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丨《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点击封面 9折订购本刊
投稿网址:jdsyj.ajcass.org
《近代史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近代史研究所主办。本刊刊发1840—1949年间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学术评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问题讨论、读史札记、学术综述等。本刊是中国史学名刊,在中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本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郑大华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中共六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并在民族地区党的组织内设立“少数民族工作部”;后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的劳苦群众”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各方面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从长征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导下,认识和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肯定回民是一个民族,并在对回族和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成为指导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少数民族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少数民族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作 者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
对原子弹报道的变化
耿显家
内容提要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各家媒体竞相报道。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在对该事件的初期报道中,连续几日转发其他媒体片面渲染、夸大原子弹威力的消息,一度偏离了“党报”的基本立场和中心任务,使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对此,毛泽东提出严厉批评,并指导《解放日报》对原子弹的后期报道工作及时回到“党报”的轨道,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而展开,体现了“党报”的基本立场:一方面,通过对原子弹的科学、客观报道,让人们对原子弹及其作用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并为后来提出原子弹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通过对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的正面宣传报道,让人们清醒认识到人民而非原子弹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主动引领社情民意,凝聚党心民心军心,从而在与美、蒋的政治斗争中掌握了主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解放日报》 原子弹 舆论宣传
作 者
耿显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解放》周刊与中国共产党
实现全面抗战的舆论动员
王凤青
内容提要
舆论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革命的重要手段,党报党刊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舆论动员的重要工具。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周刊这一党刊作为发声渠道,努力把实现全面抗战的主张转化成社会主流话语。它持续揭露日本掩饰侵略中国的欺骗性言论,使中国民众认识到不抗战无以求生存;对国民党进行多重“劝诫”,要求其彻底转向抗日,以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不同抗日力量从不同层面进行推动,以调动其抗战热情和积极性。《解放》周刊的舆论动员为推动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构建了有利的舆论环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关键词
《解放》周刊 中国共产党 全面抗战 舆论动员
作 者
王凤青,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
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
谢 敏
内容提要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军队与地方党组织协同合作,积极扩军和建立根据地,为敌后游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军队的“军事主义”倾向与地方党的“地方性”难免扞格,军地关系有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随着根据地困难局面的来临,地方党组织对军(分)区和地方武装的领导得到加强。不过地方党组织实际所能直接领导的,大多是基层、不脱离生产的武装。对于脱离生产的正规武装,尤其涉及军事作战层面,仍主要由主力军队负责。到抗战后期,随着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确立,地方党组织的权威亦因之得以凸显。但在主力军队活动区域,一元化领导中心一般由军队的干部担任。地方党组织负责人担任一元化领导中心的情况在县区及以下才较为普遍。中国共产党的军地关系存在着制度与实际的张力,却并未张弛无度。根本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将军地关系问题转换成了党军关系问题。主力部队由军队党组织直接控制,地方武装接受地方党组织政治领导,军队党组织、地方党组织最终都受中共中央领导。在如臂使指的党组织结构中,军地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关键词
八路军 新四军 地方党组织 地方武装 军地关系
作 者
谢敏,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专题研究
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对姚莹
考求异域知识的影响
李欣然
内容提要
清代学术较宋明之学更强调“闻见之知”的扩充,但扩充知识范围的倾向,又可能对原本思想重心的稳定形成冲击。这一矛盾同样体现在向异域新知开放的过程中。桐城派重要传人姚莹对清代学术的进展高度关注,因所著《康輶纪行》又被认为是近代考求异域知识的重要思想人物。在姚莹的整体思想中,他对汉宋之学门户分立的反感,以及对非主流之学持宽容态度,体现了清代学术所具有的开放性,为关注异域知识开辟了空间;但这种开放性延续乾嘉汉学重视知识扩充的学术特点,其可能造成的对思想重心之冲击,又是站在宋学立场的姚莹所担忧的,这使得他在呼吁了解西方时又对西学新知保持警惕。姚莹思想中的多重紧张,反映了清代学术向异域新知开放过程中的张力,其重要根源则在于清代学术内在理路的固有矛盾。
