的文本结构、解说体例与阐释方法——以《老子指归》为考察对象
(李芙馥·4·40)
作为精神修炼术的语言——论庄子哲学精神的语言之维
(陈之斌·4·51)
朱子学在琉球的落地生根——蔡温“攻气操心”工夫论辩证
(方旭东·5·43)
孟荀各“一偏”——荻生徂徕之“祖型”辨
(刘莹·5·52)
悔·治悔·无悔——从儒家视角论道德悔过的意义与困境
(王硕·5·63)
“陆九渊诞辰880周年暨心学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张新国·5·127)
方以智“余”论
(张昭炜·6·36)
朱熹论“理一分殊”中的同一与差异
(刘沁·6·47)
中唐儒者的天人政治观——以柳宗元为中心
(史少秦·6·57)
师道复兴与宋学崛起
(朱汉民·7·31)
朱子《家礼》的终极关怀
(和溪·7·40)
为何朱子慎言德性之知?
(田智忠·7·49)
冯友兰中国哲学视域中的《大乘起信论》研究
(刘成有·8·26)
良知“附套”与“纳方于圆”——唐君毅对儒学与科学关系之型塑
(韩立坤·8·33)
牟宗三的“圆教智识论”
(肖雄·8·42)
“所以”与“当然”——程颐天理观念的易学解读
(陈睿超·8·50)
近百年来中国“精神人文主义”的建构性探索
(李萍·9·34)
“意义的有效”及其方法论考察——以胡瑗的《周易口义》为视角
(王金凤·9·42)
重“行事”与“顺天下”——阮元经学中的“微词”
(刘增光·9·51)
“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论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
(黄玉顺·10·40)
从“知天命”到“制天命”——荀子天命观思想新探
(孙伟·10·51)
郑玄“大夫士无主”说辨
(李晓璇·10·61)
作为“典范”的“规矩”——理解《孟子》的一个关键隐喻
(徐翔·11·32)
“修身为本即是性学”——李材的“止修”工夫诠释
(李璐楠·11·41)
论北宋理学家对普遍性的追求——以周敦颐、张载、二程为例
(高海波·11·48)
“精神世界”的逻辑
(陈少明·12·5)
道体、性命、独体:当代中国思想展开中的相为与相与
(杨立华·12·20)
性命论刍议
(吴飞·12·26)
判摄与生生之本——对道体学的一种阐述
(丁耘·12·37)
外国哲学
意志的主体与对象——康德的自由观分析
(谢文郁·1·69)
在崇高与虚无之间的自由意志——兼论现代自由原则及其可能出路
(尚文华·1·81)
失控的无限性:邓·司各脱论无限存在者
(雷思温·2·55)
康德的根本恶理论与作为潜能的自由
(吕超·2·64)
“理论态度”的内在结构与自然科学的基础——兼论胡塞尔《观念II》的起点
(钱立卿·2·75)
奥利金的灵魂先在说
(吴功青·3·55)
原初自然的历史化——梅洛-庞蒂对谢林自然哲学的现象学阐释
(韩骁·3·64)
对自由的诠释作为自由自身的实行——海德格尔、谢林与一种“自由诠释学”的可能
(王丁·3·75)
感通与同情——对恻隐本质的现象学再审视
(蔡祥元·4·60)
从内在性到超越——让·华尔对列维纳斯思想的关键性影响
(林华敏·4·71)
论“垂直向度的时间”——从柏格森、巴什拉到海德格尔的瞬间问题
(吴清原·4·82)
新时代背景下的“东方哲学”研究范式反思
(范文丽·5·5)
早期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与发展
(孙亚杰·5·71)
伊本·西那论可理解形式与理智的层级
(戚强飞·5·80)
质料本质命题与先天综合——兼论早期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相关争论
(李忠伟·6·66)
黑格尔与批判理论——基于马尔库塞对黑格尔《伦理体系》的研究
(翁少龙·6·80)
胡塞尔的超越论共源性和舒茨的世俗共源性——批判与反批判
(张俊国·7·57)
开端与尚未——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对话中的赫拉克利特
(马飞·7·67)
缠混现代性及其意义——访戈兰·瑟伯恩教授
(张楠楠·7·123)
论卡瓦耶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
(郑天喆·8·58)
单子、现象和物体——莱布尼茨的物体复合问题以及欧拉的批判
(李鹃·8·67)
从家政到经济——亚里士多德与福柯论治理
(文晗·8·78)
感知、意识与意向性问题:亚里士多德及其传统——访索拉布其教授
(喻郭飞 曹青云·8·119)
论康德Sein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从二项解读模式到三项解读模式
(舒远招 韩广平·9·59)
康德“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诠证
(李伟·9·69)
拨开“存在”谓词的迷雾——康德存在论题的第三种诠释
(李科政·9·79)
德雷福斯与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
(朱清华·10·72)
重思胡塞尔思想中的意向奠基关系——以其感受现象学为中心
(曾云·10·80)
跨学科视域下的当代“注视理论”——拉康对萨特注视理论的解读、批判与发展
(卢毅·10·91)
远方无声闪电——论海德格尔1929年“费希特阐释”的结构与旨趣
(张柯·11·58)
《耶拿逻辑纲领》:黑格尔思辨逻辑的萌芽
(荆晶·11·68)
在范式转换中深化和拓展经典实用主义研究——以杜威思想为范例
(丁立群·11·80)
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概念
(刘海川·12·80)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文艺复兴前史辨正——以卡西尔的论述为中心
(李华·12·89)
“知识与行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会会议综述
(郑辉荣·12·120)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神经伦理学挑战下的道德心理重建——一种亚里士多德式路径探索
(陈庆超·1·91)
康德谎言禁令中的困难、批评与解释
(郁乐 冯宇·1·100)
“意志”缺席?“谁”来负责?——回应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种批评
(郝亿春·2·83)
国家、市场想象与政治义务——互动义务理论再考察
(丁轶·2·95)
塞涅卡论幸福:灵魂的合理化或理性化?
