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第门楼、玻璃屋民宿……处暑,来800年丹灶沙水村逛逛~
8月22日,迎来处暑
夏末秋初的过渡时节
趁时光一半温柔,一半热烈
让我们走进丹灶沙水村
寻一处古祠,感受一份耕读文化
这里走出过两名进士和十一名举人,一座刘氏宗祠,至今还在讲述着“翰林父子”的美谈。这里北接葫芦山岭,南有白银古窦,官洲万顷,翰林埠头,一条“蚬壳龙”,流淌着古村碧水的美丽。它是岭南遗珠,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沙水村。
沙水村,位于南海区丹灶镇劳边社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沙水村地势较平坦,一条古称“蚬壳龙”的河涌环抱整座村落。村民择水而居,兴建七个埠头,当中由麻石条堆砌而成的翰林埠头最具特色,完整保留了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
沙水古村百年古树。
宁静的光阴,流淌在这片文人辈出的土地上,这条古村从容地经历着四季更替,把时光全部铭刻在了刘氏大宗祠的一砖一瓦之上。这座标志性的建筑位于沙水村中央位置,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凤檐作饰,青砖黄瓦,古香古色中洋溢着鲜明的岭南特色。
顺着青石铺就的街巷,走过石砖斑驳的院墙,扑面而来的古韵似乎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与时光擦肩而过,回溯到曾经的繁华与辉煌之中。
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刘氏大宗祠。
宗祠门前矗立着过去高中进士或举人的“旗杆夹石林”。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出过两名进士和十一名举人,更是著名的“翰林父子”刘廷镜和刘国珍的故乡。浓浓的书香文化,映衬着岭南水乡的古韵魅力,就像是宗祠大门上“天禄书香绵奕业,彭城世泽衍沙溪”的楹联,直到今天依旧在鼓励着这里的晚辈,不忘先祖荣光,发奋读书。
宗祠前的“旗杆夹石林”。
宗祠前的“旗杆夹石林”。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泛着历史醇香的沙水古村,又承载了悠长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被时光悄悄地研磨着,又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慢慢地晕开,变成了根,变成了魂,变成了这片土地上隽永绵长的故事,也变成了沙水人内心的寄托。
沙水古村。
直到今天,有些远在海外的乡亲,依旧保留着传统习俗,千里迢迢地回到大宗祠和乡亲们共聚一堂。或许这就是沙水村的人文魅力,耕读书香、古韵深浓,就像是那些圣贤语录一样,铭刻在了一座座的石碑上,也铭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当一座古老的村落沐浴在时代的朝阳里会是什么模样,或许沙水村给我们的就是最好的答案。
2014年,南海区丹灶镇启动建设翰林湖农业公园,位于公园边上的沙水村通过土地出租的方式积极参与公园建设。时至今天,集生态公园、特色农业、书香休闲为一体的翰林湖农业公园成为了丹灶乃至南海的重要城市名片,也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在这片与沙水村一水之隔的原生态“后花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有了具象,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身边的生态环境。
鳞次栉比的古建筑。
如果这是风景,那鳞次栉比的古建就是沙水村的长情。依托村内保存完好的“石狮埠头”“大板桥头”“泰皆升平”“沙水埠头”等古建筑,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沙水村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以“承礼有为 儒兴劳边”为主题,大力推进古村活化。
泛着历史醇香的沙水古村。
建设承礼广场,以文化人,完成沙水古埠头、白银窦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对村内的大宗祠、南乔公祠等传统建筑物,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复旧翻新,并原址重建了太史第门楼。如今的沙水村,可以说敞开了一扇历史之门,让大家看见了它曾经的文化,也让深厚的底蕴沐浴在时代的朝阳下,熠熠生辉。
太史第门楼。
一砖一瓦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古村活化就像一根杠杆,撬动了多项美村计划的实施,沙水村旧貌变新颜,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玩。而游玩的人多了,村里的民宿产业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翰文民宿以毛笔创作的诗词为装饰,地板、天花板、吊灯等木质元素和传统的耕读文化完美契合,书香的雅致和烟火气息交相辉映,备受游客青睐。翰林合舍是一家360°全屋透明的玻璃屋民宿,设计富有创意和艺术气息,置身其中,周边景色尽收眼底。
沙水村里的民宿产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近年,南海正以乡贤聚“贤能”,赋能乡村振兴。沙水村村民盘活闲置房屋将其打造成民宿,正是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体现。“翰林合舍的装修材料都来自周边镇街的中小企业,我打造这个民宿一方面希望把南海中小企业的产品宣传出去;另一方面,打造文旅新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推动乡村文旅发展。”民宿主刘湛洪表示,这座以本土企业产品打造的“网红玻璃房”,让沙水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网红经济的蓬勃相得益彰。
沙水古村俯瞰图。
当下,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沙水村继续蹄疾步稳推进“百千万工程”、“水上南海”战略,在推进乡村文化创新上发力,重塑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繁荣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4-08-06
2024-08-01
2024-07-30
2024-07-10
视频:李梓鹏 郑钧元 陈志钟 招倩如 李梓鹏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