关键词
姚莹 《康輶纪行》 汉宋之争 嘉道经世 鸦片战争
作 者
李欣然,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
与精英政治的争论
邹小站
内容提要
庚子事变后,中国新思想界提出了建立国民政治的主张。当时的中国尚缺乏建立多数人参与的国民政治的条件,但西方平民主义的影响,民主的平等逻辑,以及动员大众参与救亡的现实需要,却使部分中国人开始追求大众民主。与此同时,受传统贤人政治论以及西方精英主义的影响,鉴于实际的国民程度,立宪派以及部分中间派人士则因恐惧“暴民政治”而鼓吹精英政治、贤人政治。清末思想界围绕政治革命的主动力与目标发生的争论,民初思想界围绕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发生的争论,都相当激烈。这些争论颇能反映清末民初思想界对中国建立国民政治过程中大众与精英关系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平民政治 精英政治 主权在民 清末民初
作 者
邹小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达摩的眼皮:
一个茶叶起源故事的由来、传播与变异
宋时磊
内容提要
在有关茶叶起源的众多传说中,“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中国有关达摩的相关典籍中并没有这一传说的记载。经过考证发现,这个故事来自卡姆弗1728年出版的《日本史》。但在日本传世的文献典籍和绘画资料中,也没有记载这个故事。18世纪这个故事在西方有了早期传播,基本保持本初面貌,只有个别细节改编。19世纪英国在印度等殖民地发展茶叶产业并取得成功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学者通过多种手法改写这个故事,将其塑造成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这一观点受到吴觉农等中国学者的批驳。“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在19世纪西方世界的变异,揭示了英国等先发国家崛起后利用学术主导权篡改历史、打压其他国家茶叶产业、服务本国贸易和殖民经济发展的话语逻辑。
关键词
达摩 茶叶起源 学术话语权 茶叶贸易
作 者
宋时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汉语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全面抗战前福建省分区设署研究
项浩男
内容提要
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县组织法》,规定区公所是地方自治系统的最高层级,发挥联结县与乡镇的枢纽作用。但是,受制于人才匮乏和经费短缺,区公所成效不彰。1934年,蒋介石在部分省份推行分区设署,将区公所改造为区署,使基层治理模式发生重要转变。福建是最早实施分区设署的省份,该省运用人事控制构建区政人员管理体系,通过地域控制整合行政单元,征收房铺宅地税应对经费需求。区署成为国家正式行政体系的一环,在完善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控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尽管分区设署有利于防范代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对维护国家“一统体制”与政权下沉基层的双重挑战,但人才和经费两个关键制约因素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束缚区署的治理效能,未能显著修复国民党政权基层治理体系的缺陷。
关键词
统治风险 分区设署 基层治理 蒋介石 福建
作 者
项浩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学术评论
情感的现代性与情感史研究
——评《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湛晓白
内容提要
美国华裔历史学者林郁沁所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是利用情感史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性著作之一。该书以施剑翘复仇事件为个案,透视由该案所引起的一种基于“孝”和“侠”的集体情感,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城市文化、司法审判和国家统治策略的广泛影响,在阐释和方法论运用上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该书在英文学界影响颇大,充分展示了情感史研究广阔的学术前景。但是,由于作者过于执着追求理论的超越,导致核心概念使用和具体论证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公众”群体未做必要的细致区分,对历史人物施剑翘刻意争取“公众同情”的解读有预设立场之嫌;过高评估了“公众同情”的政治批判性等。
关键词
情感史 公众同情 情感政治 公共领域
作 者
湛晓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读史札记
晚清“秉笔华士”译书薪酬待遇考述
元 青
内容提要
“秉笔华士”的薪酬待遇是研究晚清中外翻译合作中值得探究的基础性问题。对华士来说,通过翻译赚取经济收入以解决谋生问题是促其与传教士开展合作的首要现实动因。总体来说,传教士及教会机构提供的薪酬明显低于清政府官办机构,尤其是江南制造局提供的译书薪酬,且表现出前高后低态势,这反映了二者资金的来源不同以及早期“秉笔华士”所处“卖方市场”境况的改变。比较而言,“秉笔华士”的薪酬虽不及官员阶层、高级幕僚以及书院教师,但比其有资格担任的私塾教师明显要高,大体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能稳定从事译书活动。“秉笔华士”对所获薪酬待遇大体是可接受和满意的,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工作业绩回报了雇佣方与合作方。译书活动的开展及译书薪酬的推出,吸引了大批举业无望、经济困顿的传统文士,进而使之成为促成中外译书合作的重要链条,推动了晚清翻译潮流的发展,并成为后来译书、写作商业稿酬规范化的前驱先路。
关键词
秉笔华士 薪酬待遇 合作翻译
作 者
元青,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的
建筑活动拾遗
唐 莉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营造学社南迁至云南及四川地区,并拓展了服务范围,承接了部分建筑设计业务,参与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舍设计、昆明市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图案应征设计、篆塘新村设计等项目。对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地区的建筑活动考据勘误、拾遗补阙,可以丰富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地区的活动实践轨迹及图景。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昆明市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 篆塘新村 刘致平 林徽因
作 者
唐莉,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近代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