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人轶事】王世襄其人其书——黄苗子

2014-02-21 桑莲居艺术馆

  黄苗子书法作品


  我认识王世襄(畅安)兄也是50年代初由盛家伦介绍的。1957年,由于某种“误会”,我不能住在西观音寺了。1958年初,畅安慷慨地让我搬进芳嘉园他家院子的东屋,“结孟氏之芳邻”,确是平生一快。论历史书画著述和参考书,他比我多。论书画著述的钻研,他比我深(他写有一本《中国画论研究》)。论探索学问的广度,他远胜于我。论刻苦用功,他也在我之上。那时我一般早上五点就起来读书写字,但四点多,畅安书房的台灯,就已透出亮光来了。


  尤愆如山负藐躬,


  逡巡书砚岂途穷;


  邻窗灯火君家早,


  惭愧先生苦用功。


  这是我当时写给畅安的一首七绝。头二句,指的是当时我们都遭到同样的命运,希望在笔砚上用点功,以图“赎罪”的意思。可是,三四年工夫,畅安就以刻蜡版的方式,油印出《髹饰录解说》、《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雕刻集影》等数十万字的述作,且不说刻蜡版油印是彼时彼地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出版方式。只是从工作质量上看,在很不平凡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如此自觉自愿地、绝不尤怨地、全心全意地、毫无利己地创造出近乎奇迹的成就,这已是我望尘莫及的了。


  王世襄 竹根雕青蛙


  他是一个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生活和民俗学的人(单是老北京的放鹰走狗,他就能如数家珍地谈上一天一夜)。他做学问爱搞些“偏门”,人弃我取,从不被注意的角度上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畅安做学问并不单纯靠书本知识,他那本研究漆器的巨著《髹饰录解说》,是搜集了大量古代资料,再不怕艰辛地去走访远近的漆工,一条一条地记下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术语名词,这种和有真知卓识的工匠交朋友,以今证古的治学方法,在这本明式家具中也充分体现。


  香港的新闻界,早就流传出北京有一位酷爱明式家具的“妙人”,因在十年动乱中及以后一段时间没有房子摆放,把家具堆满一间仅有的破漏小室。这房子那时仰头可以看见星斗,在既不能让人进屋、也不好坐卧的情况下,老两口只好蜷局在两个拼合起来的明代柜子内睡觉。这位“妙人”就是王世襄。我曾赠他一联:移门好就橱当榻(改梁茝林句。移门指卸下柜门),仰屋常愁雨湿书。横额是“斯是漏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