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位“001”号毕业生走了……今年,共和国已痛别24位两院院士

三秦青年 2021-10-2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农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同志,因病于2021年10月4日11点1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一张“001”号毕业证书
李正名1931年1月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苏州完成小学和中学。1948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美国私立大学联合奖学金。1949年赴美求学,就读于位于南卡州的埃斯金大学化学专业。

1953年,获得美国埃斯金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后,李正名辗转归国,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归”。之后,李正名成为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的第一名研究生。他始终珍藏着一张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上面印着“001号”。

李正名(右)在杨石先的带领下开展科研工作

那时,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农药研究一片空白,进口农药价格高昂,农民无力负担。个人研究要与国家需求相联结,“于是我由元素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研究。”李正名生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年国内科研条件艰苦,“仪器、设备、药品都没有”。1958年,杨石先组织李正名等青年教师进行我国首个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研究。“一穷二白三没有”挡不住年轻人的进取心:他们在南开校园找了几间实验室,熬了30多个日夜,终于完成任务。

李正名和团队曾历时16年,创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单嘧磺隆,他们发明的单嘧磺酯,实现了每亩麦地用药只需几元钱,实现了中国自己的“农药创新”,保障着国人的“饭碗”。

李正名在为学生们讲课

李正名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但这都不是“南开先生”最得意的成就,让他最有价值感的,是他为中国农药“正名”。

创制新农药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由于对环保生态安全的众多试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项基础研究至少要5年以上;一段毒理环境生态评价需上百次;开发研究、注册登记要历经十几年;农药创制工作成功率仅为八万分之一……面对这些困难,李正名说:“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做,这份风险总得有人去担。如果大家都不做,就永远不会有中国自己的原始创新,我们就永远受制于人。”

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2015年,李正名将自己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南开大学“杨石先奖学金”。“我跟随南开大学老校长杨石先32年,杨先生爱国忧民、严于律己、兢兢业业、立德树人的崇高品质深深教育和影响了我。我捐这些钱不为出名,就是受恩师精神感召,做一个传承,希望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做好学问、搞好科研,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李正名说。


一封特别的来信

在2021年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一封特别的来信。它的作者正是李正名先生。这位“90后”的老党员、老南开人在信中寄语新生,发扬南开大学的优良传统,浸润学术思想,磨砺奋斗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的原始创新和社会进步。

李正名院士远去的背影。2021年7月1日,拍摄于南开园。

今年,已痛别24位两院院士

今年以来,共和国已痛别24位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5月6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5月22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8月25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8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9月22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黄宏嘉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10月1日,中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10月4日,工程院院士、教育家、化学家、农药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他们献身科研,呕心沥血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铭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秦青年 特别推出“三秦青年学党史”栏目,展现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快跟着秦小青一起来学习吧!


2021年10月6日




1950年


10月6日至2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昌都战役,解放藏东政治、文化中心昌都地区,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为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1976年


10月6日 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历史瞬间


◆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10月6日至24日进行了昌都战役,攻占昌都,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图为迂回昌都南路的人民解放军行进在海拔5000米的怒山山脉雪岭上。
重要论述

1958年10月6日  

毛泽东起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台湾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的观点,以反对美国“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图谋。文告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你们领导人与美国人订立军事协定,是片面的,我们不承认,应予废除。美国人总有一天肯定要抛弃你们的。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

本月二十五日,他起草以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再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文告指出: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以利你们长期固守。这样,一个月中有半月可以运输,供应可以无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容许其实现的。

此后,他还于十一月起草了准备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三告台湾同胞书》稿。文告指出: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有一天甩掉美国人那只钳制魔手,派出代表,举行和谈。我们的和谈是真和谈,谈成了,内战就可以宣告结束,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对付外来的威胁,岂不是一件好事吗?这三篇文告分别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其中第三篇文告当时没有发表。

1984年10月6日  

邓小平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阐述了中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这几年进行的农村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差错,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这篇谈话以《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来源:陕西共青团新媒体中心综合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下滑动,一起学习


◆来源 | 共青团中央、河南共青团、新华社、光明日报、南开大学官网、津彩青春◆编辑 | 九九
◆校审 | 一休、小红、213◆审核 | 韩旭芳

猜 你 喜 欢

▽ 大学寝室欢乐多!好家伙!你们是想来学校兼职吗?

▽ 祝福!他们结婚了!

▽ 和“李白”对唐诗就送肉夹馍!西安的新玩法你解锁了吗?




点亮“在看”,一路走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