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三券”垦造水田!丹灶打造万亩农业“连”出新空间
活用“三券”垦造水田
丹灶打造万亩农业
“连”出新空间
闲置农地变良田,低效旱地成沃野……随着丹灶水田垦造工作的推进,良登社区、银河社区都有了好资源。在7月3日召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丹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农用地连片整备2692.64亩,任务完成率为107.71%,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丹灶镇万亩水稻示范片区。
成绩的背后,是丹灶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典型,也是珠三角地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一次探索。从点状零散的耕地,到千亩良田,再到万亩农业产业园,丹灶镇在南海率先通过农地集约恢复了水田耕作,一方面破解农村土地碎片化的难题,实现规模化运作,另一方面强化粮食安全问题,有效展开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工作推进。
“开始干活!今天早上我们要完成30亩田地抛秧!”7月4日一大早,在丹灶镇良登村孔边经济社,只见工人们挑担运苗、手拿秧盘,把一株株秧苗抛进镜面般的田里,嫩绿的秧苗与劳动的人员勾画成一幅动态的美丽乡村画卷。
位于良登孔边经济社的这片农田,原来是一片零散的鱼塘、苗圃和菜地。2022年,良登村抓住辖区380亩连片农用地承包期到期的契机,成为丹灶首个水田改造的村居和“良银心”千亩水田垦造项目的核心成员。
把时间拨回一年前,丹灶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全省首次尝试水田垦造与“房券”制度挂钩,村居连片出租农用地给政府用于水田垦造,除常规的租金外,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现金奖励,并兑换一定比例面积的产业保障房。
初始阶段,由于成片连片垦造,分属于不同经济社和不同承租户的地块需要盘整组合,尽管大量土地存在低效利用的情况,但也有部分土地权属村民种植经济作物,项目实施推进压力明显。
“涉及的村民较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统一大家的意见,实现成规模的土地盘整确实难度不小。”丹灶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所长邓展恒直言,尽管政策非常好,但也应理解村民的担忧,毕竟政策利好只有真正落地才能看得见。
据悉,为实现集约连片水田垦造试点工作,丹灶灵活运用“房券”政策,通过政府统租的模式垦造水田,并给予村集体产业保障房房券奖励。
寸金尺土的珠三角,水田的低产值一直是改革的瓶颈。丹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良银心”万亩农业生态示范区,既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间”,最重要的是村民的收益也大大提升。
“具体来说,村集体只要拿出一亩农用地用于垦造水田,政府将给予其2万元/亩的一次性现金奖励,专款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同时每亩为其兑付20平方米产业保障房。”邓展恒算了一笔账,按目前15元/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月租金标准计算,20平方米产业保障房一年就能为村集体带来3600元租金收入,对应的农用地也会由政府统租,按目前的市场行情,村集体还能获得约4000元/亩的农用地租金。
“等到秋天,整片水田金灿灿的,肯定非常震撼。”千余亩水田让邓展恒看到了新希望。
丹灶镇是如何实现集约连片垦造?据悉,丹灶在全省首次尝试水田垦造与“房券”制度挂钩,创新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建立经济发展红利共享的激励机制:村集体连片出租农用地给政府用于水田垦造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除常规租金外,可获得一定面积的“房券”奖励,享受工业发展红利,保障村集体长期收益。
其中,丹灶选定良登村为垦造水田第一批次项目,面积约为380亩;第二批次拟定为良登、银河、塱心三个社区行政边界相邻的历史耕作区,面积约为455亩;第三批次为银河社区,面积约为175亩。
农民在插秧。
总体而言,丹灶镇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机会,实现了多方共赢。其中,房券政策在区内实现首次落地。
连片的农用地引来了资本市场的密集关注。“以前分散、零散的土地很难被关注,盘整起来形成规模化运营就有了活力。”邓展恒介绍。
今年初,丹灶镇成立了镇属全资农业公司——珍丰公司,系统开展农地集约和农业招商,已为西联社区800多亩连片鱼塘对接高端养殖户,租金增加了66%,大大提升了农用地的产出效益。
如今,丹灶的水田回来了,我们期待,秋收的季节。
关注南海丹灶视频号,掌握丹灶最新资讯↓
2023-07-19
2023-07-18
2023-07-17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