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个同事共随礼1314元,这份子钱以后还怎么随?

三秦青年 2020-02-08


三秦青年

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陕西青年都在关注

 

每年的十月都被称为“结婚月”,

从十一假期的扎堆儿结婚

到中下旬的淅淅沥沥,

参加婚礼这事就像秋天气候的

变化真切实在。


而随礼呢,

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这两天有这么个事儿,

新娘小徐婚宴,公司里18个同事,

合起来给她发了1314元的红包,

结果新娘炸了。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

有人说如果是收过礼的同事,

这样回礼确实有些不妥。

也有人说,

随多随少的都是心意,

大家量力而行~也没错。


也有网友认为

结婚随礼应该讲究礼尚往来。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随礼也随出了新风尚,搬迁的、结婚的、生孩子的、开业的、孩子上学的、过生日等等都要随礼。


份子钱,因为地域不同,经济差异,关系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金额也分为N多等级。从早些年的“吃百元餐”到现在的扫码转账,随礼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拿结婚随礼来说,随礼的人也有不同,正常的人情往来(当年收的礼,现在要还),单身主义的不情愿之礼(一边给着礼钱一边骂骂咧咧的),还有一些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明明没钱,但为了情谊,为了讲究,信用卡套现也要随,向父母借钱也要随)。

 


而在随份子这件事上,校园也不是象牙塔。



在新浪微博上

#大学份子钱随不随#

该话题阅读量达到5360.4万



甄珍今年大三,她觉得自己平常是个“挺怂”的人,但在“随份子”这件事上做得很决绝:“其实我们关系没那么好,去参加婚礼、随份子都是沉重的负担,并不是从心底发出祝福。”


网友戏称拿“白条”当份子钱,自己结婚时可抵押




在扬州读大学的马萍萍也认为,有时候类似随份子的人际交往支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是很尴尬的”。“按照江苏习俗,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出1000元。但结婚的太多了,有时候家里帮忙出一部分,但基本我还是用兼职的钱自己出。有点心痛。” 今年,她已经随了3000元份子钱。


新出炉的《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月均基本生活费约为1325.5元,其中人际交往支出占大学生总体开支的17.82%。专家认为这一比例偏高。


不过,即使抛开经济因素,单从情感上考量,随份子这件事在当代学生群体当中的处境也相当微妙。


有些村里一块长大的朋友结婚时会特别体谅李科的学生身份,“他们明说,人来就行了,钱不钱的没关系”。不过越是这种交情他越心甘情愿地随份子,“少给点表表心意”。但是他也经常感觉给有些同学随礼是“迫于环境压力”,如果不这样,别人就会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说你“不合群”。


和大家随的一样多能怎么样呢?


“表明我很正常。” 李科说。“大家都随,你不可能不随。” 马萍萍说。



但甄珍不怕别人认为她不正常。“当一个朋友跟你说要结婚,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好开心,想到场为她做个见证,这样的婚礼我是非常愿意去的。我肯定会想需不需要我去当司仪或者伴娘、要几点去、能帮什么忙,哪有空考虑钱的事?”她说,“但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又要花钱好麻烦,但同学一场还是去吧。那这种虚情假意的祝福也没什么意义。”


如果自己结婚,会怎么想呢?


“只请最亲近的人,至少不会让宾客为难。那种我之蜜糖、彼之砒霜的事还是别干了。” 甄珍干脆地说。


采访中,每位受访学生都提到了“红包”和“祝福”的关系。似乎份子钱被视为某种“祝福的等价物”。


但这在李科看来非常不可取,他不太喜欢这种祝福被物化的感觉。甚至在一些人身上演变成了“不看重祝福,只看重随了多少钱”“把份子钱当成一种收入”。






求学路上要不要随“份子钱”

你怎么看?




- THE END -

◆ 陕西共青团新媒体中心综合整理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共青团中央、网络等

◆ 编辑 | 小红


 

猜 你 喜 欢

▽ @所有人,2018年下半年“陕西好青年”推选开始啦!

▽ 刚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震撼视频+最全攻略】

▽ 45岁朴树、63岁周润发刷屏背后:做自己,才是最贵的奢侈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