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桑莲居|王家葵:近代书林品藻录(悲慨)

2017-03-08 王家葵 桑莲居艺术馆

近代书林品藻录

王家葵 著


节选19 悲慨


/


悲慨


惟有意苦欲死之心境,始能作悲忧愤慨之歌谣,“风萧萧兮易水寒”是其证也。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王帜数易,后五十年政令多端,民人身心被祸者不知凡几。屈子忧思发为《离骚》,艺人遭逢离乱,一腔忧愤溢于毫端。刘铁云、章太炎、杨皙子政治主张各别,怀千岁之忧实同,至于张丛碧、高二适,伤心人别有怀抱。五人书法或强作静定,或故为妖冶,或陷于支离,表象虽异,论心绪之悲慨则一,是真堪同情者。



刘鹗(1857-1909)



  今人语及刘铁云,但知其托名鸿都百炼生撰著《老残游记》,叙景状物备极生动,构抱残守缺斋搜集龟甲泥陶,开古文字研究新领域,而罕有涉及其建策治理黄河,倡言修筑铁路之勋劳,以及庚子乱中平粜太仓粟,赈济平津,卒因借洋钱请开山西矿产之举动,遭遘惑世误国汉奸之罪名,不见容于闾里,公议开除其乡籍,更兼袁项城挟嫌,遂远流迪化,客死异乡之惨史。至于铁云毕生所尊奉之太谷学派,既有黄崖教案在先,未明之处本多,晚近虽有研究,则因教内秘密传授,颇为资料所局限,且诸论者又各带偏见,遂致真相湮没,缈不可知。


刘鹗老残游记手稿


  史迁传货殖,班孟坚志食货,皆不忘君子小人之辨,强调圣王凌驾四民之上,从兹以往,吾国经济皆被赋予政治意义,士夫遂乐于指天画地之性理空谈,不务富国强民之经济实学。昔罗叔言、郑苏戡皆出仕伪满,旧时朋党纷纷割席以明立场,然论苏戡辄曰佳人作贼,虽恨犹怜,而于叔言则云情便可悯,罪无可逭。罗叔言之所以为清议所唾弃,附逆作伥固然咎由自取,而倡言农学强国,培植根本,所论正与刘铁云同调,二人言论行径皆触动儒教千百年来义利取舍之大忌讳。相比之下,铁云虽衔恨先亡,终因小说打动世人,卒获昭雪,其又不幸中之万幸矣。


刘鹗 篆书对联、爨龙顔


  铁云好古成癖,有自嘲一首见其嗜好之深:“铁公好古如好色,鉴赏宽宏笑深刻。骨董鬼子雁行来,抱负牛腰横座侧。清晨舒卷至日昃,拣选精英论价值。低昂有时未即就,寤寐碌镞思必得。商彝周鼎秦汉碑,唐宋元明名翰墨。家藏精刊殿板书,横床插架势屴崱。昼日搜罗夜拂拭,精神疲敝囊橐啬。债主纷纭渐相逼,呜呼心虽未餍力已穷,此时先生得少息。”


赞曰:

鸿都百炼老手,抱守残缺未甘。

拯济神州事业,躬行不务虚谈。

最怜生死忧患,热血衷肠谁谙。

刘鹗跋崔敬邕墓志



章太炎(1869-1936)



  共和前后,余杭章太炎荣膺疯子之号,南海康长素沦落圣人者流,二人政治立场自然不侔,虽共同主张保守国故,然陈说经义,判若冰炭,此人所共知者。新近获阅汪荣祖《康章合论》,揭示二氏异同,颇用心机。盖康章持论虽左,其实都困惑于本土文化不堪泰西文明之冲击,体系濒于崩溃,乃思有以振兴之、光复之,手段虽然异,心思实际同。二氏言论行止,在晚清乃是士人解放思想之助缘,入民国则成为新派传布德赛之障碍。忆想当年,章太炎作文谢本师,《苏报》案惊动全国,以革命文字挑动民人反满情绪,乃邀新中国卢骚之美誉,讵料民国才数年,青年才彦西游归来,则又目太炎为保守反动文人之总代表,此正新谚语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者。而当日之后浪,如陈仲甫、胡适之辈,如今又在沙滩上矣。文化体系譬如大匠营造,天眷顾华夏,居然在此百年间降生大匠无数,各持蓝图,拆了建,建了拆,直落得如今白茫茫大地最干净。


