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丨《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从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出发
朝戈金
内容提要
钟敬文在其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有关民间文学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大特征的系统阐述,为中国口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框架,也为中国读书界正确理解口头文学的主要特征勾画出了基本轮廓。回溯和总结钟敬文有关“口头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生发,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自身学术传统的演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亦需要与国际口头文学研究的话语实践相融通。通过重新清理钟敬文的相关学述遗产,同时勾连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对话的主要路径,口头性的讨论依然具有继续深拓的理论和方法论空间,亦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口头文学研究之于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史路历程和发展走向,从而在当前中国文学研究整体格局中进一步厘清民间文学学科地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
口头文学;民间文学;口头性;口头理论;钟敬文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与文化交融传播研究中心
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张士闪
内容提要
钟敬文的艺术民俗学思想探索,源于他建设中国学派的世纪梦想,而由五四运动所激发的爱国热情与民间情怀,则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动力。终其一生,他始终坚守民间本位,兢兢业业于民俗艺术相关研究,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学术财富与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这主要表现在:一,他一生致力于对民俗艺术的价值辩护与学术倡导,努力为其在民族文化体系与国家教育制度中争取合法地位,以促进“民众在学术史上光荣的抬头”为己任;二,倡导艺术民俗学研究,主张从“作为民俗现象的艺术活动”专题研究中寻求学术突破,推进学科发展;三,奖掖后进,倡扬学科建设自觉意识,推进中国特色艺术民俗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关键词
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民俗艺术;民间本位;中国学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
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王 尧
内容提要
钟敬文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早期传说研究的倡导者之一,其传说研究思想可归纳为三方面:民间语源学、传说的传承学和文体的循环转变。其一,民间语源学意味着传说被赋予区别于主流话语的解释权力,这种民间解说本身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传说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一系统的内在规律。其二,钟敬文早年就非常重视传说的传承机制,考察方法可归纳为“以形态考源流,据相似推相关”。其三,钟敬文确立了有机的民间文学文体观,揭示了神话、传说、故事三者之间不断发生的横向转化。钟敬文是学科史的见证者、擘画者、推动者,重新思考他对于传说学的设计蓝图有助于分析当下研究现状与早期规划的离合,检视传说研究的历史轨辙和内在矛盾。
关键词
钟敬文;传说;语源学;传承学;文体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梁启超“新史学”与20 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
朱首献
内容提要
20 世纪初中国学界新生的文学观念与史学观念的兴起,以及二者的联姻,是促使中国文学史学科诞生的重要原因。深究这个原因,我们会发现,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新史学在早期国人自著中国文学史的生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二者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理清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诸种重要问题,而且,它对我们把握当前中国文学史学科中的某些宿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史学;20 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文学院
论夏尔·巴托“美的艺术”的五重维度
高 冀
内容提要
“美的艺术”的概念在美学学科的形成阶段有奠基性作用。夏尔·巴托《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对“美的艺术”作了清晰的界定,确立了“5+2”(即诗、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这五种最典型的美的艺术,加上兼有实用性的演讲术和建筑)的组合,并将“美的艺术”归结为对“美的自然”的模仿。“美的艺术”的组合既与古典时代以来的思想脉络密切相关,又在18 世纪的历史语境下有着新的内涵。从这一组合的形成和“美的艺术”与“同一原理”的先后次序,到对模仿原理的捍卫与质疑和作为“美的艺术”模仿对象的“美的自然”,再到“美的艺术”的内部差异,这五个维度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巴托及“美的艺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美的艺术;美的自然;模仿原理;夏尔·巴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历史主义的审美启蒙
——赫尔德的“天才灵魂学”
冯 庆
内容提要
