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之星丨张普依:让投下的每一颗石子都泛起持久的涟漪

健行声 2023-01-03



No.1获奖经历
浙江省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智能称重购物篮》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入围《智能称重购物篮》上海大学文化创意活动二等奖《视障儿童指绘教板》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多功能收纳课桌椅》学习单项三等奖
No.2实践经历
浙江梦天木门有限公司 参与编写《木门·黄金宝典》杭州咸亨酒店淘宝店 酒类产品拍摄、上新杂鱼设计工作室 美工刀外观及包装设计、落地生产

No.3科研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安居·适老化家居环境改造服务系统》运河杯校级立项《安居》健行创新基金校级立项《joint-marker-pen》院级立项若干……




我听见他们在说,“我不敢老啊”

calling in the distance

在张普依眼里,她所选择的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系统化学习设计思维与技能,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科。她认为,想要学好工业设计,需要学生培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设计思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痛点”,探究其成为痛点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其设计出一个能够落地实施的产品。“很多人认为,现在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学不会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是由于学习难度过大。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张普依分享她曾做过的一个调研,发现并不是老人学不会,而是他们希望能由子女教他们如何使用。究其根源,是老年人渴望得到家庭成员的陪伴。找到根本原因后,产品设计核心就变成了加强老年与子女的沟通,而不是在“如何指导老年人使用电子设备”的问题上踌躇不前。“我觉得,除了设计领域,这种设计思维依然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促使我们以敏锐的眼光挖掘各种问题并条件反射地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再以此寻找解决办法。”张普依如是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渐渐演变了一个长期困扰社会的“痛点”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张普依的注意。有一次回老家,张普依看到原本住在二楼的外公因为怕老了以后没有人照顾,竟然自己在院中建了一座小平房,搬进去住。“当时我就受到一种很大的触动,开始思考我能做些什么来弥补我不能常常陪伴老人的遗憾。”张普依坦言,自己对老龄化的问题一直保持着关注,在本科阶段也陆陆续续开展了关于这类问题的调研。中国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恰好有“老龄化社会研究”这一方向。“我了解到,开辟这一研究方向的老师看见一位古稀老人在照顾一位蹒跚的百岁老人时,发出了一声‘我不敢老啊’的感叹。他受到了深切的触动,萌生了‘要为老人们做些什么’的想法。”张普依坦言,做一些针对老龄人的工业设计、家居设计,帮助他们安度晚年,能让她感到“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并且正在为世界的改变尽我所能”。与中国美术学院导师不谋而合的初心与念想,使张普依定下了考研国美的目标。
即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与方向,张普依也清楚地认识到,“考国美”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选择。“国美老龄化社会研究方向考研的报录比并不高,只有1/7。相当于是和自己‘赌一把’。”尽管如此,她也依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尝试联系了报考方向的导师,向其表达自己的希望并发送了一份自己本科阶段的设计作品集。张普依回忆,自己是在深夜独自练习手绘快题时,突然收到了导师表示“欢迎报考”的回复邮件。那一瞬间,内心喜悦的炬火足以融化漫漫长夜。




“考研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盛开”

pack my things and ran

明确了考研的目标,张普依就开始着手准备复习。她认为,复习的战线不一定要拉得很长,最重要的是确保高效率。“我在三四月就开始零散地看英语、政治的资料,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效率自然就比较低。”张普依回忆,自己在七月开始准备专业1、专业2的考试。“这两门考试的内容都是手绘。我报名了一个快题绘画的学习班,每天画到凌晨两三点,这样的强度保持了半个月。”在班上,张普依有机会见到其他考研国美的同学,而他们多为艺术类考生,拥有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创造力,画出的作品常常令她赞叹不已。面对一众强劲的对手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作品,难免会产生自卑与焦虑。但张普依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这段经历当作发现自己不足的绝佳机会。她认为,不要花时间羡慕他人的光芒,而要抓住机会让自己盛开“练习的时候,不要想着这是在为考研而准备,手绘是我们专业的必备技能。只要坚持画,总是可以追上艺术类同学。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真的铁了心。” 