章太炎 行书轴、篆书杜诗


  余杭章氏三世医学,故太炎于小学、经史、政论以外,亦通医术,而于后者尤深自负,谓“医学第一”。有以医学话题请谒者,辄引典高论,终日无倦色。太炎曾出为国医学校校长,然细绎其医论,实别有深心。上不取灵素众经,下不采薛叶诸家,笑五行生克为虚诞,斥悬揣比类为妄悖,不得已乃尊崇仲景一部,有谓“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盛”,直如梦呓。至于言旧医“诚有缺陷,遽以为可废,则非也”,其实为遁词。噫,太炎欲以此手段医人医国,果然便能针其膏肓,起其废疾耶。时议谓太炎医学“精于理而疏于术”,今论其书法、评其政见,亦不免兴理精术疏之叹。


赞曰:

振聋起蛰言论,无愧东方卢骚。

岂甘袁项称制,效法弥衡詈操。

疮痍满目难补,理想尽付滔滔。

章太炎篆书对联



杨度(1875-1931)



  民国湘中书法,杨度、杨钧昆仲与谭家组安、瓶斋兄弟齐名,论体格气韵,二杨高于二谭。其中杨重子尤称佳品,大约能与曾农髯相颉抗。昔清道人鬻书沪滨,日入多金,遂邀农髯、重子来沪以壮声威,农髯欣然而往,重子则素来厌与闻人周旋,遂婉言拒绝之,其后曾李享誉大江南北,而重子潦倒半生,名不出闾里。


杨度杂书四屏


  杨重子不过问政治,其伯兄皙子于兹最称热衷。清末张南皮、袁项城欲招皙子出山,皙子问乃师湘绮入世之法,王授以“多见客,少说话”六字真言。而皙子固然非明哲保身者,尝作《湖南少年歌》刊布《新民丛报》,其中警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传诵一时。杨皙子虽主张变法强国,于西方宪政了解亦多,而对君主体制居然嗜痂成癖,此最不可解者。清末在日本,杨皙子与孙中山争论国体,既入民国,则积极拥戴袁项城称制。皙子作《君宪救国论》云:“非立宪不足以救国家,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又发动筹安会劝进,项城大悦,赐匾额曰“旷世逸才”。其后张勋复辟,皙子亦积极与谋,晚年又投靠青帮,为杜月笙座上宾客。杨重子《草堂之灵》记民国丁卯湘中农会,杨重子与叶焕彬同时被逮,叶遇祸而杨获免。重子行文不免洋洋自得,殊未知当时乃兄杨皙子立场又有所转变,阴中庇佑之故。


  平心而论,杨皙子应非诈伪投机之徒,其自挽联云:“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确是真心写照。而一个人居然可以先后多次误于邪说异端,其识见之偏,举世恐无出其右者。


赞曰:

异论虚君立宪,空中七宝楼台。

抱定平生帝道,铺垫潇湘霸才。

永夜清宵漫漫,百年黔首哀哀。

杨度榜书对联



张伯驹(1897-1982)



  悲概条司空表圣云“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真正勘破,实不过尔尔。此品正选五人,前三人而外,当是陈仲甫与太虚法师。若推举百年悲情人物,陈仲甫必膺首选,惜其与政治牵连过深,详细分说有干忌讳。太虚法师抱定为众生入地狱之心量,致力佛教革命,亦非教外人士所能理解者。《品藻录》于二氏谨付阙如,乃以张丛碧、高二适聊充塞责。不贤识小,此之谓乎。


  民国四公子归宿各不相同。袁寒云与张丛碧系中表兄弟,寒云感猩红热卒于津门,年正不惑。虽未克尽逞才华,而以青帮大佬身份发丧,一班徒子徒孙披麻戴孝,也算备极哀荣。张丛碧尽管寿考,其后半身流离颠沛,凌辱摧残,可谓生不如死。


