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本刊是理论性、专业性学术刊物。它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关中国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以及海外中国哲学史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论等。
投稿邮箱:zhgzhxshyj@163.com
点击封面,参与订购活动
01目录《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02内容提要《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
理同道合
——从中华文明的哲理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文明互鉴
赵金刚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中华文明讲道理的方式决定了他能够从差异出发看待世界的统一性,人类追求美好的生活,人类各大文明的圣贤以其各自方式探索人类未来的美好,但不必走齐同的道路,而是可以“各美其美”,通过充生达理实现美美与共。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此,方能避免走入文明的冲突的陷阱,避免不同文明之间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状况。
关键词:理同道合 理一分殊 同归殊途 心同理同 充生达理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天人合一”观念的
哲学基础、古典意涵与现代价值
李卓
内容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有机的宇宙观、生态观。由于中国先哲对其所论较简,使这一语句的意义并不明朗。有必要经过解释和阐明,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家讲“天人合一”的因由,明确这一观念的哲学基础和基本意涵,并赋予、彰显其现代含义和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万物一体 天人合德 民胞物与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民为邦本”理念的哲学意涵及其现代转型
吕存凯
内容摘要:传统民本思想具有天、君、民的三维结构,其中天作为超越性存在规定了君民的基本关系,从理论上保证了民众作为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地位。民本思想受限于历史条件,一方面并未赋予民众政治主体的权利,另一方面依赖于君主个人的道德,因而在现实政治中不能真正实现。黄宗羲在批判君主专制时,设想以制度约束君主权力,使民本开始转向。清末随着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传入,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面临如何动员最广大下层民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以“人民”话语,成功引导和组织起工农大众主动参与到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之中,使民本思想的价值理念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民为邦本 民本 民主 人民
作者单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
《春秋》中的君臣问题与后世对杜预的批评
曾亦
内容摘要:儒家素以君臣名分为大义所在,然而,自汤武革命以后,儒学面对春秋时“君臣无常位”的种种情形,不得不在其理论中容纳了革命的正当性。围绕《春秋左氏传》中的“弒君”案例,《公羊》《穀梁》与《左传》在这个问题上多有异同,后世杜预的独特阐释又引发了清儒对他的批评。在传统儒家学说中,政治行为正当性的论述始终没有越过君臣大义的范围,直到晚清变革风潮骤起,革命理论冲破了君臣关系的罗网,最终成为一切社会历史行为正当性的来源,与之相应,传统的君臣大义则被彻底赋予了负面的价值。
关键词:春秋 左传 杜预 弒君 革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论语》中诸美德关系问题探析
——基于美德统一论的视角
乔珂
内容摘要:麦金太尔与斯洛特从单一文本出发对孔子美德思想的解读有待商榷。孔子未必持有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统一论,但他仍旧可以是一个美德统一论者。麦金太尔与斯洛特误读了“仁”与“勇”的关系,忽视了《论语》中各种美德存在于一种复杂层级结构中,既可以分出全体美德与具体美德,也可以分出大德与小德。据此可以提出三种美德统一方案:第一种是“仁”统摄诸德;第二种是“仁”、“义”、“礼”等化自然美德为真正美德;第三种是美德的多层级有序统一结构。前两种方案或失之于大而不当、或失之于以荀蔽孔,第三种方案则更能切中孔子美德思想之全貌,进而显现孔子美德统一思想之理想与现实双重意蕴。
关键词:孔子 亚里士多德 美德统一 仁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从“有同听焉”到“闻而知之”
——论孟子哲学中的“听”
伍龙
内容摘要:立足于一般经验性的“听”,孟子认为个体在“听”上有“同听”的趋向,节制对某些“声”的偏爱,个体得以通由“听”培塑自身德性。“听”同时与国家治理相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成为了制定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君主归正“听”上的一些偏好,理性判别和积极听纳有价值的意见,使其不断向圣王迈进。由“听”而“闻”,“闻”在孟子的某些表述中,呈现为一种进阶式的“听”,其与为政,礼乐以及行为均存在关联。这既彰显着“听”的作用,又最终落实于“闻而知之”。这促使个体在践行“听”的过程中,不断成圣。以上论述涉及“听”的伦理学、政治哲学与实践哲学等多重内涵,展现出孟子哲学中“听”丰富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孟子 听 闻 圣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化”通“逍遥”:《庄子》物化概念之四重内涵
