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孩子读的课外书里,可能藏着“大灰狼”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轻柔、和缓……这大概是很多人读到童谣时的印象。然而,近日一则有关“恐怖童谣”的报道持续发酵↓↓


“杀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吓死。”


“尸体不见了,你听过这首歌谣吗?”


……


来源:正义网 检察日报  记者:钟心宇/摄


近几日,据媒体报道,武汉一名家长在孩子的读物中发现了上述内容,甚至涉及杀人、抛尸细节,令人很是担忧孩子会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在该书每一则故事的开头,都有一段童谣,其书名也带有“童谣”二字。


在北京某图书大厦,记者查询到了上述报道中提及的图书信息。信息显示,这是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书号,放置货架位置为“文学部”,不过,该书实时库存为“0”。


“这其实是一本悬疑推理类图书,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少儿书。”读者周女士表示,每本图书在封底上都有上架建议,其实就是简单图书分类,家长很容易甄别是不是童书,“但由于阅历所限,孩子自己买书的话,可能比较容易受‘童谣’二字误导”。


资料图。上官云 摄


公众对这则新闻迅速地作出了反应。


有网友留言说:“这样的书可以出版吗?”“出版社和作者为了挣钱已经疯了”……此外,有媒体也迅速发布了评论文章《别让“恐怖童谣”摇落了童年的芬芳》。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书籍本来就是分类的,书店也不是童书店,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有些小题大做,草木皆兵了”……



儿童阅读市场时现争议读物


早前,网络“邪典动画”闹得沸沸扬扬,家长们面对随时可能进入孩子视野的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均保持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青少年阅读市场的关注也保持着紧绷状态,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部署的“护苗”行动中,全国共收缴非法出版物210余万件,其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17万余件。


不适宜未成年人的读物应明确标注


“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阅读此类书籍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建议做好相关监督工作。”童先生的新闻出来后,即有心理老师印证了家长们的担忧。


“身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孩子读太多恐怖、血腥细节的书,担心引发孩子模仿或者心理受影响。”一位家长说,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全面顾及孩子的读物选择问题,“除了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外,还希望能将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字样印在图书封面上,给家长、书店,也给小读者自己做个参考”。


记者注意到,尽管出版管理条例有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但是,市面上的恐怖、惊悚小说,虽非“少儿读物”,也会吸引未成年粉丝。


图书分级有没有必要?


资料图。上官云 摄


知名阅读推广人袁晓峰的答案是肯定的,“儿童乃至少年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书中一些比较血腥、暴力的细节,容易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书名如果含有‘童谣’或类似字眼的一些非少儿书,可以在书封印上明显标识,避免孩子购买。”


“我们所说的图书分级,是尽量避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必要。”


至于具体细则,袁晓峰建议,可以按年龄划分:什么书14岁以下孩子可以读、什么书15岁到18岁的孩子可以读,什么书成年后可以读等等,“再结合书的内容确定分级方式,类似电影分级”。


袁晓峰觉得,出版机构首先要负起应有的责任,非少儿读物要有明确标识,销售方要将图书合理分类,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把合适的书卖给合适的读者,慢慢全社会达成共识,类似“恐怖童谣”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当然图书具体如何分级,仍需探索。”


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留言讨论吧!


小新推荐



听,海哭的声音!


证监会又现大额罚单:陈贤操纵5只国债价格,被罚100万!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记者:上官云)综合:正义网、共青团中央等

编辑:杨硕

责编:刘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