张伯驹 草书对联、跋平复帖


  丛碧笃嗜昆乱,雅好填词,皆与袁寒云同调,而富有收藏,堪称项子京以后一人,则又非袁寒云所能望其项背者。《丛碧书画录》自序云:“予所收畜,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是则予为是录之所愿也。”品格尤其高尚。丛碧取毕生所聚藏品之至精华者,计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徽宗雪江归棹图等稀世之珍捐献公家,此举虽偿平生夙愿,而于次年遭罹口舌之祸,卒无丝毫裨补。1978年刘海粟作朱松图巨幛逢迎执政,浼丛碧题诗,本希望凭藉颂圣之语达于尚方,使丛碧沉冤得以昭雪。张丛碧错会其意,竟用张子房辟谷从赤松子游典故,宣泄胸中不平,其真率而不识时务,于兹可见一斑。丛碧书法初由蔡君谟而上溯王右军,典雅端正,罹祸以后则身心俱疲,乃刻意诘屈,自称得力于李后主“金错刀”体。


赞曰:

书画笃嗜,境界称高。

红毹一梦,洹上英豪。

饮牵机药,笑金错刀。

意苦欲死,何羡老髦。

张伯驹行书词


张伯驹题谢稚柳画



高二适(1903-1977)



  艺术家不必自谦抑,张扬表暴益见本真,此与吾国文化之崇尚中庸,以蕴藉含蓄为美者最难相侔,故艺术家每招疯子、妄人之讥,东台高二适可称近代传统艺术家张扬表暴之极致者。二适于诗文书法皆深自期许。抗战中供职陪都立法院,院于独石桥新构一亭而未命名,章行严云:“院中诗人无逾二适者,何不以高亭名之。”因有“从古诗人定名盛,高亭应比孟亭尊”之句,二适坦然受之而无惭色,酬唱有云:“为君一语高亭诗,他日才名更谁享。”乃以“高亭主人”为号。二适于书自负尤多,居恒以草圣自比,“证草圣斋”、“草圣平生”、“江东羊薄”、“骨节张索”诸印皆见于书作。高二适尝题澄清堂帖云:“二适,右军以后一人而已。右军以前无二适,右军以后乃有二适,因皆得其所也。”又题怀素自叙帖诗云:“怀素自叙何足道,千年书人不识草。将渠悬之酒肆间,即恐醉僧亦不晓。”“我本主草出于章,张芝皇象皆典常。余之自信固如此,持之教汝休惶惶。”二适言行之狂狷不群,率多如此,乃知当年与郭鼎堂辩论兰亭真伪,虽众口铄金而不畏锋镝,诚高士本色,晚近不可多得者。林散之与高二适同城而居,相知最深,“于人不虚誉,于己能专责,平生青白眼,未肯让阮籍,人皆谓之狂,我独爱其直”是其写照。


高二适章草书谱


  昔者李阳冰发扬玉箸篆,其有“斯翁之后直至小生”之感叹也宜。钱十兰效颦云“斯、冰之后直至小生”,不自量力,徒留笑柄。二适以直接张、索、羲、献自许,立志固然称高,毕竟才识造化所局限,性格虽张扬,书迹则有未称。不妨以篆书为譬喻,其功夫固在钱十兰以上,而距李少温境界尚遥,欲直接斯相,直如痴人梦中。


赞曰:

文章辞赋,早有令名。

临河辩论,尤见高行。

新订黄门急就,求证草圣平生。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手稿


高二适行书诗稿



作者简介





王家葵 1966年8月生。字曼石,斋号玉吅,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担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史本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


潜习书法篆刻多年,尤擅章草。近年在中国艺术史领域亦发表多部著作。《近代书林品藻录》(山东画报,2009) 《近代印坛点将录》( 山东画报,2008)《玉雪双清》(重庆出版社,2011)《石头的心事》(新星,2011)《唐趙模集王羲之千字文考鉴》(中华书局,2016)《玉吅读碑》(四川文艺,2016)。 


主要学术著作:《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神农本草经研究》(北京科技,2001)、《真灵位业图校理》(中华书局,2013)《登真隐决辑校》(中华书局,2011)《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中医古籍,2006)《中华医学文物图集》(四川人民,2001)《养性延命录校注》(中华书局,2014)等著作,论文若干。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医学篇作者(科学出版社,2011)



近代书林品藻录(二十四品)


01.雄浑 02.冲淡 03.纤秾 04.沉著

05.高古 06.典雅 07.洗炼 08.劲健

09.绮丽 10.自然 11.含蓄 12.豪放

13.精神 14.缜密 15.疏野 16.清奇

17.委曲 18.实境 19.悲慨 20.形容

21.超诣 22.飘逸 23.旷达 24.流动


©图文来自《近代书林品藻录》,王家葵先生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