徐会利
内容摘要:“物化”是《庄子》思想的重要范畴,具有四重内涵:其一,宇宙论意义上的“物化”,其思想内涵为“物之生化”,“道”和“气”是“物之生化”的来源,“形”是“物之生化”的外在表现,借助“一气”实现物与物之间“以不同形相禅”;其二,人生观意义上的“物化”,其内涵指向“心与物化”即心被外物异化,使人丧失自身的主体地位,人受物“欲”和“情”的扰动,原本虚静、灵明之心变成“有蓬之心”;其三,工夫论意义上的“物化”,其内涵为与物同化、顺物之化,通过心之虚静、专一和顺应死生之变,以此摆脱外物对人心的异化,实现“外化而内不化”并以此通达理想的生存境域;其四,境界观意义上的“物化”,其内涵为与道同化,万物借助“物化”实现彼此间的相通,最终指向与道为一、万物齐一、无待的逍遥之境。
关键词:物化 气 形 生死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文化、秩序、王道:
张载“天下”观的理论模型
钟纯
内容摘要:张载的“天下”观不是从地理范围来说,而是从文化、伦理、政治等层面来论述。文化上,张载在继承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重新思索人与天的本质联系,寻找共同的道德实践法则。他既将简易之道寓于“天下之理”之中以凸显人具有“天下之善”的品性,又通过批判佛老对“性与天道”的认识缺陷来重振儒学之正统。伦理上,张载一方面将原本仅以从社会实践角度来规范、约束人的“知礼成性”,与“天秩”“天序”相结合,并赋予其宇宙本体义,从而为社会道德伦理秩序找到了终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他认为“天下之志”等同于“天下之心”,是圣人以“感”联通民心。政治上,张载一方面将王道政治推行于天下;另一方面为解决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恢复井田制的主张,进而实现“君臣共治天下”。
关键词:天下 天人合一 文化心理 王道政治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程颢的经典诠释思路
康宇
内容摘要:程颢将经典视为载道的工具,强调治经不可沉溺于“部分”,而要时刻保持对“整体”的关照。要明白,弄清经典文本的意思不是诠释目的,“求道”才是真正的目标,不可“为经典而经典”。立足“理一本论”,程颢突出主体“本心”对经典意义阐发的主导作用,主张理解经文重在“己意”的发掘。在对待致知与涵养的态度上,他倡导理解、解释与工夫并行,知行之间应保持不分先后的平衡关系。运用“心解”、“隐喻”、“意象”、“体验”等方法,程颢建构出儒家新的经典诠释思路,与其弟程颐一同开启了北宋理学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程颢 经典 诠释 理学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性论与理本
——论程颐对王安石坤卦六二爻注解的批评
陈睿超
内容摘要:程颐对王安石注解坤卦六二爻的“因物之性而生之”之说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此为易学史上的一桩公案。从思想来源看,王安石《易解》中对坤六二的诠释根本立足于儒家立场,但“因物之性”之说实有玄学思想的渊源。而程颐的批评则一般性地指出了“因物之性而生之”无论在玄学还是儒家思想中都难以成立的原因,即在于此说违背了自然物性观念本有的内在性与自发性特质。程颐与王安石在“性”论上的分歧,亦密切关系着二程理学的独特哲学建构思路,以及理学与新学的思想分野。
关键词:王安石 程颐 坤卦 性 理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理学“主一之谓敬”说的思想探源
焦德明
内容摘要:程颐“敬”论的“主一”说,由于缺乏文字训诂的支持而被以段玉裁为代表的考据家所质疑。段玉裁认为程子以“主一”说“敬”源于《文子》,而实际上程子更可能从《论语》“无适无莫”中得到“无适之谓一”的启发。无论是理学家自身的论述,还是现代学者对儒家宗教性维度的探究,都指出将“主一”与“敬”真正联系在一起的,是祭祀斋戒时的精神体验。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也可以看出,“敬”的心态内在于祭祀斋戒的发生与发展之中。这些都表明,程颐所开创的对“敬”思想的新理解,建立在超越训诂的工夫诠释学之上。
关键词:主一无适 敬 祭祀斋戒 工夫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
一“念”三义
——湛甘泉的道德意识论
蔡天翊
内容摘要:进入心学视域中“念”的主要含义是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在主观、客观语境下交织形成。湛若水对于“念”的表达突出了三重语境下的面向。第一重面向是强调“正念”的客观维度,突出了道德意识作为内在化道德准则的向度,显现为客观意识的修正作用。第二重面向则是强调作为主观意识的“一念”。甘泉将主观意识理解为一种自我价值呈现。在第三重面向,甘泉强调了道德意识综合主客意识的维度,湛若水强调“戒惧”“慎独”“克念”在“天理”自然呈现的条件下“无间动静”,确立相对于主体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可见、可感之“体证”。三重维度构成了甘泉对道德意识的全面认识,也体现了心学发展中对道德意识的探索。
关键词:湛若水 念 道德意识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阳明与理学中的道统问题
苏晓冰
内容摘要:道统问题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其形式层面而言,涉及的是道的传承谱系;就其内容层面而言,则涉及道统所传的具体内容。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将“十六字心传”看作是“尧、舜、禹所传心法”,标志着理学在实质层面上开启了“心学”新路向。阳明的道统论与其心学构建是接续理学的道统论及其所蕴含的心学路向展开的。阳明的正统意识与其对世儒之学和佛老之学的批判和反思密不可分。阳明认为,道统是在历时性的时间脉络中确立儒家学术的精神命脉,而正统则是在共时性的多元学术形态中贞定儒家学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王阳明 理学 道统 十六字心传 精一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是否属于“不谋而合”?