 张普依摄影作品 


张普依认为,考研中的复试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初试成绩不够拔尖的考生,抓住机会在复试中好好表现自己,依然可以实现完美的逆袭。对于复试中常常出现的面试环节,张普依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考生应站在导师的角度思考招生的标准:“导师选择研究生时无疑会考虑两个理由,一是认为学生的品性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一是学生能在研究方向上帮助自己做些什么”张普依建议,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考生要以这两条标准作为中心思想,反向思考,在面试时表现自己的闪光点。 若是早已明确考研方向和目标,本科阶段可以参加相关方面的竞赛,以加深对该方向的了解,丰富在这方面的经验。张普依表示,一些专业会举办夏令营等活动,参加这些夏令营、比赛,通常能与目标专业的老师有一些接触,从而获取到许多关于导师选择、专业内容的信息。同时,参加比赛其实也是一种推动力,能迫使自己放下懒散,主动向自己选择的目标靠近。张普依也谈到,空谈兴趣不能说明什么,要让兴趣融入实践,掷地有声。参加“运河杯”等竞赛时将研究方向往考研方向靠拢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我曾经也做过关于适老化家居改造的立项。这样的研究经历,能证明你的确对一个研究方向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实践过、让设计方案‘落地’过而不是一味做‘空想家’。这样的经历一定会让你在考研中大放异彩。”





“别让设计成为对使用者毫无意义的废品”

deep into the mountain sound

“工业设计要求学生具有从生活各处发现痛点、发现灵感的能力。”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张普依建议,课余时间可以主动去网络上寻找设计类视频等优质资源,边看边记录设计要点,做到真正吸收他人经验,打开设计视野。除此之外,张普依表示,相比于学校内开设的工具软件操作课程,网上有一些优质课程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更熟练地操作软件。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她主动报名网课,深化学习PS等相关软件操作,在后续的设计中更加游刃有余。


 张普依推荐的设计博主 


张普依强调,设计不是空想主义的产物。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落地实施,使痛点得到改善或解决。“很多人一听到‘工业设计’这个词,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花里胡哨、各式各样的产品外观形态。其实,对我们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让自己的设计作品流于造型设计。不要让一件自以为好的作品,成为对使用者来说毫无意义可言的废品。”然而,把灵感变成实体的道路注定泥泞而崎岖。张普依坦言,她也曾陷入过“发现痛点,调研完备,但凭现有能力无法解决问题”的困境。对于这一难题,张普依总结了自己的看法:仔细思量投入成本大小,在必要时“后退”一步;“停下来重新审视这个痛,如果有人在这之前已经做过相关研究并给出了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我们大可以暂时放弃;如果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与知识大大超过了自己的现有水平,不妨先把痛点记录下来,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蓦然回首,其实自己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创新,强调创新,但创新本身并不是设计的目的。对于设计领域重要的“创新”理念,张普依认为没必要刻意去追求。“创新”二字是贯穿设计领域始终的思想之一,但若凡事以其为终极目标,无异于画地为牢,自拷双脚,陷入无底泥潭。“不需要总是想着要与众不同、要用特别巧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们在一味追求创新时忽略了其他部分,到头来反而增加了新的痛点。其实,只要做出一点新的改变,比前人往前一步,本已经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张普依设计作品 




寄语:

于我而言,考研是在另一个环境里做出一点新的尝试,让自己的设计“掷地有声”,为老龄人的生活带来多一点的美好。其实,无论最后选择考研还是工作,都要秉持着一份“让自己出彩”的信念,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让它们成为照亮前行路途的微光。在本科阶段我们会面临无数次让人迷茫、焦虑的选择,希望大家不要心急,只管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把结果交给上天去评判。期待你们投下的每一颗石子,都能泛起持久的涟漪。




— end —

健行学院新媒体微信平台

文字丨苏温涵
编辑丨顾昕熠
摄影丨胡辰悦
审核丨单昱翔 吴瑶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