赫尔德是欧洲启蒙哲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与其他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相比,赫尔德更为强调历史哲学与文艺理论在启蒙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赫尔德的文学史论代表作《不同民族曾经繁荣的趣味最终衰败的原由》就体现着显著的启蒙动机,构成了赫尔德“另一种人类教育的历史哲学”在经验层面的具体补充。在这一奠基性文献的原理部分,赫尔德基于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立场,设计出富有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文学“天才”的灵魂结构,对“天才”的“理性”和“德性”进行了革命性的阐释。通过和马基雅维利、卢梭等现代精神代表的对比,可以看到,赫尔德理解的“天才”的理性不是哲学思辨理性,而是政治实践和诗性创作的理性,他理解的“天才”的德性不是古典道德,而是现代的现实主义德性,服务于现代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事功。在“天才”的基础之上,赫尔德赋予文学一种特殊的社会意涵,使之成为现代政治能动性的“外衣”。赫尔德的启蒙方案进而构成了理解现代政治与现代文艺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
赫尔德;审美启蒙;历史主义;天才;理性;德性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自然山水与“渔樵”诗学
——贾平凹秦岭书写的文化视阈及其意义
杨 辉
内容提要
《古炉》《老生》《山本》的核心故事,皆发生于秦岭南北。“秦岭”在此不惟具有地理义,更秉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部作品所涉内容虽有差异,叙述重心也并不全然相同,却可以作贯通解。其间包含着贾平凹以中国古典“长时段”视野对20 世纪初至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生活之变的理解与艺术处理。在落笔于日常叙事的同时,贾平凹亦着力于塑造具有超越性意义的文学形象。无论以何面目出现,这些人物皆可解作具有“渔樵”诗学意涵的重要形象。他们身在自然山水之中,自山水仰观俯察,得窥天际真机,且有心道说古今。世事迁转,化作一段“闲话”,在其言说之中永无休止。这一种“渔樵闲话”,内涵哲学意味,乃是中国传统“长时段”视野之一种,包含着切近中国古典思想及文脉的重要进路。
关键词
贾平凹; 自然山水; “渔樵”诗学; “长时段”视野;古典思想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十七年”杜甫研究与杜甫主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考察
唐 蕾
内容提要
“十七年”时期,杜甫所具有的人格力量与政治性意义,使他具备“古为今用”最佳典范的意义,引发文化热潮。“十七年”的杜甫研究具有明显的求“真”特质,除了冯至《杜甫传》的写作外,其他杜甫研究也表现出类传记的特点,通过真相的发掘,在历史中建构意义。在以杜甫为原型的小说创作中,“诗人”成为一种附加身份,或是让位于爱国者、爱民者的形象,或是申发出高洁文人、侠客高士的形象。对杜甫研究与小说创作进行互文性解读,有助于对杜甫热潮这一文化现象加深理解并发现其对于当下倡导人民文艺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
杜甫;《杜甫传》;人民性;人民诗人形象;夔州诗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中国网络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面向及实践路径
王婉波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多次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网络文学在30 年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可行性。当前,网络文学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已展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特质,这为网络文学继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而结合当下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网络文学又展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潜质。同时,网络文学在IP 开发与海外传播中也呈现出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而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赋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除了依存数字化技术外,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传播平台、接受主体和监管主体等多方协调,共同促进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融合。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与画的精神共振与审美会通
——论汪曾祺的跨域写作经验
刘程程
内容提要
汪曾祺接受“生活艺术化”的美学精神,打破文与画之间的隔膜与壁垒,将画家的写意精神灌注到自己的文学写作,形成了散文化和诗化的创作风格。从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和技巧来看,他重视绘画的视觉效果,大量采用色彩叙事,从而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形态美感,实现了文与画的精神共振与审美会通,创造出了一种跨域性的多维之美。汪曾祺的跨域写作的成熟经验,向我们提供了文学创作拓宽路径和文体创新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
汪曾祺;精神共振;审美会通;生活艺术化;色彩叙事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创业史》中的历史与农民意识
李 强
内容提要
学界在讨论《创业史》之“史”时,往往强调其“史诗”特质。实际上,《创业史》之“史”还发挥着思想教育的作用。作者力图建构一种社会主义革命的“批判式历史”,将“创业”的意义从个体的“创立家业”转换为集体的“大伙富足”, 以实现对农民意识的超克。从题记、题叙到正文,《创业史》形成了独特的“史教”文本结构。在历史视野的“理”之外,《创业史》还呈现了情感和经济利益对农民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业史》;历史;教育;农民意识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野草》“四典”综论
郜元宝
内容提要
《野草》充分彰显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文本构造的特殊性,即以“今典”为现实感发,以“内典”为延伸思考,以“古典”为潜在背景,以大量“外典”为域外借鉴。“四典”交相引发,融合贯通,正是以《野草》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鲁迅;《野草》;“四典”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如何处理“失败”经验?