——刘宗周与王一庵、王塘南“意”论之学术承继与思想异同
冯前林
内容摘要:刘宗周不似朱子训“意”为“心之所发”,而是训为“心之所存”,当时以及后世儒者对此争议颇多,分为质疑批判派、搁置不论派、维护支持派。黄宗羲和董玚作为维护支持派的代表,指出先师训“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泰州王一庵之“意”论“不谋而合”。刘宗周没有接触过王一庵关于“意”的理论,但是他受过泰州学派王艮(一庵之师)的影响;对于另一位言“意”与刘宗周相近的江右王门学者王塘南,亦无文献证明他个人对于刘宗周“意”论的启示,但刘有取于王塘南所在的江右学派(比如邓定宇)是确凿的。刘宗周之“意”较之于王一庵、王塘南,理论内涵更为丰富与广阔,不仅是心之本体,同时具有天道依据,“意”之生生以及以“气”论“意”皆是其特色所在。
关键词:刘宗周 王一庵 王塘南 意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方以智“仁树”说析论
刘瑜
内容摘要:“仁树”说集中体现了方以智仁学思想的精粹。此说由三个主要比喻构成,即全树全仁之喻、剥烂复反之喻和二芽之喻。本文系统梳理了仁树说三喻的内容和含义,并分析了方以智仁学思想的体用论基础。仁树说代表了一种“尽性”或生成人性论的新范式,深刻影响了清代学术发展。
关键词:方以智 仁树 体用 克己 善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戊戌变法前后章太炎的“新孔学”及其政治意义
崔庆贺
内容摘要:章太炎在戊戌变法前后,借鉴中外思想对孔子进行了重新研究与评价。第一,借鉴西方近代科学思想,使孔子的“立人道”融入了科学内容。第二,以佛释孔、以西释孔,使作为常道的“仁”具有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更坚实的学理基础。他结合“以仁为本”与“笔削六经”,确立了孔子—荀子的思想传承脉络,为自己发展改制论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提出孔家为中国共主、清帝为“客帝”、地方为“分镇”的观点,设计了颇有特色的政治改革方案。章太炎整合西学、佛学以重释孔子思想与改革政治的思路,是对传统经学的突破与改造,是以佛学、西学为知识资源建构“新孔学”的努力,也是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章太炎 新孔学 经学 戊戌变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心体”何以可能
——牟宗三关于“心体”及“圆教”的建构
程志华
内容摘要:牟宗三建构作为“圆教”的道德的形上学主要是通过“心体”之立实现的。他以“心性为一”即“一本义”为“圆教模型”,以重新定义“可能”和“理解”为前提,以“心体”建构为实现路径,以“上下其讲”为思维路径。就“上讲”看,他以沟通“心体”“性体”“道体”为主以实现“心体”的“上提”;就“下讲”看,他以“心体”之“流行”为主以实现“心体”的“下委”;“上提”“下委”为一双向回环,“心体”建构从而形成一个理论闭环。这个理论闭环因体现“圆教模型”,故不仅为“心体”之立的完成,而且为“圆教”的道德的形上学建构奠定基础。此理论其在主体性挺立、“智的直觉”肯认、实践性凸显三方面仍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心体 圆教 圆教模型 心性为一 心体特性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