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桑莲居|王明贤:让艺术史名画附上当代艺术的灵魂

2016-05-05 狸子·辑 桑莲居艺术馆


王明贤《瑞鹤图·天安门》 60×80cm 布面油画 2006年



我个人主要做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中国当代建筑研究;二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三是文革美术研究。我今天的这个展览就等于我研究和收藏以及创作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展览。30年前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就很关注,后来我到了建设部,就介入到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了。1986年,我们还组织了一个中国当代建筑艺术沙龙,推动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发展。1989年,我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展的筹备委员会委员,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这方面的工作。我在写中国当代美术史和中国当代建筑史中,对收藏就很有兴趣,所以,我收藏了大量的包括文革中的美术作品和一些建筑方面的资料,我发现搞研究只从书上看来的东西会很空洞,所以我觉得这个收藏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2001年,我们到加拿大做了一个文革美术的展览。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一些原始的资料太小看不太清楚,所以我觉得如果纯粹做一个历史展览没有它的效果,应该把历史研究和当代艺术结合在一起。后来,我就用当代艺术的手法,把这些历史放大,然后重新阐释,但历史不应该是一个流水账的历史,我相信福柯的那句话,他说他的研究不纯粹是一个历史的记载,也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分析,应该是科学的内在结构的分析,我就想把它作为一个知识考古来做这个东西。


by 王明贤



王明贤《朵朵葵花向太阳》 文革积木图纸 1969年



王明贤《中国第一高》 120×15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实际上我的展览是我对艺术史和建筑史研究的一个笔记,这些东西跟我个人有关系。包括“89现代艺术大展”,在我的脑子里也是挥之不去的东西,所以这些还是与我的生命经历有关。另外,我觉得中国古代的艺术史太精彩了,象宋代和元代的山水画很有精神性,但我觉得它与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距离又太远了,因此,我就想让中国最精华的艺术和中国的大众结合起来。我要使艺术史名画附上当代艺术的灵魂。


by 王明贤




王明贤《鸟巢》 70×7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王明贤《古代山水名画中的流水别墅》 100×38cm 布面油画 2007年



我的展览里就有宋元的山水、俄罗斯的风景画。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矛盾的无法解决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人类最精华的东西。我还是想表现出艺术史、社会发展史、文化史,这种错综复杂的现象。比如我的作品背景是俄罗斯的风景油画,表面上看是一个很漂亮的世界名画,但背后是俄罗斯和中国社会、文化及艺术发展史上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很复杂,但我觉得这正是历史丰富的地方,是艺术史丰富的地方,这也是人类留下来的一些东西。


by 王明贤



王明贤《彩虹似的梦:中国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 78×101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王明贤《金色秋天中的宝塔山》 82×126cm 布面油画 2006年



王明贤《白嘴鸦归来+CCTV》 100×75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当代艺术家,一方面使用很平庸的艺术资源,没有真正找到最有代表性的象征,另外有些作品做得比较浮浅。文革美术是很珍贵又很沉重的文化遗产,剪拼嫁接都可以,关键是要有反思,比如让人家想什么,一个艺术怎样打动人?可能我既不深刻,也不好玩,但至少留下真实的历史。


by 王明贤



王明贤《溪山清远图今译》 80×200cm×8 布面油画 2011年



王明贤参与了中国的建筑历史,同时他也参与艺术的实践,在研究过程中他还收藏。我觉得他这种情况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是绝无仅有的,他做的这些艺术作品文献性很强,比如一些古籍、古画也都有它的出处,同时他把自己的感觉转化成一种当代的资源,和我们的生活以及当代社会各个时期的变化发生了碰撞,他把这种东西放在这样一个情境当中,发生了一种错位(大家从某种形象中错位),去解读一种新的意义。


作为作品来说,他从知识考古的途径,试图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明确的意义,而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考古的平台,象范宽的山水加上天安门的城楼,这两个不同历史情境的历史遗迹,本身发生了一种共鸣,这个共鸣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告诉你,随大家去想,或许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


by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教授、哈佛大学博士、著名策展人 )



王明贤《失踪的老北京城NO.8》 95×13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王明贤《失踪的老北京城NO.4》 70×7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王明贤《失踪的老北京城NO.13》 70×7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展览的作品还是给我很深的触动,比如说对城墙,对老北京曾经有过的建筑的记忆,作者通过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还有对老东西和现在新东西一种矛盾和冲突的思考,也是比较深刻的。这个展览不是回答了什么,而是启发我们来看来想它背后的东西。建筑是靠空间的想象来对空间营造的,其中那个积木装置作品是对建筑的营造所反映的一个时代精神,除了满足结构的意义之外,还讲了一段历史,一段政治,因为当今的所有建筑不仅仅满足功能,还有时代的特征。


  by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



王明贤《红色乌托邦》 160×220×25cm 积木装置 2007年


王明贤《与古为新·中国现代建筑之杰作方塔园何陋轩》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王明贤《从弗拉基米尔路到毛主席纪念堂》 60×8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王明贤是一个特别有历史感的人,他这个展览强调的是今天中国崛起的这种现代性的形象,这和我们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我们的美术史,还是我们的建筑历史,有欧洲美术史对我们的影响,象苏俄的绘画,还有倪云林的山水等中国美术史的精品杰作,还有代表中国崛起象北京的一些地标性的建筑,并置杂糅在一起,成为画面异质的文化因子(它不是同质性的,就是我们看这个画面很奇怪,越看越不对,奥!原来是这样)。形成一种非常荒诞、离奇的画面并置。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他也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证实我们眼中的风景一直是这种拼贴的效果,他是把中国的现代性图景用历史感和现实感这两个“感”拼贴在一起了。当我们在观看这个展览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看到今天我们都市化的一个过程,在我们的历史里面是多么的奇崛、荒诞、突兀,但这种奇崛、荒诞和突兀,可能也是现代性美学的一个特点,这种特点也正在影响我们国家的文化的表皮,这个表皮的变化也会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审美的情趣和一种审美的习惯。这种担忧既有价值观的反思(包括那个积木装置和文献呈现),就是他想问:历史为什么如此荒诞?而现实为什么又是如此的真实?既然现实是真实的,历史是荒诞的,那么我们现实会不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真实的东西也会成为荒诞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悖论。而且,我们也看到我们历史上很多很孩子气的、很大胆妄为的举动,今天仍然存在,仍然在改变我们城市的机理和文脉,这种改变是不是一个理智的改变,我觉得这是王明贤所提出的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一种忧患的意识。他的作品实际上是有公共辨识率的,他的作品应用了大量的人们熟悉的图像和符号,但他提出问题的方式完全是个性的。他用一种非常个性的方式,提醒公共记忆里面很多问题的存在。


by 顾振清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著名艺术策展人、批评家)



王明贤《日出·韶山》 51×80cm 布面油画 2006年


王明贤《1960年代故宫改建规划》 120×90cm 相纸 2006年


王明贤



王明贤 1954年生,福建泉州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国著名当代建筑批评家,新中国美术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对新中国美术史、建筑美学、中国当代建筑有专门的研究。曾任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筹备委员会委员,1999年UIA国际建筑师大会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秘书长(之一),1999年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策展人,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执行小组成员,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文字采编主要节选自《雅库》杂志“纸上建筑”专刊《探访王明贤当代艺术展》,提及的展览为2010年5月15日在北京宏艺术中心举办的“城市史与建筑史的知识考古——王明贤当代艺术展”。作品图片来自王明贤老师。特此说明。




·END·


桑莲居艺术馆

赏书品画怡情性,鉴古知今识本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后建筑史——王明贤书画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