——重识丘东平的抗战文学
唐小林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学界对丘东平抗战文学的研究主要从文本的美学风格和战争中的人性表现等方面入手,未能注意到丘东平写作的具体针对性,即对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失败”的检讨。全面抗战爆发后,丘东平结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军队生活和参战经历对抗战初期的形势进行体认,并从“失败”经验入手,建立起对战争的独特书写。通过将战场上的挫折涵容为“内部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丘东平得以在个体的层面上处理“失败”问题,并以“成长史”的叙事图景整合了战争体验的异质性。针对抗战的历史经验、军事上的策略和正面战场上军队的状况等具体问题情境,丘东平在“旧队伍”中召唤出了反英雄的“新军人”形象,为抗战文学贡献了一种具有反思性的书写路径。
关键词
丘东平;抗战文学;“失败”;成长史;“新军人”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中文系
资源转换与中国儿童文学语言现代化的生成
吴翔宇
内容提要
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涵盖了思想与语言两个维度,内外两种资源的转换极大地推动了思想现代化与语言现代化的进程。经过儿童化与文学化的转换,传统资源得以实现国语化的制作。立足于民族性的基石,域外资源的翻译呈现出语际间顺延与逆阻的多元向度,译文也成为作家新创儿童文学语言的来源之一。内源性的“因时转义”与外源性的“因地制义”互为他者,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互动机制中重造了新的术语、概念与范畴,形构了“述/作”与“义/文”复合的语言体系,并深度介入本土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儿童文学母语现代化的精神质地,而且刷新了汉语形象。
关键词
传统资源;域外资源;中国儿童文学;母语现代化;生成性转换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忧郁症的障眼法
——重审《沉沦》的“现代性”
邢 程
内容提要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被认为是以“私小说-自叙传”的形式展现了“现代主体”的“内面”,这一文学史定论值得重审和商榷。《沉沦》的无名主人公可以在19 世纪50 年代的《包法利夫人》那里找到自己的“浪漫”谱系,后者的“自然主义”笔法或为《沉沦》的解读开辟一种“反讽”的可能。《沉沦》的主人公对“忧郁症”与“神经病”两个能指符号截然相反的态度,也提示了作者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异化关系:“忧郁症”的诊断与其说是“内面”的发现,不如说是“内面”的缺失。由此,中国新文学的“现代”特质或许应该被重新寻找和确立。
关键词
《沉沦》;反讽;忧郁症;现代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文学院
与怨鬼对坐:《起死》与鲁迅的晚期风格
仲济强
内容提要
1935 年对周围世界“寒心而且灰心”的鲁迅,以卓越的社会学想象力及“掐臂至见血”的现实感,突入庄子起死髑髅的寓言,忧惧现代性未完成与殖民逻辑移植;与怨鬼的死魂灵对坐,默会他人的陌异性与底层的悲苦,主动领取结构性罪责,承担责任伦理;融会尼采生命史学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洞悉历史的创伤性结构,以底层世界的具身体验校正实证史学;暗藏了在人我自足性之上重建社会性自我的方案。
关键词
鲁迅;《起死》;怨鬼;古史辨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引介“世界苦”
——翻译与早期创造社的情感想象
刘潇雨
内容提要
20世纪20 年代,“Toska”“Weltschmerz ”等外来词语经由日文的翻译传入中文语境,写为“世界苦”。本间久雄、宫岛新三郎等人介绍西方文艺思潮的著作显示了中日“同文”背景下,“世界苦”一词跨越欧亚语际的流转,最终进入中国的历程。借助流行于大正时期的作为日语借词的“世界苦”,创造社及其周边作者通过翻译转化现代舶来知识,以共情机制的建立联结跨文化的情感想象方式,在新文学中塑造了一种新的情感认知体验。从历时性的脉络来看,“世界苦”一词在中文语境的现身与淡去,折射出现代中国情感话语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
世界苦;翻译;创造社;情感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深于比兴”与先秦诸子的文学意象
侯 敏
内容提要
“深于比兴”是章学诚在论及战国之文、特别是诸子之文时,概括出来的一种艺术传统。它深刻地揭示了先秦诸子从自然到自觉的“深于取象”之艺术风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意象世界。“深于比兴”也完成了中国文化从诗到思、由象至道的完美过渡。作为一种艺术传统,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文艺理论之中。
