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星光大赏
作者: 宋海逸
出版社: 健行声
出版年: 2021-4
浙江工业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GPA:4.001/5.000
CET4:614 CET6:632
考研至华东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课题研究
“一带一路”下在华外籍人士的语言文化接受状况调研——以义乌为例文化兴村:以耕读传家为支撑打造特色村落——以河阳古民居为例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民间故事的创新发展——以《白蛇传》故事为例
社会实践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筑梦晨曦支教团队成员“浙江精神”背景下的河阳耕读文化研究团队成员
荣誉奖项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 类二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微积分)竞赛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年度人物金语奖(表彰语言文学特长)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工业大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浙江工业大学学习奖学金浙江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奖学金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FLY”杯英文演讲比赛一等奖
其他经历
入围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浙江赛区决赛在浙江工业大学校报副刊上发表散文若干
It's our choic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在一般人眼里,能保研则绝不考研,而宋海逸偏偏不走寻常路。放弃了他人梦寐以求的保研机会,她转身加入考研大军的队伍中,仅凭三月,一战成”硕”。她坦言,文学是一个很注重平时积累的学科,之所以敢在临近考研的阶段决定放弃保研,离不开平日里打下的基础,以及在准备保研期间全方面的复习。在预估自己能够获得保研资格以后,宋海逸便积极开始准备。她起初选择的是古代文学方向,但在准备材料的后期,发现自己对文学的各方向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无法割舍外国文学。如果选择了古代文学,未来可能只能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跨学科、跨语言、跨国别的研究,更加适合她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深思熟虑之后,宋海逸放弃了摆在面前的保研机会,孤注一掷,决定用三个月时间准备考研。虽然时间紧迫,但在院校的选择上,宋海逸也经过了多方面的比较和考量,最终选定中文系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华东师范大学。她分享道:“我很早就在微博上关注了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的一位老师,她分享的很多关于文学研究的经验和心得让我受益匪浅也心生向往。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很触动我——‘只有真正热爱才会刻苦进取不为其它诱惑所动,才会战胜幻灭和挫败,尽力为自己争取到好的资源。’在能力范围内,我希望尽可能为自己去争取一个好的平台。”另外,华师大的初试专业科目是文学大综合,无论报考哪一研究方向,都是统一的文学基础卷子和写作考试,这使得她在保研阶段重点复习的古代文学知识以及一直以来坚持的写作也发挥了作用,从而减轻了考研复习的压力。
Do not linger to gather flowers, walk on, they will keep themselves blooming all your way.确定好目标之后,宋海逸就迅速投入到复习状态当中,全力以赴。她表示,在时间紧迫而复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不容易,但是无论心态如何,都要确保复习进程。根据剩余的时间,她会明确每个月要完成的目标,然后将它落实到每周计划,再细化到每一天的任务时就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状态及时调整。宋海逸认为,无论是确定考研院校、专业还是安排复习时间,一定要充分地了解自己,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制定计划,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贴,保持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人焦虑可能只是一味焦虑,却不做什么努力去改变,就会陷入焦虑的循环。一定要保证好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心情打乱,这样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她坦言,一起准备保研的同学都有了归宿,回头看着高到吓人的报录比而怀疑人生,觉得自己考不上了,诸如此类的情绪波动在所难免,但只要你好好吃饭睡觉,第二天照常起来看书,把该做的事做好,心态也会随着知识的积累稳定下来,并且在获悉自己正在不断成长的每一天中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
宋海逸建议,中文系的同学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浙江工业大学这一个平台,在老师上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之上,要学会自己去拓宽知识边界,B站上的公开课和图书馆里的书籍都是身边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困扰许多中文系学生的“学中文以后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宋海逸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整个社会的导向是偏向理工科而轻视文科的,而在我们这样的理工科学校文科专业就更加边缘。但人文学科被污名化并不代表人文学科不重要,如果你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且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真正深入这门学科时,自己会找到学习它的价值和意义。杨宁老师在文学理论公开课上曾笑称‘能在中文系学好,再去学其他的人文社科都是摧枯拉朽的’,这话可能略有夸张,但我对此的理解大概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学习的过程中,相比具体的知识我会更注重思维的打开和升级,相信在中文系培养起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其他的领域。”
Just keep going. No feeling is final.
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宋海逸表示,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把大学生活过得快乐一点,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但没有必要执着于所谓的“内卷”,要把握宝贵的时间多去尝试新事物,去认识世界。尤其对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拥有充沛的情感和人生经历才可以真正支撑起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才能走得更远。大一的暑假,宋海逸与健行学院的几位朋友一起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没有厨房,没有餐馆,他们只能自己下厨;没有旅馆,天气又热,他们只能在唯一安装了空调的房间里拼起几张桌椅当床。“我当时担任语文、英语和音乐老师。小朋友们都太活泼了,我上课上到嗓子都哑了。”宋海逸笑道,“支教的确很辛苦,但也很开心,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宋海逸建议可以多去尝试新事物,而不是钻在书本里出不来。在大一时宋海逸跟学姐一起旁听了当时的经管学院的经济法课程,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现在还跟当时的老师保持着联系。大三上每周空出一天,去浙江大学跟朋友旁听了一学期知识产权法课程。转两趟车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的法学院上课的确很累,但宋海逸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她认为老是呆在一个专业会无形中限制一个人的思维,比如中文系的阅读和学习偏于理想化,法学则更务实,在老师每周分享的自己经手的案例里交织着广阔的社会人生和一些更为赤裸的人性,会一下子把她拉到人间,是一个很好的调剂。“记得有一节法学课上,老师下课布置的作业是拟一份合同。合同往往是模板化的,但老师说希望我们不要直接去网上找模板,他说‘网上的模版都是很平庸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之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变成了论文不一定要写得多好,但一定要写出经过我自己认真思考的原创文章,拒绝平庸。好多学妹跟我讲过在中文系,大家的文章越写越长,‘内卷’严重,但其实文章不是写得长就好,在规定的字数里清晰地表达观点也是学术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内容而不是流于形式。”在不断的思考和打磨中,宋海逸于大三写出了几篇得到老师认可的文章,这些在考研复试和联系导师时也派上了用场,她还收到了一开始在微博上私聊的老师发来的认可和表示可以随时交流的邮件,她感到非常惊喜。
学习文学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用爱发电”的过程,原来我的“电量”来自书本,但是在过去的学习和成长时光里,我意识到它还来自我身边的人,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学长学姐无私的分享和帮助,同学们的善意和还有一直陪在我身边给我支持的朋友。大家和文学一起为我构建起了心里一座永不倾倒的乌托邦,在一些黑暗时刻支撑我不断前行,是我乘风破浪的力量。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成长的道路上释放并收获更多的温暖,用爱发电并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行,在追逐的光芒的过程中成为自己的光。文字丨谢玫苑 蔡敏怡
编辑丨许函宁
摄影丨朱颜
审核丨单昱翔 吴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