(陶涛·3·85)
反思平衡:罗尔斯理论转向的方法论基础
(吴楼平·3·92)
贤能、分配正义与公民共和主义——访迈克尔·桑德尔教授
(朱慧玲·3·119)
感觉、认知与美德——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的情感概念及其阐释
(李义天·4·92)
分配正义的契约论辩护——论诺齐克对洛克财产论的阐释问题
(侯杰耀·4·103)
“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综述
(赵浩·4·127)
威廉斯与元伦理学
(魏犇群·5·91)
罗尔斯、帕斯卡与决策论——威廉斯论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证明
(杨伟清·5·103)
食物伦理规则
(任丑·6·111)
现代性·正义性·主体性——乡村发展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杨伟荣 王露璐·6·120)
哈里·法兰克福论平等与充足
(徐峰·7·76)
通过心灵言说构成语言交往——评菲利普·佩蒂特的约翰·洛克讲座《心灵言说》
(文贤庆·7·84)
另一种世界主义:论布洛克对全球分配正义的构想
(王莹莹·7·96)
道德共同体中的动物地位与人类责任
(张燕·8·87)
人类物种完整性的道德意义
(李亚明·8·94)
超人类主义:人的完善化与非政治化
(朱彦明·9·87)
负责任创新、价值设计与人工智能伦理——访范·德·霍文教授
(晏萍·9·121)
重新审视罗尔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分野
(董礼·10·100)
西方元伦理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
(陈真 王桂玲·11·88)
动物为何拥有权利?——兼论强、弱两种动物权利论
(李剑·11·102)
自由伦理学的世界主义论证
(张永义·12·98)
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
物理主义两大疑难探原
(高新民 胡嵩·1·108)
对知觉经验的一个形式分析
(张志伟·1·117)
2019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综述
(闫佳亮·1·127)
知识论析取主义与具身认知
(陈仕伟·3·101)
认知劳动分工视角下的科学合作与集体知识
(朱晶·3·111)
语境主义对简单知识问题的解决
(李锋锋·4·111)
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吗
(张若思·4·119)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理论根基
(孔祥雯 郭贵春·5·113)
逻辑、实质性与知识论——与吉拉·谢尔围绕《认知摩擦》的访谈
(郭建萍·5·121)
对比主义的合理性研究
(曹剑波 刘付华东·7·103)
弱先验论证及其反怀疑论功效分析
(王聚·7·114)
生物学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困境、反思与超越
(米丹·8·104)
视域实在论中的科学仪器问题
(邵艳梅·8·112)
赫兹伯格语句及其构造
(熊明·9·96)
算术概念的确定性论题之争
(朱敏·9·104)
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论德雷福斯对新派人工智能的批判
(夏永红·9·112)
认识源泉的可靠性:知识论的一个两难问题
(赵丹 胡志强·10·109)
直觉、理解与自明性
(王奇琦·12·104)
后人类纪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对心智的重新思考——访肖恩·加拉格尔教授
(王波·12·111)
美学
当代美学的社会科学转向
(孙斌·2·109)
艺术本质的历史之维——丹托艺术观念的生成语境探析
(常培杰·2·117)
情感何以与理性相关联?——论情感在康德哲学中的三重功能
(卢春红·6·88)
作为“新美学”的决定论:重估丹纳
(张颖·6·99)
美与自由教育
(张俊·10·120)
《周易》震、艮卦的时空意识及其美学意蕴——以王船山易学诠释为中心
(彭智·11·111)
点击封面 一键订购
▼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