关键词
深于比兴;先秦诸子;物象;事象;语象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甫行踪遗迹考察与杜诗学研究
左汉林
内容提要
文学地理学理论及现地研究,可以解决杜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根据对杜甫行踪遗迹的实地考察,可以在杜诗诗意、诗歌背景、杜诗系地系年、杜甫行踪、杜诗地名、杜甫葬地等方面有新的认识:杜甫暮投石壕时当住宿在村中旅店之中;道教兴盛是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一诗的重要文化背景;《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的写作地点是在嘉陵江边临近虞关的一座小城,创作时间为乾元二年(759)十二月初;公孙大娘的法律身份是官户,李十二娘则是平民;杜甫曾游览苏州专诸巷;至德元载(756)杜甫行踪的旧说依然成立,但他并未行经万花山;“尸乡”与“土娄”同为一地,“尸乡土室”当在今杏园村一带;偃师杜甫墓未必是原杜甫墓墓址所在地。
关键词
杜甫;杜诗学;现地研究;文学地理学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
《陶渊明集》的编纂思想及其对唐代世俗社会的影响
蔡丹君
内容提要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陶渊明集》时,编入了自撰之《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传》和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等,希望陶集能“有益风教焉”。而《停云》这首具有规箴意味、与孝亲人伦思想有关的诗,应该就是在这一总体编纂思想的影响下,被选定或者确定为居于卷首这一重要位置的。萧统之后,北齐阳休之在陶集中纳入的《五孝传》“四八目”等宣扬儒家贤人逸士孝子的内容,与“有益风教”这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唐代墓葬中有大量资料,能反映六朝暨唐世俗社会对陶渊明形象与《陶渊明集》诗文在“风教”层面的理解和接受。萧统编纂陶集而关心风教,让它产生了更为深刻广远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集》;《五孝传》;萧统;《停云》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诗史互证何以可能?
——兼论《出塞》诗中的飞将形象
秦中亮
内容提要
中唐东北边塞诗,主要依托的背景是则天朝失去对营州的控制以及王孝杰战死榆关。“龙城”“飞将”“阴山”“榆关”“蓟北”“辽水”共同构成了东北边塞诗的组合意象,这些意象与“飞将”搭配,“龙城”是营州,“飞将”特指李广。唐代诸多运用“飞将”典故的作品,一般是根据《史记》中李广“骁勇、善射、不封侯、禁军出身、供职边关以及震慑匈奴的威名”的文本形象而来,泛指边关将领常用“边将”,对善战者运用虚指则以“名将”和“猛将”较多。宋元以前,李广以正面形象示人,李陵为降敌者。之后,二者评价皆逐渐反转。以《出塞》诗的创作背景而论,飞将的今典只能是李广。通过唐诗、唐史、墓志等材料的对比,运用诗史互证可考证《出塞》诗中“龙城”“飞将”的古典与今典。职是之故,只要在研究对象、材料选择、方法运用上得当,诗史互证完全具有可能性。
关键词
龙城;飞将;李广;诗史互证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以文取位”与“永嘉文体”的生成
李 由
内容提要
“永嘉文体”主要是陈傅良、叶适、戴溪等永嘉举子在“以文取位”的动机下创作的论体时文。为了突破个人的出身困境以及温州地区的发解困境,他们编集这些作品并上呈达官显宦,在士人社会中传播,谋求知遇和声名,从而获得官僚门客的身份,得以参加漕试;或获得试官的注意与提携,在太学补试、省试、殿试中占据有利位置。为了实现这些效用,他们采用极意新巧的书写策略:一方面敏锐把握当前形势,深刻思考国事中存在的危机,立意超出流俗;一方面追求精密浑然的结构布置,同时叠加多种修辞手法与锻句造语炼字手段,如以排比叠加譬喻、引用,以省字凝缩、活用词性、裁剪经史成语等,化用陈言,熔铸新语。
关键词
宋代科举;永嘉文体;陈傅良;叶适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舟游与神游:江户时代的拟赤壁游和赤壁会
谢文君
内容提要
日本的拟赤壁游、赤壁会兴起于江户时代中期,并在享和二年(1802)壬戌臻至顶峰。拟赤壁游侧重舟游体验,江户文人由此书写了本土风景与本国历史;赤壁会强调神游赤壁,江户文人多围绕前后《赤壁赋》展开物品收藏与文字游戏。对比朝鲜和日本的拟赤壁游、赤壁会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舟游与移物意识、神游与缩物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日本拟赤壁游、赤壁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苏轼诗文接受在五山、江户时代的不同面相,昭示着苏轼形象的脱圣入凡。
关键词
赤壁游;赤壁会;江户时代;汉诗文;苏轼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